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章】 中秋佳節(求訂閱!)(1 / 2)

極品地主 壯鄉小仨 1994 字 2021-01-19

.

當蒙大拿月上柳梢頭的時候,北平時間已經是八月十六的早上八點,兩地超過12個小時的時差,讓中秋節並不能同步。

不過,對於蕭風一家以及在夢幻牧場工作的華夏牛仔來說,這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夜幕開始降臨的時候,熊熊的篝火已經是點燃起來了,空氣中除了月餅的香氣,還有松香的味道,當然了,杜泊羊的香氣才是最迷人的。

前幾天,夢幻牧場第一次燒烤大會上,蕭風親手烹飪的片皮烤羊給所有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一次聽說蕭風又准備了三只烤全羊,大家都興奮起來了。

對於牛仔們來說,大口吃著美味的烤羊,然後再灌上一大口冰鎮慕尼黑啤酒,就是人生的至高享受,所有的疲憊都會一掃而空

今天晚上,華夏牛仔們全體輪休,再加上少數幾位美利堅牛仔,再加上來自周圍幾個農牧場的客人,熱鬧程度不見得比上次聚會差到哪里去。

在草坪上,妮妮和鈺兒拎著燈籠,和一群孩子們到處亂跑,銀鈴般的笑聲,猶如珍珠灑落在玉盤上

這些燈籠♂,可不是在市面上買到的裝電池的工業品,而是蕭風和蕭晉陽花了不少時間親手制作的紙燈籠,里面放的可是蠟燭呢

除了紙燈籠,蕭風還用柚子皮做了一個燈籠,鈺兒寶貝的審美觀倒是和女孩子們不太一樣,拎著略顯沉重的柚子燈籠滿地跑

蕭風記得小時候,每年中秋只要天氣好,夜幕一降臨,他、蕭強、蕭大志和楊浩幾個就開始拎著老太爺制作的燈籠,在村子里和小伙伴們到處亂竄了。

那個年代。小孩子們沒有辦法攀比家里的汽車,也無法炫耀自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燈籠也就成為了一個相互比較的重要載體。

蕭家幾個娃娃手中的燈籠來自於蕭老太爺的手藝,這可不是一般的貨色,無論是用料還是工藝,都非常講究。

燈籠用於制作框架的竹篾來自於去年秋天砍下來的竹子。經過陰干之後既輕便又擁有足夠的任性,若是換成了夏天剛剛砍伐的竹篾,水分太大,不利於一些精細位置的制作。

糊燈籠的宣紙自然是上好宣紙,普通人家可能就用普通的宣紙就打發了,蕭老太爺甚至還在宣紙上畫上不少的圖案,諸如嫦娥飛天、月桂玉兔之類的,很有藝術氣息。

蕭風等人小時候並不知道這些手工燈籠的珍貴之處,基本上鬧騰一個晚上。就會把燈籠弄得稀巴爛,等到第二年中秋又有新的了

直到上了大學,蕭風才發現爺爺制作的中秋燈籠擁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後來還特別聯系了海州的相關企業,老太爺在那幾年每年都制作了幾百個精美的燈籠,倒也是掙了不少錢。

這兩年,隨著鏡湖集團的崛起和鏡湖景區的名聲鵲起,老太爺在手工藝上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蕭風成為華夏國內首富之後。蕭老太爺親手制作的中秋燈籠受到了市場的熱捧,居然賣出了近千r的高價

這個中秋節。蕭老太爺、徐老將軍還有徐向南、嚴寬、洪老總等一大群老人,聯手制作了兩千多個燈籠,最後銷售一空

出售燈籠獲得的進兩百多萬r,被老人們全數捐贈給銀杏基金會,專門用來資助一些失獨老人,也因此被許多媒體進行廣泛報道。

也正是因為此事。全國人們才知道,許久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的開國元勛、共和國元老徐大膽,居然是在銀杏村隱居,並且一直關心著國內的慈善事業。

在這群可愛老人的帶動下,整個社會對失獨老人的關注是越來越多。無論是媒體、網絡還是民眾,對於這個特殊群體有了更多的認識。

近些年來,隨著計劃生育的不斷深入,失獨老人的現象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但是此前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失獨老人的關愛並不夠。

如今,有了徐老將軍等人的倡導,人們開始為失獨老人做一點實事,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老太爺等人如此熱心,蕭風自然也不會落後,他和妻子共同宣布,向銀杏基金會的失獨老人專項資金注入2000萬r,用於改善失獨老人的日常生活、精神娛樂等等。

與此同時,銀杏基金會還與海州、北平、金陵、羊城等地的高校聯盟共同行動,每周派出志願者陪失獨老人過周末。

最終,這項活動被擴展到全國范圍之內,贏得了媒體輿論以及公眾的普遍贊揚

不過,蕭風在和銀杏基金會管理人員的溝通之中強調,關愛失獨老人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可持續性

為此,銀杏基金會還特別指定了一個長期計劃、工作流程,把關愛失獨老人,變成一項日常。

看著孩子們提著燈籠在草坪上奔跑的樣子,蕭風的腦海里倒是想起了一連串因為中秋燈籠而發生的事情。

「夢瑤,你看鈺兒的樣子,和他老爸小時候一模一樣」在一旁,薛麗華指著鈺兒寶貝的身影,向她解釋道。

小時候,家里的其他小孩都喜歡拿著精美的宣紙燈籠,畢竟這種燈籠樣子好看,而且還輕便。

小孩子嘛,肯定是沒有什么力氣,拎著個燈籠瘋跑,太重了可要消耗太多的體力。

不過,一大群孩子之中,蕭風就顯得特別了,他鍾愛柚子皮制成的柚子燈籠,雖然很沉重,也不太漂亮,但是他卻是樂此不疲

冰心老人的小桔燈很多人都看過,柚子燈籠的制作和小桔燈類似,不過由於柚子皮比較厚。不透光,自然是沒有小桔燈漂亮。

只是蕭風這個家伙從小對於太過精細的東西都不太感冒,倒反是對耐操的柚子燈籠情有獨鍾。

沒有想到,還不到三歲的鈺兒寶貝,很快就秉承了父親的傳統,拎著一個沉重的柚子燈籠。在一群宣紙燈籠之中橫沖直撞

「這父子倆,實在是太像了」看著兒子和蕭風一模一樣的憨笑,徐夢瑤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要說起來,徐夢瑤平時帶兒子的時間更多一些,尤其是到了夢幻牧場,徐夢瑤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里,蕭風則是滿牧場亂跑,壓根不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