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八章 王太公釣魚,願者上鉤(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呂方和郭盛帶著大軍返回開京城時,天早已經亮了。倆人在城門口跟史進打了照面,並告知繳獲大頭已經落袋為安的消息。

誰都知道這筆海量財富對於梁山泊的重要性,史進自不例外,十分亢奮的拉著郭盛和呂方唏噓良久,只因大軍返回的消息已經著人報知了韓世忠,郭盛和呂方也沒有甚么大事,便在城門口跟史進閑聊了幾句。

那高麗人弓某被裹挾在隊伍之中,心里急得跟甚么似得,卻又不敢催促,正急不可耐之時,好在帶隊的兩位將軍沒有耽擱太久,大略聊了一會後,便回馬入隊,大隊又朝城內進發。

弓某這才安下心來,小心翼翼的跟著宋人隊伍前進,這座對於他來說熟得不能再熟的城池,此時給他一種陌生的感覺。原本應該喧鬧的都市,此時依舊靜悄悄的,沒了往日的那份喧囂和嘈雜,仿佛依舊沉浸在睡夢之中。

好在這座高麗第一雄城之內並不缺乏人氣,隨處可見小隊的宋國騎兵押著背負重物的囚犯,挨家挨戶……分發物資!?

弓某實覺詫異,定睛去看時,只見被押的「囚犯」們真把一袋一袋鼓鼓囊囊的物事,沿途往一戶戶普通的開京居民門前丟下,以他的判斷,估摸著應該是糧食一類的東西。

這時弓某心中充滿了疑問,這還是占領軍的行徑么?要知道當年遼人入城時,可是逐家逐戶破門而入,履行勝利者的權利,搶奪屬於他們的戰利品。可眼下這些宋人不取反予……難道這些來自聖朝禮儀之邦的宋人真個兒和野蠻成性的遼人截然不同!?

眼前這一幕。不但在他看來百思不得其解,就連前隊的呂方也有些不解,要知道這里並不是大宋境內,城中百姓也並非自己同胞,只見他此時心存疑惑。隨手招來一個押解降兵的小校,問道:「你們是哪一營的弟兄,執行甚么任務?」

「小弟是郝將軍麾下第三指揮副指揮使,執行元帥的軍令,與開城居民分發口糧、食鹽!」那小校卻是識得呂方的,知道他是親衛營的頭號副將。當下不敢怠慢,拱手回道。

見呂方仍是一副不解的神情,那小校道:「我們單副將就在左近,要不小弟前去請來?」

呂方還不至於因為心中存疑,便隨手招來一個友軍副將詢問。當下擺了擺手,道:「沒事了,你去罷!」

不過說來也巧,那副指揮使剛提到單廷珪的名字,這位副將的身影便出現在呂方的視野之中,單廷珪此時正帶著百十人在街上巡視放糧情形,見了呂方自然要上來打聲招呼。呂方見狀也不好怠慢,對方好歹也是曾做到團練使的人物。上前兩廂見了禮,呂方這才問道:「單將軍,咱們在開京也放糧?」

「這不是唐將軍發現高麗人的糧倉么?你應該知道的。總數高達三百萬石,估計咱們還要在這里耽擱好幾天。你說咱們留在此間,這些高麗人又不敢出門,元帥和兩位參謀擔心餓死了人,這才叫我們押著降兵分發口糧,也談不上放糧。一家一石而已。不過食鹽管夠,唐將軍連夜又抄了他們的海鹽倉。那滿倉的食鹽分給全城百姓一家一石還有多的,怕不夠他們吃上年把的?」單廷珪笑道。

原來如此!呂方心中一點就透。暗道自家要把糧食運走,不是短時間內的事情,這些高麗人平素不敢出門,家里沒米下鍋了,難保不會鋌而走險,干脆好事做在明面上,叫這些人感受到大宋天兵的胸懷,也好安心在家做順民。至於食鹽為什么分這么多,那也簡單。就是梁山泊根本不愁鹽,運回去費時費力太過麻煩,發給百姓反而是一份功德和人情。

「你們怎么做事的!鹽都灑了,你拿回家吃?」

押著降兵分糧的隊伍中傳來宋國騎兵的喝斥聲,直叫弓某一怔。原來宋人不但送糧食,還送食鹽!真是……考慮得周到啊!這一袋子海鹽怕不四五十斤,值了老錢了,宋國人居然舍得每家每戶都送這么多……

不過弓某還沒有感嘆幾聲,便回過味來,頓時在心中叫了聲「不好」,眼前這些糧食、食鹽足以收買民心了,宋人這架勢,莫不是留在此間不准備走了?那么他的復國大計,豈不是又成了一場空。說來他們弓氏秘密准備了近兩百年,此時叫他和失德的高麗王氏爭一爭權柄,他是絕不會退縮的,可是和這伙天命在身的宋兵抗衡,他難免失了底氣。因為他根本沒有把握短短數日內全殲開京近十萬守軍,而且能無法召喚天命相佑,欲攻哪個城門,便叫哪個城門應聲塌陷。

此時的弓某,突然有種自投羅網的感覺,不由悔恨起自己的輕率來,當下想跑,卻又被宋兵裹挾住了,一路別扭的來到宮城之下。此時已經完全沒有昨夜的那種興奮勁,連帶看向呂方和郭盛的眼神,都不禁有些怨他們行動太過迅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