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拜見李師!(1 / 2)

「請問李師,這門靈術如何做到盪字法與凝字法同時使用,除了散字法外,盪字法是與凝字法差距最大甚至相反的一種法,這門舉天火的靈術豈不是強人所難?」

一名男子神情鄭重的恭敬的向著李初請教。

李初看著眼前的男子有些無奈,也不知怎么的自己與秦瑜茜的對話傳開,讓一些人抱著嘗試一下的心理前來請教。

起初李初雖然疑h,依然給請教的人耐心解答,有人在他的指點下修成了一些難度高、威力大的靈術,也有一些人因為李初的指點提升了靈術的掌握境界,部分人為表感謝贈予李初聖地貢獻度,李初也就毫無心理壓力的接受了。

這一接受李初的名聲似乎因為一些緣巧合變得越發響亮,更多的人向他請教靈術修煉上遇到的一些問題。

有人會問難道偌大的聖地連一個能夠在下品靈術上解答問題的前輩都沒有嗎?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那些執事、長老以及功法改良師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們也要修煉,甚至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在不時的講課有會請教講師的人畢竟還在少數,單獨請教的會更是稀少。

有的修行者看重臉面,你在j千j萬聖地弟子的面前提出一個他(她)都回答不了的問題,說不定就會將你記恨在心,找個會也讓你難堪。

李初則不同,同為外門弟子的身份讓雙方平等,那怕李初答不上問題請教者也能用李初修煉時間較短,日後潛力極大,可以日後再來請教等恭維話不至於讓李初失了面子,如此雙方不至於解下什么大的仇怨。

如果李初心x狹窄說不定會留下什么小疙瘩,但李初在藏法閣積淀近一年的時間,又有「天意我意」感受天地的浩瀚,豈會在這種小問題上記恨他人?

盡管直到現在都沒有人提出過讓李初都難以解答的問題,那怕有人故意刁難提出超出蘊氣境的問題,李初也憑借深厚的積累給出了一個回答。

已經有人看不慣李初大出風頭了,再加上太頻繁的請教也已經影響到李初的正常修煉與學習,因此李初也就規定一天他只會回答十個問題,一人一天限一個問題,如此絡繹不絕的請教人群才是少了許多。

但是之前的行為讓李初在聖地外門弟子獲得了「李師」的稱號,因此眼前的男子恭敬的稱呼李師。

這名男子多次向李初請教問題,李初更想j朋友讓兩人平輩論處,誰知男子固執,李初每每勸阻都被他一句「禮不可廢」打發回去,李初無奈也只好聽之任之,這使得李初也更加用心的給他回答疑問,或許這也是男子的處事智慧吧,畢竟一般人都喜歡他人對自己表示尊敬。

「盪字法與凝字法共同一點都不沖突,那怕散字法也不會沖突,這門舉天火靈術是模仿古人祭拜天地將火盆高舉過頭。

這門舉天火便是在敵人處於比自己更高的位置時使用,盪字法讓敵人不能輕易看穿運行軌跡,凝字法讓每一點火星都有足夠的攻擊力。

因此要修成這門靈術需要較高的控制力,盪字法使得靈氣結構松散,凝字法是對靈氣的每個結構使用,而不是將整道靈氣視為一個整t。

這門靈術在晉升氣海境能夠進行空戰時,多用於對付常常俯沖攻擊的妖禽之類敵人。」

「還有一些其他用法,比如你在翻滾躲避時用出舉天火進行反擊等等,這些便需要你隨應變了。」

李初回答問題從不藏s,將自己思索的,研究的,乃至推演的種種方法與改良都毫不保留,這也是為何李初被許多人誠心稱他為「李師」的原因,畢竟有的人那怕親傳弟子都不會傾囊相授,尤以魔修、散修為最。

「多謝李師指點!」

男子恭敬行一師禮,隨後離開。

師禮與其他禮節不同,不能隨意而行,曾經凡人國度有一學派對禮的要求極度苛刻,師禮只能對正式拜師的老師才能使用,對他人使用完整師禮j乎意味著欺師滅祖。

修行者在禮節方面較為灑脫,只要行禮者覺得受禮之人真的給了自己很大的指點便能按自己心意行半師禮或完整師禮,沒有具t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