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東京聯絡站(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少年多樂事,

夜深燈火上樊樓。」

這首詩乃是朱熹的老師劉子翚在靖康之變後,回福建做官與講學時,憶起少年時在東京的情景,詩興大發而賦的一首詩。

這首詩里面所說的樊樓,就是眼下東京城里排名第一的豪華大酒店,坐落在皇城東華門外的繁華街區:東華門街。當初楊志落魄賣刀,便是在此處遇上的花兒王太尉。而據官場上流傳的秘聞,當今官家沒少在此處,和東京名ji李師師幽會。

東京城里大小酒店數以千計,但真正有名有號,能在京城百姓和官員心中和高檔頂級掛上等號的,只有七十二家正店。這些酒店各有各的特色,但沒有一家能夠威脅到業內榜首樊樓的地位。

但是這種狀況持續到今年開春後,出現了些許微妙的變化。

話說東京城內的曲院街口,有一座遇仙樓,原本也算是行業前十的老牌酒店,只因去年突逢靠山某部侍郎年老致仕,店主人急著要把店子兌出去,一來這些年伺候人裝孫子也裝夠了,二來錢也賺夠了,索性回家鄉享享清福。

不過因為店子價格甚高,一時無人接手,店主人又無心經營,搞得店子每況愈下,就這么拖了半年,把一座原本站在一流梯隊的酒店,現在淪落到二流,都打不住那下滑的趨勢。

最終在快過年的時候,由開封府的一位孔目做中人,以一個被山東來的客商,以一個較為公道的價格盤下來,只是這個價格叫店主人差點吐血,因為離他心里預期的底價六成都不到。

沒奈何,誰叫店子拖了半年,人氣不再,又有開封府的公人下死力幫著殺價,店家只當少賺些,就趕在春節前錢貨兩訖了。從這件事情中,懂行的人都看出了些門道,這位山東來的年輕客商,背後怕是有滕府尹的影子,這家店里十有八九有此人的干股。不然怎么開封府的人這般下力氣砍價,而且店子重新開業不久,一有鬧事的,開封府的衙役來得比誰都快,而且下手比店里的打手還毒?

就這般,這家店子算是重新開了起來,連店名都沒換,還是叫「遇仙樓」,只是把店內的布局稍微改了些,又將全部小二都遣散了,換上了這位客商的家鄉人,不過原有的歌ji倒是全部留了下來,甚至還花大價錢從其他店里挖了不少,搞得不少店家怨聲載道,可惜在滕衙內一連三天領著不同的富貴朋友蒞臨了這家酒店後,漸漸責罵聲就少多了。

如果僅僅是開封府的府尹或他兒子參股了一家酒店,這也算不得甚么,對其他頂尖酒店也沒有甚么影響,畢竟這酒店的新東家還是很有眼力價的,挖人也沒挖到他們門下去,關鍵是這家店子不多時便有些新事物傳出,很是吸引酒客的眼球,已經開始影響到他們的生意了。

比如說一種叫甚么相聲的東西,和時下流行的百戲說類似也類似,說不同也大不相同,雖然都是搭個台子,上面或一人,或兩人,或三五人,但這家店子把時下的奇聞軼事經過藝術處理,便編成段子拿來繪聲繪色的講。至於效果嘛,一開始那見過場面的滕衙內只是來捧場、鎮店的性質,後來卻不用人叫了,整日價泡在酒店中,就要聽人說相聲,樂此不疲。

這還是其次的,更有要命的是,這家店內的歌ji,常從她們嘴巴里有頗多新詞流出,不但精妙絕倫,而且曲風各異,叫人百聽不厭。一時間附庸風雅之人,多去這家店里開眼界。不到一兩個月,慢慢一些朝中官員,也開始涉及其中,流連忘返。

這種情況,直叫其他店里的歌ji都是羨慕不已,連樊樓的幾大頭牌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王京奴都在不同的場合流露出心疼之意,這么絕佳的詞兒,卻從那些庸姿俗粉的嘴中冒出,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

各人自不甘心,紛紛通過自己的渠道,使出手段跟遇仙樓的東家樂小哥兒死勁套近乎,只為從他身上得到一首絕佳新詞,以期技壓群芳。

「有巴!」(宋時東京市民表示贊賞的俚語)

聽到台上相聲講到精妙處,眾人不禁拍案叫絕,這時正看到酒店掌櫃老王路過,一個富貴公子滿臉笑意叫住他道:「老王,你家東家他人哩?半日不見人影了!」

王掌櫃見是滕衙內問話,忙迎上前,苦笑道:「樂東家恁還不知道?在後面閉門想詞哩。李行首托人帶了話來,想要一首新詞,我們東家推脫不過,這不正埋頭苦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