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1 / 2)

十國千嬌 西風緊 1599 字 2021-01-18

十月中旬,郭紹聞訊李處耘攻占了銅陵池州東北。

情況有點復雜。池州附近江中有兩塊江心洲,叫鳳儀、長鄉,江心洲的存在大大縮短了橫渡長江的距離,讓李處耘搭建浮橋成為可能。但是此處江水較急、水面也並不狹窄,脆弱的浮橋沒幾天就破壞了。

劍南軍高彥儔部還在江北,奉命正在乘船渡江,沒趕上李處耘的主力。李處耘急著就進軍銅陵,攻占了南唐軍的駐地、水寨,繳獲戰船二百余艘……而此時高彥儔的人馬還在池州沒完全渡過長江。

李處耘一路勢如破竹,武將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收不住,他占領銅陵後馬不停蹄,繼續北進蕪湖。完全不顧湖口鄱陽湖方向的威脅和高彥儔的狀況。

郭紹坐不住了,急忙傳令將中軍行轅搬遷至和州馬鞍山市采石磯對岸的和縣,就近關注江南的戰況。又派人催促廬州虎賁軍一部,急行趕往池州。

下旬,蕪湖南唐駐軍空虛,大敗。李處耘的6軍一萬余眾占領此地後,留駐少量兵馬,繼續窺欲采石渡口附近的當塗鎮……郭紹得到奏報之時,李處耘已經向當塗進。

……和州府衙大堂內,郭紹能做的只有拿尺子不斷丈量著各地之間的距離。

王朴在旁邊說道:「李處耘比史彥還沖得快……」

史彥的表情十分尷尬,此時也沒法揭李處耘的短。

郭紹有種踩剎車都剎不住的感受,蕪湖到當塗不過數十里,就算現在派人去下令李處耘停止進攻也來不及,說不定現在李處耘已經到達了當塗……更何況郭紹壓根不想制止李處耘,否則他早就該下令。

當塗鎮就是兵書史冊上老是提起的「姑孰」,書上總是提起的地方,就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重地,因為老是在這些地名生戰爭,才會被多次提起。此地控額采石、江寧府上游,江南地區非常要緊的地方……打下這個城,采石渡口就是囊中之物。

只要占領此地,戰火就直接燒向南唐國中樞江寧府,長江天險的阻擋作用就如同盪然無存。中央突破,非常快的進攻路線;相比從上游逐城逐地推進,這條路就是捷徑。李處耘貪功,郭紹同樣心急。

南唐國這國防經營得實在有漏洞,郭紹也不願意制止李處耘,否則將來重提此役,他可能會被質疑膽小怕事怠誤戰機。

但同時郭紹也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南唐國的實力仍舊很強,各地少說也有幾十萬兵力,這不是虛數。而李處耘幾萬人在其國境中部,四面都有威脅,他還在後援未到、准備不足的情況下,將戰線拉了幾百里長,孤軍深入至南唐國戰略重地。

郭紹感覺到李處耘的做法非常冒險,承受不起任何一次意外,一旦戰敗,從當塗到池州、池州到江北,整個戰線都要斷裂。

「時近十一月,開戰已經一個多月了。」郭紹沉吟道,「南都敵軍仍舊按兵不動,他們不來了」

王朴道:「朱令贇若是會從湖口來,早就該來了。李煜或朱令贇能讓湖口援軍拖延一個多月,就會拖延更久……」他又勸道,「李處耘能在大江一路穿針插線,定是有見識的人,他急著進攻當塗,應該有勝算才是。」

郭紹來回踱著步子:「江寧府南京要增援當塗,路程也並不遠……只希望李煜繼續失誤,南唐國朝堂依舊像此前那樣反應遲鈍。」

……

當塗鎮,李處耘率先策馬奔到了姑溪河南岸,大軍還在後方,他們一路過來還和南唐軍斥候生了沖突。

古舊的城牆城樓隔河相望,李處耘勒馬先觀察了一番視線內的城池,這座城並不大,但南唐國在地處置有一個節鎮雄遠軍;磚包的牆、還有護城河,都讓它看起來與別的小城不太一樣。城南的姑溪河成了當塗南面天然的護城河,城牆中還開有水門,東西北三面也挖掘了護城河……這城若是用心防守,並不好攻打。

姑溪河上有南唐軍零星戰船巡航,上面的人都看得清楚,但戰船並沒有貿然過來威脅李處耘這隊人馬,他們只在河上遠遠觀望。

李處耘回顧周圍,一片平坦的開闊地,非常適合大軍擺開戰陣。他站的這地方,正面北邊就橫著姑溪河和當塗鎮,東邊是南北流向的青山河匯入姑溪河,然後向西流入長江;李處耘站的西邊,以及當塗城西邊都是一片開闊地。

身後遠遠傳來了馬的嘶鳴,李處耘轉過頭,只見幾條大路上的軍隊已經出現在視線內,自己的人馬正在向這邊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