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劉夢龍跌倒,李阮朱吃飽(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翌日清晨,鴨嘴灘前。

梁山泊主王倫起了個大早,親自領著山寨大小頭領,前來給即將出師高麗無名島的四支水軍艦隊送行。

雖然此時高俅的征討大軍就駐扎在興仁府,距離梁山不過二百里上下,但根據情報匯總,梁山三大軍師一致得出的結論是:這廝在沒有等到分散在天南海北的九大節度使聚齊之前,是斷然不敢冒冒失失便開駐水泊周邊的,特別是在他唯一一路水軍已然盡失的大前提下。

當然,蕭嘉穗三人既然能推演出高俅的上限,自然也能算得出他的下限:哪怕此人吃錯了葯,死了心要往這個仇家俱樂部猛趕,對於擁有八百里天然屏障的梁山來說,也起不到任何威懾作用。這只怕是深陷於官軍糾纏之中難以自拔的田虎田「陛下」,眼框紅出血來也嫉妒不來的。

對王倫來說,高俅是個麻煩,但不足以成為束縛梁山的枷鎖。在禮成江口的無名島上所堆放的巨量繳獲糧草,關系到梁山泊的未來大計,更不會因為此人的報復而耽擱運轉。對於急需把對高麗的政局影響力降至冰點以下的王倫來說,這才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

早先王倫便已經規劃好了,此番在高麗繳獲的大部分糧食運回梁山儲藏,小半運送至濟州島。這樣分配,比較節約時間。因為從無名島到梁山一個來回,僅僅只需三五天而已,而若要將物資運去濟州島,所耗時間起碼翻倍。

而梁山新水軍的擴充編組,在昨日已經基本完成。大部分海事營因為編制暴增至五千人,已經正式擴編為「軍」,率先吹響了梁山諸營擴軍的號角。

在這次大擴軍中,水軍各軍主將依舊如昔,並沒有因為劉夢龍和牛邦喜的投誠,而做出調整。對於這兩個人,王倫還需要考查考查才能下定論,因為和原先那班老兄弟相比,這兩人完全沒有舊日的案例可作參考,畢竟在原本軌跡中,他倆根本沒有上梁山的那個命。其在被俘途中,因李俊和張橫擔心宋江濫放,來了個先斬後奏,提著這兩顆已然接不回去人頭,回山交令。

這種事情若放在王氏梁山,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不說王倫跟投降派宋江的人生觀、價值觀截然不同,更在其開疆辟土的思想影響下,絕大部分頭領都認可了他的理念,那就是九成九的漢人都有被爭取的價值,私殺俘虜來發泄心中不滿的事例,在此時的梁山根本不可能發生。

喝過王倫親自遞上的壯行酒,「得意洋洋」成為每位即將出師高麗的頭領臉上的標配表情,除了有些尷尬的雷橫,就是平素十分持重的朱仝,也是笑意盎然,滿面春風。

不主動追逐名利,並不代表要堅決抗拒名利。一州都監的高位,只用堅持本心而不用拍馬屁就能得到,擱在古時大賢身上,那都是足以編入書籍引導後人的美談,即便是美髯公朱仝,又豈能免俗?

而且,朱仝這個都監,並不是掛名都監。雖然他的十營兵馬基本是靠「撿剩」湊齊的,但這些人身上基本沒有太重的派系色彩。比如兩營水軍中有七成都是來自劉夢龍的降兵,三成則來自守備軍新兵營中會水的新兵,從前根本沒干過水軍,連水軍預備軍都沒進過。

剩下七營步軍(還有一營騎兵編制)成分大概也差不多,不是青、淄兩州的降兵,就是梁山守備軍中等待分配的新兵蛋子。王倫不但沒有在這些兵馬中混入成編制的梁山老兵,同時還給予了朱仝相當有力的支持:此時十營主官並許多中下級軍官都沒有正式任命下來,王倫大手一揮,全部交給朱仝日後自己選拔,同時也給他那八十多位同生共死的兄弟,留下發揮的空間。

畢竟軍隊不是擺設,而是在關鍵時刻要拿來拼命的,手下若沒幾個自己提拔的人,絕對是玩不轉的。王倫相當信任的交給了朱仝一張白紙,由他任意塗畫。

這樣做的意義有兩點,一是朱仝能快速抓住隊伍,二是王倫能牢牢抓住朱仝。

「濟州島即將迎來二十多萬高麗降兵和恢復自由身的奴婢,正是需要小心謹慎加強戒備之時,朱都監也算是臨危上任,還望莫辭勞苦,守護好這一方百姓的平安!」面對躇躊滿志的朱仝,王倫這也算是臨別贈言了,只見他說完,拍拍朱仝的肩膀,道:「叫弟兄們登船罷!」

「寨主……哥哥放心!男兒一諾,至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