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696 字 2021-01-18

冬日的清晨,濃霧彌漫,南寧府城一片風平浪靜。

城牆上的士兵仍舊正常巡邏,城外偶爾有快馬帶回消息,從邕江南岸乘船渡河,到城門口再由小門迎接進城,傳報沈溪。

沈溪很早便來到城頭巡查,按照平時習慣,他應該在辰時巡查結束回營休息,等中午後睡醒再繼續工作。

就在沈溪巡查城防到南門時,雲柳騎馬從城外進城,上了城頭,出現在沈溪面前。

沈溪打量風塵仆仆的雲柳,問道:「交待你的事情,可完成了」

雲柳行禮:「是,大人。卑職已連夜將邕江上游幾處渡河地點毀去,是時火光沖天,十里外清晰可見。在確認惹來南蠻斥候後,在火光照映下,我們當眾將搜集來的幾十艘破舊船只鑿沉」

「嗯」

沈溪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做得好,但你今日還不能休息,先回去等候至少上午你別想入睡了」

雲柳之前也不理解派她出城的目的,但現在通過對情報的分析匯總,再加上具體執行任務時的反饋,她已經弄明白了沈溪的意圖,自然不會有何異議,行禮告退,快速下了城牆。

沈溪在城頭看著南面霧茫茫一片,不由嘆道:「在南寧府城好些日子了,今日清晨適逢大霧,加上之前的賣力表演,我就不信交趾兵馬不上鉤。一旦敵軍來襲,正好可以檢驗三軍實力」

宣化縣衙,衙差早已起床。

沈溪率領軍隊接管城防後,府衙和縣衙負責的具體事務,主要集中在輔助軍隊在城中攔路設卡上。

如今知府和縣令都無權干涉南寧城內的軍政事宜,所有政策均出自沈溪之手,甚至城中商品定價權都被軍隊接管。

正是因為米、糧、鹽、茶等生活必需品的定價權,導致沈溪跟城中士紳交惡,士紳們認為沈溪侵犯了他們的權益,糾結起來跟沈溪唱反調。尤其是在高寧氏的事情發生後,城中士紳無條件地站在高集一方,准備一同前去聲討沈溪。

高集一宿沒睡,主要是擔驚受怕,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在跟西南六省最有權力的人對抗。

在這時代,下級跟上級斗,無異於以卵擊石,高集行事一向怯弱保守,他昨夜是被自己的兒媳逼上梁山,現在他要跟沈溪正面相博了,內心充滿了恐懼。

卯時剛過,很多士紳匯聚到縣衙正堂等候,天色未亮,高集出來跟士紳見面。

有士紳上前見禮:「大人,幾時往府衙去」

高集道:「老夫聽聞,沈賊昨日畏罪未在府衙過夜,逃入軍營尋求庇護,想來是怕我等前去聲討,無地自容」

官紳面面相覷,沈溪作為南征兵馬主帥,去軍營歇宿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里居然被高集當作「畏罪」之舉,道理如何都說不通,但他們不好意思指出高集的謬誤,紛紛附和「有理」,但內心都在打鼓。

他們倒不是為自己正義的旗號擔心,而是怕沈溪亂來,將他們全部扣下。

南寧府山高皇帝遠,距離京城六七千里,沈溪如果要亂來,再給他們冠上通匪的罪名,朝廷根本就無法細究徹查,那他們此去軍營討說法就等於是白白送死,不能不為身家性命憂慮重重。

在他們看來,沈溪既然連高集的兒媳都敢糟蹋,對他們這些小人物自然更不用顧忌,現在他們只希望大敵當前,沈溪不敢在南寧府城大開殺戒。

高集拿出一份奏本,道:「這是本官連夜寫就的向朝廷狀告沈賊罪行的奏疏,你們既然來了,正好在上面聯名,朝廷必會考慮我南寧地方百姓感受,對此賊絕不姑息養奸」

在場士紳迫不得已,紛紛在奏本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這就好像一份萬言書,每個人都要簽名,甚至連一些不相干的人也要出來湊數。

高集看到密密麻麻的簽名後,心里多少放心了些,覺得扳倒沈溪的時機已經趨於成熟,只要朝廷追責,那沈溪絕對罪責難逃。

但奏本怎么送出城,這一棘手問題又擺在高集面前。

現在整個南寧府城都被沈溪麾下兵馬控制,任何出城的公文都有可能被沈溪的人截獲,等沈溪看到奏本上的內容,想不動手都難。

很多人暗自擔心,若是沈溪看到奏本上的聯名,會直接按照這份名單對南寧府城的士紳大開殺戒。

高集等所有士紳以及府衙、縣衙的官吏甚至衙差署上名字後,拍著胸脯道:「諸位請盡管放心,沈賊雖開罪的是南寧府城闔城百姓,但若事發擔責,我高家絕不牽連他人。我高某人與沈賊勢不兩立,無論狀告之事成與不成,老夫都不會讓諸位受過」

聽到高集的話,有人松了口氣,但更多的人卻越發擔心。

沈溪追究誰的責任,不是看高集說什么,而是視沈溪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