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募民開荒(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山寨要招募人手去海島開荒的消息,一下子在後山的家屬與百姓中炸開個鍋。

「老大,老大,快帶我去看看!這消息是從哪里來的?」後山新建的齊整住所中,一位老者探出頭來,直朝門外喊道。

一個半大的孩子聞聲,從人群中跑了回來,邊跑嘴中邊叫道:「阿公,就在大院門口張貼了告示哩!怕俺們看不懂,寨主他老人家還派人宣讀哩!有位阿哥從晌午念到現在沒歇氣,嘴巴都念干了呢,鄉親們都給送水去了哩!」

那孩子說完,上前攙了快步出門的老者,兩人便要出去看那告示。這時一個年老的婆子聽到自己門口的響動,也從屋內轉出來,開口道:「俺說他爺,這海上也不知有多遠,俺們都這把老骨頭了,去了還知不道能不能轉回來哩!俺看這個熱鬧啊,咱們還是不去湊的好!」

那老者回頭望了渾家一眼,道:「你這老婆子!說的甚么話!俺們家原來在祝家庄上,都是租人家的田畝過活,幾個兒子熬不過苦,都走在俺們前頭!原以為這輩子沒了指望,也就這樣了!哪知遇上寨主這樣的活菩薩,也不嫌棄我們老的老,小的小,沒甚用處,眉頭都不皺便接納俺們全家上山!沒有他老人家,你餐餐吃的糧食打哪里來?現在咱們能替他出一把力,卻不應該?你看你凈往小處想,你知道你這叫甚么?這叫忘本!」

「他爹,哪里是俺忘本?你說俺雖不懂甚么,但也知道故土難離的道理!你說俺們都這把歲數了,還背井離鄉,去那海上遭哪門子罪啊!」

「啥?背井離鄉?俺家先人從一個縣遷徙到另一個縣,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那時怎不見人來與俺們說背井離鄉的道理?你自己說,俺們先前是那祝家庄的人么?你忘了俺在哪里娶的你?」那老漢見說也不往前趕了,停下腳步,回頭直對老伴道。

「哎……你……你在大小子面前說這些作甚!」那婆婆聞言臉上一燙,忙揮手道。

那老者卻不接話,繼續道:「俺們沒頭蒼蠅似的亂撞,為的甚么?還不是尋思能選條活路走?老婆子,俺們到這把年紀,還有甚么奔頭?可這三個小子日後長大了,靠甚么生活?你替他們想過沒有?」

那老漢說到這里,越說越有感觸,似是心里的話憋了好久,這時遇到機會,不吐不快:

「你也不想想!寨主是多么仁義的人啊,怎么會坑俺們平頭百姓?若嫌俺們是負擔,不理會俺們便是,干嘛把俺們招上山,又好吃好喝的供著,就是為了這臨了坑陷你我一把?還遭罪!我說你這老婆子,就是頭發越長,見識越短,越活越轉去了!」

那孩子見兩個長輩杠上了,爺爺又把奶奶說得下不來台了,當即打岔道:「哎呀,阿公,阿婆,你們莫吵了!寨子里這頭一回里只招一百戶人家,大家都擠破頭了,還不知道咱們去不去得了哩!你們倒在這里自己吵上了!」

那婆婆見狀,也顧不上跟老頭子犟嘴,望著大孫子,有些不解道:「老大,怎地這么多人要去,你說他們圖個啥啊?」

「阿婆,你整日在屋子里,又不出去,阿公都比你知道得多些!人寨主說了,只要願意去的,每戶人家分一百畝田地,耕牛一頭,還有十石糧食,這些都不要錢,都是白送給俺們的。還說到了那里,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頭幾年里看病分文不花,這里我沒聽清楚,好像是住滿幾年後,最多出個葯錢!」那孩子給奶奶解釋道。

那婆婆聞言不禁動容,道:「說沒說以後交不交皇糧?」

那老者聽著聽著又來了氣,道:「白給你一百畝地,又是送牛、又給口糧、還備好了農具與你使,最後分文不取給你看病,到頭來你連皇糧都不願意交,你你……你別說是俺老王家人!怎這般不知好歹?真氣死俺了!」

那婆子聞言臉紅耳赤,半晌才道:「俺只是問問而已,又沒說不交,生那么大氣作甚?」按家按戶分田地,送耕牛,這輩子聽都沒聽過的奇事,就發生在眼前,叫這婆婆此時連拌嘴的底氣都提不起分毫來。

「好像前三年不繳糧食,也不繳納任何雜稅!咱們收多少糧食,都是咱們自己的!山寨會定期派人按甚么收購價收購!從第四年開始,按照各家的收成,十分取一來征收糧食!仍然沒有其他雜稅,只是在每年農閑時,各村會組織百姓,服服力役、修修水渠甚么的!」那孩子又道。

那婆婆見說,吶吶無言,十一的薄稅外加出把子力氣,對他們這種受夠盤剝的佃戶來說,算得了甚么?只是她實在不敢相信,這么好的事情,便要降臨在自己這等無錢無勢的老百姓身上。

幸虧王倫在鄉親們心中的名聲不賴,不然肯定會叫人把這事往壞處想。

老者見渾家偃旗息鼓了,當即也顧不上她,對孫兒道:「走,且去看看再說,說不定還能替咱家報上名!」

那孩子連連點頭,拉著爺爺就去了,只見那婆婆猶豫半晌,一跺腳,望著這祖孫兩人的背影便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