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記者(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1623 字 2021-10-29

1991年注定是個不同凡響的一年,最大的事情莫過於蘇聯這個社會主義旗幟的轟然崩潰。然而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生在莫斯科的國際風雲變換距離生活未免太過遙遠。但即使是在普通人身邊,仍然也有很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新聞。

當然,這只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而對於中國的很多媒體人,1991年在中國傳媒行業生的這件事,卻是給很多人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從這一年開始,「炒作」這個名詞,開始在媒體從業者之間悄然口耳相傳。

這一切的起因,都源自於那個名為《大眾軟件》的it行業期刊的一篇新聞報道。

「如果我們回顧1991年,中國現代商業史上由胡文海親手策劃的阿飛事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從阿飛事件的運作開始,中國的企業家們逐漸意識到傳媒在商業活動中蘊藏的巨大能量。不論是今天阿里系在媒體上的布局,還是有錢鵝系打造的一系列傳播渠道,其根本目的除了盈利以外,就是看到了話語權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正是阿飛事件向我們展現了,資本本身並不可怕,而傳媒本身也不可怕。但是當資本和傳媒相結合,產生的卻是最為可怕的東西。」

2o18年美國西太平洋大學mba網絡公開課。

1991年9月,中國的學校里學生們剛剛開始自己的新學期。然而就在開學不久,悄然之間,有些學生家長便開始拐彎抹角的關心起學校里是否有開通計算機課的安排了。

而就在學校對一部分家長們突然爆出來的對計算機課程的熱情莫名其妙的時候,66續續有更多的報刊雜志和媒體開始轉載《大眾軟件》雜志在9月一份增刊中的新聞報道。

如今的大眾軟件雜志和歷史上那本1995年開辦的同名雜志有了些微不同,這份大眾軟件雜志實際上是由計算所主辦的一份軟件期刊,雖然也是有面對大眾進行科普的功能,但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如今的計算所那可是有的是錢。

它的讀者原本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校和計算機愛好者之間,計算所作為科學院內軟件行業權威,更看中的是它培養軟件人才的效果,因此印刷上面不惜工本,但定價卻相當低廉,因此相當受到讀者歡迎。

高層次的龐大讀者受眾,讓大眾軟件的這份9月增刊,立刻進入到了主流媒體的視線當中。

「中國最年輕的千萬富翁!」、「一個游戲創造的財富奇跡!」、「震驚!中蘇核戰爭細節大披露……」

阿飛的一份游戲策劃案,在求伯君手里可是足足賣出去了一百萬美元。這里面當然不乏有胡文海千金市骨的打算,求伯君在收購這份策劃案的時候,用的則是已經更名為美國在線的量子公司的名頭。

一百萬美元真金白銀,簽合同的第二天就打到了阿飛父母的賬戶上。1991年的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雖然只有5.8,但黑市匯率早就已經過8以上了。

而目前已經有風聲傳出,為了推進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創始國,近期國內很可能會對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進行大幅度調整。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國內外匯黑市的交易量和成交價格頓時打著滾的往上翻起跟頭來。

一旦中國成為to的創始國,所有人都擔心國外的工業品會大量的沖擊國內市場。到時候匯率壁壘不起作用,中國外匯必然會大量流失,人民幣貶值將不可避免。

將人民幣換成美元,似乎成了一件有利可圖的生意。

阿飛這筆一百萬美元的合同一簽,按照如今的黑市匯率,妥妥的就是一個千萬人民幣富翁。

以他如今十七歲的年紀,放眼國內,1991年的中國人何曾聽說過這樣的財富神話?

在校高中生、未成年人、玩物喪志的游戲,高科技計算機行業,千萬財富神話,一層又一層的光環套在阿飛的頭上,這份吸引眼球的效果,哪里是九十年代初中國人見識過的。

先是一些地方報紙的轉載,然後就是帝都各大全國性綜合大報的介入。新華社、央視、青年報和青年文摘,記者們如同聞到血腥味道的鯊魚,紅著眼睛就殺了過來。

「白飛同學!白飛同學!我是燕趙都市報的記者,我能問你幾個問題嗎?」

「我是帝都晚報的啊,白飛同學、白登順同志,咱們都是帝都人,就問你們幾個問題,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啊!」

「讓一讓、讓一讓啊,記者也不能擋著別人家門口啊!」

白家住的798廠家屬樓門前被人群圍了個水泄不通,記者們手上舉著相機毫不吝嗇膠卷,哪怕只是白家的門牌號都能饒有興致的拍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