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1 / 2)

薛丁山征西 未知 5847 字 2021-01-19

再言鎮守寧陽總兵,姓孫,名國楨。那一日升堂,有探子報進:「啟爺:薛剛攻破臨陽關、紅泥關,大兵已到關外了。」孫國楨聽得失了紅泥關,嚇得魂不附體:「本鎮知道,再去打聽。」一面差官報長安討救兵,一面小心嚴巡,保守關頭。

再言此日薛元帥升帳,聚集眾將兩旁聽令。薛興父子披掛上馬,啟聲:「叔父,侄兒願去取關。」薛剛說:「侄兒,日前紅泥關被你取了,其功不小,此關厲害,點別將去罷。」薛蚪說:「叔父,此關利害,待侄兒出馬成功,取此一關,以立微功,乞元帥老爺下令。」咬金說:「那賢侄孫言之有理。少年英雄,但要小心。」薛蚪頂盔擐甲,佩劍掛鞭,持槍上馬。

同了薛興,帶上軍士,沖出營門,來到關前,大叫一聲:「守關軍士,快報與孫國楨知道,今大唐元帥要滅你們這班j黨,紅泥關已破,早早出關受死!」關上探子忙去報道:「關外薛剛人馬已到關前討戰。」孫總兵聽得大怒,說:「無名小將,也來討戰。」吩咐取盔甲過來,備馬提刀,打扮結束停當,帶過馬騎上,提刀出府,來到關前。開關一聲炮響,大開關門,放下吊橋,帶領兵將沖出。薛蚪抬頭一看,見來將生得惡相,頭帶鐵盔,身披魚鱗鐵甲,面如藍色,發似朱砂,一臉黃須,坐下一匹青鬃馬,手挽大刀。喝聲如霹靂,叫一聲:「看刀!」望薛蚪頂上打將下來。薛蚪叫聲:「來得好!」把槍往上一架,國楨叫聲:「不好!」刀直往自己頭上架轉來了,一馬沖鋒過來,薛蚪把手中槍緊一緊,喝聲:「去罷!」一槍當心刺進。

不知孫國楨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回薛蚪兵打寧陽關薛孝爭奪打潼關

再言孫國楨叫聲:「不好了!」閃躲不及,正中前心,撲咚一聲,跌下馬去,復一槍結果了性命。吩咐諸將快搶關。薛蚪一馬沖上吊橋沖營前先鋒薛興在那里押陣,見薛蚪已上了吊橋,把手一招說:「諸位老將軍,快搶吊橋。」那秦紅、尉遲景、羅昌、王宗立、程月虎、四虎一太歲,上馬提槍持劍用鞭執斧,亦搶過吊橋來了。這些周兵往關外走了,閉關亦來不及,被薛興一刺便死了。眾將用劍槍大殺一場。兵馬死了大半,余均投降。

元帥同軍師咬金,大小三軍,陸續進關,來到帥府。查盤錢糧,開清存庫,薛蚪上前繳令。薛剛對薛興說:「全賴哥哥之功,走馬取關。」薛興大悅。咬金說:「真乃將門之子,還算少年英雄。」薛孝在旁聽得稱贊,忍耐不住,走上前來對薛剛說:「哥哥連取兩關,前面潼關,待侄兒去取,以效微勞。」薛剛說:「潼關守將厲害不過,姓盛名元傑,年有六十余歲,驍勇無比,有三個兒子,俱武藝精通,雄兵十萬,周朝算為首。」程咬金說:「盛元傑吾曉得他本事,他幼年在我標下為將,果然非常。」薛蚪說:「兄弟,你年輕力小,還是讓哥哥去取。」薛孝說:「哥哥不要輕視我,我即在叔父面前比試高低。」薛蚪說:「如此,各皆上馬。」薛剛喝住說:「今日起兵,與祖報仇,你兄弟爭論,倘比起武藝來,若有一失,大事休矣!」薛孝說:「一樣侄兒,自當同立功勞。」咬金說:「二位小將軍本事高強,老夫已久仰,目下潼關,非前二關可比,須立左右先鋒,薛蚪為正先鋒,薛孝為副先鋒。」二人拜謝。薛剛大喜:「老柱國之言有理。」一面差官到房州報捷。廬陵王大喜,當賜御酒犒賞諸將。為何薛蛟在房州不來?有個緣故,徐賢又在房州,魏相亦在那里,小王封為左右丞相。薛蛟見了徐賢,叩謝救命之恩,又是繼父,故此有些耽擱。再言薛剛在寧陽關,扯起忠孝王之旗號,養馬三日,放炮起程。離了寧陽關,勢如猛虎,眾將似天神,一路上來,前往潼關。探子預在那里打聽,聞得失了寧陽關,飛報進潼關去了。這里在路行兵,三日來到關外,把人馬扎住。後隊大元帥人馬已到,吩咐離關一里安營。

放炮一聲,安營已畢,傳令明日進兵。

再說潼關守將盛元傑有三個兒子:盛龍、盛虎、盛彪,俱有萬夫不當之勇。有一女兒,年已十六,美貌超群,英雄了不得,用兩口雙刀,是金刀聖母徒弟,有一件寶貝:小個圈兒,帶在手中,名為四股須。這一日盛將軍正在衙內,有探子報進說:「薛剛已得三關,如今大兵已到關外。」元傑聽報大驚,說.:「再去打聽。」盛總兵一面修本到長安,一面吩咐三軍,關上多加兵卒嚴巡,小心保守,兵馬一到,即報與本帥知道。

再言差官到長安,上本求救。武後荒y已極,耽於酒色,不理朝政,武三思喪師辱國,損兵折將,朝廷從未查究。告急表章,俱被張君左弟兄攔住不奏,聖上安然無事,並不知覺。

再言薛剛次日,命薛興、薛蚪、薛孝攻打潼關。三將得令,帶了三軍來到關外討戰。軍士報進關中:「啟上帥爺,今有薛剛在外討戰。」盛爺得報,問:「哪個孩兒出去會戰?」盛龍上前說:「孩兒願去殺此反賊。」盛爺道:「出去須要小心。」盛龍得令,上馬提槍來到關上,吩咐放炮。炮響一聲,開了關門,放下吊橋,飛去關外,後隊三百名弓箭手s住陣腳。薛興抬頭一看,見一少年後生從吊橋上飛來,見他頭戴束發紫金冠,身穿鎖子黃金甲,坐下一匹黃花馬,左懸弓,右c箭,手執一條蛇矛槍,直奔上前,把槍一起。薛興持銀槍架住說:「來將留下名來。」盛龍說:「你要問小爺之名么?我乃鎮守潼關盛元帥大公子盛龍便是,你可曉得小爺槍法厲害之處么?快通下名來。」薛興說:「你問俺家之名么?洗耳恭聽,吾乃忠孝王大元帥麾下,前部先鋒薛興便是,難道不聞久占定軍山,薛爸爸的厲害么?快快獻上了潼關,仍封你一位大總兵;倘有半字不肯,打進潼關,j犬不留。」盛龍哈哈大笑說:「原來就是定軍山草寇,正要活擒你這狗強盜。」薛興大怒,說:「勿得多言,看俺家的槍法!」持槍往前殺來,名為月內穿梭,直望盛龍面上刺來。盛龍不慌不忙,把槍架住,一來一往,二人正是對手。戰有四十回合,盛龍越有精神,槍法如雨點,左c花,右c右,好槍法。薛興是五旬以外的人了,怎及得少年人?只得招架,沒有還手之力。薛孝、薛蚪在旁掠陣,見繼父不能勝,大叫一聲,拍馬向前沖去夾攻,盛龍就當不起了。薛蚪取出打將鞭在手中,等他交肩過去,喝聲:「照鞭罷!」盛龍只一閃,一鞭打中肩膀。盛龍大叫一聲,口吐鮮血,伏在馬上大敗而去。

薛興父子說:「你往哪里去?我來取你之命。」打開坐馬,追了上來。盛龍走過吊橋,那邊軍士把吊橋扯起,亂箭s住。薛興、薛蚪拉住馬說:「關上的,快快報與老匹夫,叫他早早獻關就罷了!如若閉關不出,打進關踏為平地。俺家暫且回營。」帶馬回到本營說:「元帥,小將打敗潼關將士盛龍,回來繳令。」薛剛說:「哥哥與侄兒果然英雄,明日再到潼關前討戰。」再言盛龍敗進關中,來見父親說:「爹爹,薛將果然厲害,第一次遇著一員老將,本事倒亦平常,與孩兒戰了四十余合,正想殺他,不料又來了一員年少將軍,本事高強,被他肩背上打了一鞭,甚是厲害,吐血而回,來見爹爹。」盛將軍聽了說:「孩兒受傷辛苦。」令回後營安歇。盛龍應諾進去。再言盛虎、盛彪來見父親說:「爹爹,今日兄長出兵,勝敗如何?」盛將軍說:「我兒不必說起,今薛剛大隊人馬已奪了三關,今你哥哥出去交戰,被他打了一鞭,甚是厲害。」盛彪、盛虎不聽猶可,聽了此言,大怒說:「孩兒們出去,替哥哥報仇。」盛元傑說:「兩個孩兒,動不得,薛家父子厲害不過,你兄的本事尚然不勝,何況於你。」盛虎說:「爹爹,不妨,將門之子,未及十歲,就要替皇朝出力,況且孩兒年紀算不得小了,正在壯年,不去雪恨,何人肯為爹爹出力?」盛元傑說:「我兒雖英雄,只是年輕力小,骨胳單弱,武藝不精,只怕你兄弟二人不是他們的對手。」這盛將軍有意歸唐,所以這般說,不料他兩個兒子執意復仇。盛將軍說道:「孩兒不可出去,待朝廷救兵到了,為父的與你一齊出兵。」盛虎說:「爹爹,孩兒在後花園中日日c演,槍法皆精,今日定要去報一鞭之仇。」盛將軍說:「今日晚了,安歇罷!俟明日再酌。」次日,弟兄二人頂盔貫甲,上馬出關,與薛兵交戰,不到三個時辰,弟兄二人又大敗進關。盛將軍說:「如何?你二人不聽我言,被他殺得大敗。」盛虎弟兄說:「爹爹,他們將兵甚多,孩兒殺不過,待救兵一到,孩兒齊出關,殺他片甲不回。」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回盛蘭英仙圈打將美薛孝帥府成親

再言蘭英小姐聞知哥哥打傷,二兄又被殺敗,便來至堂上。

見爹爹與哥哥閑談,走上來問:「爹爹,為何愁悶?」父親說:「女兒你不知,你兄被他打了一鞭,大受其傷;二兄亦被殺敗。

故此商議軍事。」小姐說:「爹爹,不必憂心,待女兒出去,必要殺盡薛將,以洗三兄之恥。」盛爺說:「不可,你三兄尚且如此,何況於你。不必去。」蘭英說:「爹爹不知,女兒有師父傳授雙刀精通,且有法術,怎怕他什么高強。定要出戰。」盛虎,盛彪聽言大喜,說:「妹子既有法寶,待二兄弟與你押陣。」父親無奈,想道:這女兒不聽父言,性命難保,由她去罷。

再言薛營諸將正要打關,又報道:「運糧官薛飛到。」薛剛說:「解糧有功升賞。」又報運催糧官薛葵到了,來至營中,見了父親,拜見已畢。薛剛說:「兵多將眾,正缺糧草。」當問:「哪位將軍前去攻關?」旁邊薛飛說:「小將初到,未有功勞,待我前去得功。」薛剛大喜,你與薛葵一同前去會盛氏兄弟,吩咐軍士,叫開關門。

蘭英得報,說:「都該死了。」小姐上馬,手提兩口綉鳳鸞刀,忙至關前,後隨二兄,帶領兵將,吩咐速開關門。一聲炮響,開關放下吊橋,沖出陣勢,抬頭一看,只見一位金剛,手中拿著大錘,喝聲:「婆子,看錘來了!」望小姐面門上打下來,猶如泰山一般,好不厲害。小姐叫聲:「不好!」把綉鸞刀用力一架,不覺火星直冒,兩膀震動,花容上微有紅光。

想這大漢氣力甚大,不如放起寶貝,傷了他罷!算計已定,把手中圈起在空中,念動咒語,青光沖出,指頭點定,直取薛飛。

薛飛抬頭一看,好玩耍,原來是圈兒,起在空中,下來有如井欄圈大。薛飛叫聲:「不好了!」那圈望頂梁上打來了,薛飛把頭一偏,哪里避得及,打中腦門,身子打為r醬。小姐又將此圈收去。薛葵見薛飛身故,怒甚,把牛頭一拍,雙錘一起,大叫一聲:「妖婆休得逃走!,我來了。」沖出陣前,把雙錘一起。這小姐當不起錘,又將圈祭起空中,打將下來。薛葵見勢頭不好,下馬望本陣而走,竟打死牛頭。盛蘭英呵呵大笑,說:「原是許多誇口,竟不上幾合,死的死,走的走,不敢出陣會我。」這里薛孝對薛蚪說:「此功勞讓了兄罷!今日不替哥哥報仇,不要在世間為人了。」飛身上馬,怒氣沖沖,直追上去。

這小姐抬頭一看,見來的是齊整後生,貌若潘安,美如宋玉,我枉在世間,若嫁了此人,三生有幸,開言說:「小將軍,你是何人?姓什名誰?乞道其詳。」薛孝說:「你要問小爺之姓名么?吾乃雁門關總兵薛強之子,忠孝王之侄,薛孝便是。」小姐說:「原來是功臣之後嗣,俺家今年十六歲,我父潼關總兵,奴家尚未配人,意欲與小將軍結絲蘿之好,況你也是總兵之子,奴乃是總兵之女,正是天賜姻緣,未知允否?」薛孝聽了,大怒說:「好一個不識羞的賤婢,你把我薛飛叔父打死,小爺要報仇,誰與你這賤人成親?休得胡言。看槍罷!」提起一槍,直望咽喉刺進來。小姐把刀迎住說:「小將休得悔恨,你的性命,系在奴家之手,你若依允,奴家與父兄商議,投降獻關。如其不允,我把指頭取出寶圈,就要取你性命了。」放起圈來,小姐哪里舍得打他,便把指頭點定。薛孝大驚說:「既然是小姐美意,待我回去與叔父商量,再來議親。圈子不可打下。」小姐說:「不妨,我指頭點住,不下來的。」心中不勝歡悅說:「小將軍一言為定,駟馬難追。你且回去,明日來議親。」薛孝怕圈子凶,只得回軍。薛蚪說:「兄弟好造化,在陣上配了一個絕色佳人。」薛孝說:「圈子厲害,哥哥休如此說,勉強應承了,與叔父計算,除了此女,潼關可破矣!」二人同諸將來到寨內,見了薛剛,說明此事。薛剛大怒說:「畜生,打死薛飛,不報其仇,反與敵人對親,況且薛飛哥乃西遼借來的將,今被她傷了。要你這畜生何用?」吩咐斬了報來。

左右將薛孝綁定,正要推出轅門,眾將見元帥怒氣不息,不敢上前相勸,只有程咬金說:「刀下留人。」對薛剛說:「元帥不必發怒,老夫有一言相勸。」薛剛說:「老千歲有何言語?快快說來。」咬金說:「潼關盛元傑乃忠厚君子,況且他女兒貌美,又有寶圈阻住潼關,我願何日得遂?父兄之仇難報,況且名門巨族,正好匹配。若進了潼關,長安指日可破矣!你弟只生一子,若斬了他,傷其手足。依老夫言,待我喚孫兒程千忠為媒,以成秦晉,共破偽周,此為美計。」薛剛聽了甚喜,果然我失於檢點。乃開言說:「吩咐放綁。」命薛孝拜謝咬金。

再言盛蘭英見薛孝回軍,即收了圈子,走進關來見父親,盛虎、盛彪兄弟二人在關外押陣,見妹子打死了薛飛,打走薛葵,心中大喜。又見妹子竟與薛孝私自對親,心中大怒,見妹子進關,也來到堂上。見了蘭英,二人各拔出寶劍來要砍。蘭英著慌,亦拔出劍擋住。盛將軍喝住。盛虎說:「這賤婢如此不知恥?」將陣上私自對親,一一說上。盛將軍說:「孩兒你不知為父的原是大唐臣子,今武後滅唐改周,武三思喪師辱國,又失三關,目下小主在房州,不久為帝,難道我助周不成?況且薛氏兄弟,世代忠良,赤心報國,武後將他滿門斬首,難道他子孫不要報仇么?你妹子之師金刀聖母曾對父言,後來她與薛孝有姻緣之分,前生已定,孩兒不必如此。」盛虎聽了,默默無言。盛龍說:「妹妹明媒正娶才好,在陣上私對,豈非苟合,還要三思。」忽有軍士報進關來,說:「關外有世襲魯國公程千忠千歲要見。」將軍說:「他帶了多少人馬來?」軍士說:「一馬,四個家丁跟隨。」將軍說:「既如此,大孩兒出去請進來。」盛龍領命,接進程千忠來至堂上,主賓相見。程千忠亦有七旬之外年紀,胡須皆白。盛將軍即時見了程千忠,說:「千歲到關內,有何見教?」程爺說起求親之事,要與薛孝為媒。盛將軍滿口應承,將庚帖送過,程爺接了回營。

次日薛剛親送薛孝同諸將進城,正是黃道吉日,關內結彩迎親。是日就在帥府成親,即令潼關扯起忠孝王旗號。停擱了半月,起兵竟往臨潼關,離長安有二百余里。這鎮守總兵官名陳元大。這一日升堂,有探子報進說:「老爺,不好了,薛剛打破潼關,已到臨潼關了,請令定奪。」陳元大見報各關已失,膽戰心驚,手足無措,料想此關難以抵擋大兵,況且兵微將寡,不如上表到京求救。城上多加兵卒,嚴巡防守,堅閉關門,不與他交戰,待朝廷救兵到了,然後出關。差官連夜到京,見武三思說:「薛剛打破潼關,事在危急,乞千歲奏明聖上,發兵派救,保守臨潼,以阻薛兵。」武三思聽了大驚,如今耽擱不得,上殿奏知天子。武則天見本,大驚失色,忙問:「差官,薛剛反賊怎能到得潼關?」差官奏道:「薛剛先居臨陽,起兵三十萬,銳不可當,打破三關,潼關總兵盛元傑獻了潼關,與敵人共做親事。今兵已到臨潼關前了,請旨定奪。」武後傳旨,如有人退得薛兵者,封為萬戶侯,兩旁文武閉口不言。連問數次,並無人答應。武則天大怒。班中閃出武三思奏道:「臣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目今倉庫空虛,都城雖有兵十萬,並無良將,陛下遍懸榜文,有人退得薛兵,重爵榮封,彼必出力,以解其厄。」武則天說:「此言有理。」一面將聖諭張掛訖,一面整頓兵馬。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回驢頭揭榜認太子梨花仙法斬驢頭

再言西番蓮花d歷辰祖師,這一日在d中,駕坐蒲團,屈指一算,曉得武則天有喪國之變。忙喚徒弟薛驢頭到來說:「你在我山中一十八年,力長千斤,槍法精通,命你下山到長安,見你母後,領令前去,捉拿薛剛,不可傷他性命,牢牢記著。」薛驢頭跪在地下說:「弟子不知,望師父說明,好去認父母,以退薛兵。」師父說:「你不知,但你父薛敖曹與武後交好,生下你來,將你拋在金水河中,我救你回來,傳授槍法。你母後被薛剛打破潼關,事在危急,作速前往。」驢頭拜悟,帶了火尖槍,騎上獅子馬。師父又與一件寶貝,名曰飛銼,發起拿人。驢頭拜別師父,上了獅子馬,把馬一縱,四足騰空而去。

不片時已到長安,落下雲頭,來到朝門,果見榜文。命軍士通報武三思,三思聞報,正在用人之際,忽忙請見,說起情由,一齊來到朝門。驢頭朝見。說:「母後在上,臣兒朝見。」武後一見其人異樣,驢頭人身,道童打扮,因問道:「因何稱朕母後?」驢頭奏說:「臣父薛敖曹,前母後寵幸,自後生下臣兒,拋在金水河中,被師父救去,今已長大。我奉師父命下山,與薛剛交戰,力擒到他,以掃滅薛兵,天下太平。」武則天聽了,不覺心中大悅,封驢頭太子為兵馬大元帥,張昌宗為軍師,起兵十萬,出了長安,來至臨潼關。總兵陳元大出城迎接,接進千歲並軍師。到了帥府下馬,擺酒接風。他們幾個俱是一樣格式,你道為何?原來都是酒色之徒。二人一到,就接了幾個妓女前來陪酒。一個叫做就地滾,一個叫做軟如綿,筵席間就在帥府房中行樂,二女極其奉承。次日問陳元大,薛兵到關幾日?陳元大說:「前好多日到的,打關幾日,並未出兵迎戰,緊閉關門。今千歲到了,傳令開放迎敵。」太子說:「且慢出兵,只是吃酒,夜間多喚幾個陪妓。」陳元大應諾,奉承得驢頭太子不亦樂乎!軍師張昌宗對安童二人說道:「朝廷用酒色之徒為將,國家休矣!武後春秋甚高,其情不忘,不如棄了周朝,去投南唐,此事如何?」安童回說:「老爺之言有理。」當夜主仆二人逃出潼關,竟往南唐。

再言薛剛領了三軍,在關外對諸將曰:「本帥出兵以來,未親臨交鋒,今已得三關,臨潼關待本帥親自討戰。」諸將皆曰:「元帥出兵,小弟同為押陣。」薛剛大喜,帶同徐青、余榮來到關前,諸將隨後跟著,即吩咐軍士叫罵。那城上兵卒報主將知道,大兵已到三次,你等閉關不出,今若再不出戰,要攻破城頭。驢頭太子正在吃酒,聽了此言大怒,吩咐備獅子馬,抬槍頂盔披甲。打扮已畢,來至關前,吩咐放炮開城。一聲炮響,大開關門,一馬沖出,放下吊橋,來至陣前。陳元大帶同三軍分立兩邊。薛剛抬頭一看,見來將生得異樣,蓮蓬嘴,尖耳長鼻,銅鈴眼,頭帶紫金盔,身著鎖子烏金甲,座下一匹千里獅子馬,聲如雷鳴。那將喝一聲:「誰敢前來納命!」薛剛大怒,飛馬上去,把手中g一起說:「留下名來。」太子說:「孤家乃當今武後所生驢頭太子是也,可知孤家槍法厲害么?嚴劈面一槍,向前心刺了進來。薛剛將手中鐵g往上打將過去,帶轉馬來回手一g。太子把槍一架,一來一往,戰有二十回合。

驢頭念起咒來,祭起飛銼,一道紅光,黃金力士平空將薛剛拿住,只剩得一匹馬。薛葵見父親被拿,大慌,飛馬出陣,不三合又被紅光拿去。徐青、余榮叫聲:「不好了!」雙馬齊出,來戰驢頭,戰到十余合,又見紅光飛出,大驚,借土遁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