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章】 天降虎仔(求訂閱!)(1 / 2)

極品地主 壯鄉小仨 1616 字 2021-01-19

. .

『蕭家農場』和『渡邊超市』的合作持續進行了三天,銷量節節攀升,這讓銀杏方面不得不增加進山收集松茸、野生菌的人數,並且開放了全面收購的政策。.

每天早上,配送中心都會迎來四面八方的山民,他們背著凌晨時分從山上采挖回來的野生菌,前來出售!

往年,也就只有少數二道販子來到玉集鎮,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少量的野生菌,山民們並不見得能夠從雨季中獲利多少?

但是從去年開始,葉氏貿易開始在銀杏村大量收購松茸和其他野生菌,而且給出的價格並不低,使得許多山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保守估計,一名壯勞力在近三個月的雨季中起碼能夠掙到15000元的蘑菇錢,這對於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滇西北山區民眾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去年,『葉氏貿易』刨除了『蕭家農場』的產品之後,總共花費了2個億的rmb收購了大量的野生菌,受惠的群眾不會低於一萬人!今年,按照葉凡的估計,除去直接銷往東京的野生菌之外,葉氏貿易經手的野生菌貿易額不會少於4個億!

有了葉氏貿易敞開門的收購,不少在外地打工的山民也是紛紛趁著這個機會回到家鄉,抓緊時間進山采挖蘑菇,每一叢野生菌意味著白花花的鈔票!

山民們每天凌晨兩三點就打著手電出發了。趕在野生菌冒出來的第一時間采摘,又踏著清晨的露水趕回銀杏配送中心出售,不可謂不辛苦。

不過對於滇西北的人們來說。吃苦並不是一件難以承受的事情,畢竟艱苦的自然環境和高原氣候造就了這里的人民堅韌的性格。雖說深夜爬山采挖蘑菇極為辛苦,但總好過沒有收入,過著苦哈哈的日子吧?

若是有人在空中俯瞰,每到了凌晨三四點,以銀杏村為中心的山林中就會出現點點燈光,和天上的星光交相輝映!

雨季的到來除了讓葉氏貿易在銀杏村的業務開始運轉起來之外。也是吸引了許多游客開車來到銀杏村吃菌子。

對於吃貨們來說,三不五時下雨並不能阻擋他們尋找美食的腳步。有些姚州城的吃貨甚至下了班才開車來到銀杏村。

與此同時,銀杏村以及銀杏新區大大小小的參觀也是順勢推出各種野生菌套餐,更是在姚州城的吃貨之中引起了廣泛的影響。

經過這兩年的開發,銀杏村的『美食之名』已經名聲鵲起。很多吃貨都已經把銀杏村視為了犒賞自己的最佳地點。最頂級的『蕭家私房菜館』自不必提,美食夜市街上的各種道地美食也是不容錯過,一些老饕們則是熱衷於尋找隱藏在銀杏村各個角落里的農家小店。

這些小店雖然沒有像樣的裝修,甚至菜品也不那么精致,但是源自於山林的無污染食材再加上道地的烹飪手法,還是讓它們贏得了大量的擁躉。

根據『鏡湖景區』游客接待中心的統計數字,雨季的降臨非但沒有讓景區的客流量減少,相反還略有增加。當然了,這其中起到作用的除了野生菌和各種野菜的上市之外。『鏡湖牧場』絕美的草原風光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每年夏天,是『鏡湖牧場』景色最美的季節,用薛滬生等人的話來說。如今的牧場成為了一個花的海洋!

攝影家和業余愛好者紛紛來到牧場拍攝牧場的美景,就連蕭風也不例外,偶爾抽空到牧場溜達一圈,拍攝最新的照片發送到圍脖和『鏡湖景區』的官網上。

隨著蕭風進入浪潮網圍脖粉絲前十的行列,浪潮網和鏡湖體系之間的合作也是越來越多,包括『鏡湖景區』、『銀杏村』、『鏡湖牛奶』等等各個部門也紛紛成為了浪潮網的認證圍脖。向網友們及時發送各種最新消息。

為此,鏡湖體系甚至組織了一個網絡信息部。專門管理各種網絡信息,加大鏡湖體系在網絡上的宣傳力度。

蕭風作為鏡湖體系的首席攝影師,基本上承擔起了各個網站、圍脖的圖片供應,『紫竹山人』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

按照蕭風的自嘲,他目前對鏡湖體系的貢獻只有體現在攝影作品上了,其余的各方面都輪不上他插手。

…………

這一天,剛剛從牧場回來的蕭風正坐在院子里整理今天拍攝的照片,每一張都是那么美麗,讓他多少有些無從取舍。

夏天的牧場,因為充沛的雨水使得牧草瘋長,而格桑花以及各種不知名的高山野花也是盡情地在高原陽光下綻放自己的光芒。

從蕭風拍攝的照片來看,藍天白雲之下,鮮花猶如地毯一般鋪撒開來,蔓延到天邊。

蕭風選了幾張,輪流放在電腦桌面上,和晚上流傳的電腦屏保基本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

蕭風特別選了一張,發到圍脖上嘚瑟,『家里的牧場漂亮得令人窒息!』,頓時引來了不少粉絲的熱評。

就在蕭風忙活的時候,突然天色一暗,一股勁風從天而降!

一抬頭,原來是大將軍回來了!

自從大將軍開始在外面築巢之後,蕭風要想見到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今天算是運氣不錯。

『吧嗒』

就在蕭風疑惑大將軍怎么還不降落在樹枝上的時候,這家伙把一件物事扔在了地上,把蕭風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