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斬首行動(十六)(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住手,統統住手!王上有旨,不得與上國天兵兵戎相見!」一個急匆匆從宮內出來的高麗文官高聲大喝道,這人看上去四十出頭,步伐雖急,聲色雖厲,但仍能看得出來其骨子里那份沉穩。

不過根本不用他叫止,王城衛兵已經抵敵不住了。魯智深何許人也,前西軍悍將,小種經略相公的「警衛營長」,梁山泊建寨元老,手下士卒雖暫未建過奇功,但放眼梁山,步軍哪一營敢小瞧他們的實力?此時王城守軍雖是高麗國有數的精銳,卻也在肉搏戰中落入下風。在王倫的親衛營還沒入城的時候,他們已經叫步一營壓著打得潰不成軍。

可以說,這位高麗文官的一聲喊,頓時救下無數高麗人性命,梁山軍雖在戰場上毫不留情,卻也沒有屠殺降兵的習慣,眼見對手都已經是跪地求饒了,只得收兵,收繳刀槍弓箭,押解俘虜歸隊。

「賊廝鳥,打得一手好算盤!灑家若不攻開城門,你們能叫灑家作上國天兵?」

魯智深將月牙鏟往韓世忠跟前一拋,負手而還。韓世忠一手拿著自己的鐵槍,一手提著魯智深的月牙鏟,跑腿似得跟著大和尚,絲毫不見惱怒之色。

緩解了宮城平地上幾乎一面倒的局面,這位高麗文官被郭盛帶至王倫跟前,王倫見他豐貌碩體,一表人才,倒不似凡品,問道:「你是何人?報上官號!」

那中年文官上前行禮,舉止十分恭敬,稟道:「下官寶文閣待制金富軾,奉我王之命。特來與上國元帥講和!」

王倫見說望了許貫忠一眼,兩人嘴角都露出一絲淺笑,只聽許貫忠接言道:「你高麗國王可有教旨(皇帝才可稱聖旨),下令守軍罷戰?」

金富軾聞言看了許貫忠一眼,沉思片刻。終是點了點頭。許貫忠見他承認了,道:「那就麻煩金待制一趟,把貴國國王的教旨傳諭全城守兵知曉罷!」

金富軾清楚的知道許貫忠這句話的意思,也明白他用意,當下拱手道:「下官願意去傳這個旨意,只是上國元帥能否給下官一個保證?」

「你要甚么保證?」王倫心中愈發感覺此人不是個等閑角色。笑了笑道:「王俁的安全,本帥會保正的!當然,你有甚么個人要求,也可以提!」

國主的名諱被宋朝元帥不加修飾的說了出來,金富軾心中雖閃過一絲悲哀。面上卻沒有絲毫異樣,大宋有句話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如今禍事是自己惹出來的,卻也怨不得別人,只見金富軾長吸了一口氣,朝王倫拱拱手,道:「沒有了!下官願意去外城傳旨!」

王倫點點頭。把郁保四叫了過來,目含深意道:「帶上五百弟兄,護送這位高麗金待制傳諭他們國王罷戰的教旨!」

郁保四雖然上山不久。但一直在王倫身邊,這點默契還是有的,聞言重重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甚至生怕王倫不知道自己知道了,恨不得將「這廝敢出古惑。小將定斬不饒!」的話直說出口來。

「下官這就去傳旨,敝國國主在會慶殿專候聖朝元帥駕臨!」金富軾向王倫行了一禮。便隨著郁保四走了。許貫忠看著他的背影,道:「這番國里尚書令、侍中、太尉、司徒、中書門下侍郎、平章事。左右仆射等高官比比皆是,卻偏偏派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寶文閣待制來做使者求和,看來其人有些道行啊!」

說來王倫對高麗國內的人物也不甚了解,聞言只是點頭隨了幾句。他此時卻不知道此人乃是新羅王室後裔,其祖父、父親都是高麗朝中高官,而高麗半島上十分著名的史書《三國史記》便是他所著(在他之前的史書,到了後世都失傳了),同時他還是高麗四百多年歷史里有數的名臣,儒臣。其家族素為欽慕漢文化,他的名字便是其父仰慕宋朝名人蘇軾而起,他還有個弟弟金富轍,名字中也借用了蘇軾弟弟蘇轍的轍字。

會慶殿在什么地方,王倫並不知曉,不過他身邊有人知道。牟介此時正麻利的帶著徒弟給傷兵包扎傷口,王倫耐心的等他處理完所有重傷員,這才請他起身帶路。

王倫之前帶著這班兄弟們闖過大宋留守司、知府、知州的衙門也沒少進,獨獨還沒進過王宮(耽羅這樣的部落國就不提了,王宮還是梁山泊援建的),高麗再差勁,也是當世兩大強國競相施加壓力的藩屬國,是以在場不少頭領都想跟王倫前去見識見識。

比如「霸道」的韓世忠便令兩個副將在此打掃戰場,呂方和郭盛爭不過他,只好留下來襄助魯智深,還好魯智深不願趕這個熱鬧,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