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扯淡會議】(1 / 2)

「全體起立!」

周赫煊隨眾人一道站起來,林森、常凱申、汪兆銘、胡適等人站在最前排。

主席台牆壁正中央懸掛孫中山遺像和黨旗,眾人庄嚴肅穆的三鞠躬,並由張繼恭讀《總理遺訓》。一切儀式化的內容搞完,國難會議才算正式開始。

林森做為國家主席,先代表中央政府表講話。接著是常凱申和汪兆銘,分別進行慷慨激揚而又懇切沉重的言。

汪兆銘還解釋了國難會議三次延期的原因,強調了抗日御侮和振興民族的意識。接著話鋒一轉,開始警告那些民主人士:「兄弟今日除了致敬於諸君以外,還有兩點意思想說明。第一點是責任的問題,此次國難的生,是否由國黨所做出來的呢?以中國之情狀和世界的大勢來看,中國因求自由平等之故,國難是必然會生的。第二天是權限的問題,中央黨部決議在國難會議里討論御侮、救災和綏靖各事宜,是在范圍以內的問題,行政院負責答復,在范圍以外的問題,非行政院權限所能負責答復了。」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傳來嚶嚶嗡嗡的議論聲,果然還是不准談政治啊!

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國難會議已經籌備了近半年,期間三次更改會議時間和地點,都是因為討論的內容問題。

就在會議開幕的前幾天,還生過這樣一場對話

汪兆銘厲聲道:「國難會議是政府召開的,我們是主人,諸位是客人。諸位如果不滿意政府的辦法,去革命好了!」

王造時氣得拍桌子:「革命不是哪個人、哪個黨派的專利品,如果逼得人民無路可走,自然會有人去革命……中山先生的遺訓是天下為公,王先生的話未免變成天下為私了!」

就這樣,大量的民主人士,包括已經來到洛陽的人,都紛紛拒絕出席國難會議。

周赫煊覺得國黨實在搞笑,你要獨裁就獨裁嘛,還假惺惺的開什么國難會議。既然決定召開,那至少得做做樣子,居然連不准討論政治都弄出來了。

汪兆銘那番話看似強硬,其實軟弱無比,他拿那些民主人士毫無辦法,才會氣得說「如果對政府不滿意,去革命好了」。

這是一個國家的副元該說的話?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汪兆銘講話完畢,張繼走上主席台,笑呵呵地說:「安靜,安靜,大家稍安勿躁嘛。在正式開會以前,我來介紹一下參加大會的客人。先是德高望重的戴任老先生,戴老先生今年已經7o高齡,是今次會議年齡最大的長者。他是同盟會元老,辛亥革命時任寧波、溫州統領,一直追隨中山先生左右,現任中央政府立法委員。大家,鼓掌歡迎!」

「啪啪啪啪!」

掌聲響起。

戴任起身朝眾人抱拳說:「我德行不高,威望也不重,這些年來也只有些苦勞。如今國難當頭,望諸君齊心協力,振興中華!」

「好!」汪兆銘帶頭喝彩。

張繼等掌聲、喝彩聲結束,繼續介紹參會人員,他先把黨員介紹了一遍,然後才開始介紹無黨派人士:「今天有幸請到諸多在野大賢,先歡迎國際知名學者周赫煊先生。周先生熱衷於教育和慈善,去年私人掏錢捐獻了15萬噸救災糧,被廣大災民尊稱為『活菩薩』。周先生,請受鄙人一拜!」

張繼面子做得很足,端端正正地給周赫煊鞠躬,同時全場爆出熱烈掌聲。

周赫煊站起來,朝周圍抱拳致意,又對張繼說:「張先生過譽了,我只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

「周老弟不要謙虛嘛,哈哈,」張繼笑呵呵地介紹其他人,「接下來這位,是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陳先生……」

14o多個參加會議的人員,張繼認認真真從頭介紹到尾。他沒有感到厭煩,台下諸君卻倍覺啰嗦,咱是來開會救國的啊,誰特么想聽你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