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么無恥(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深秋凝霜,蕭蕭落葉,秋日綿綿,意味深長。

話說一個原本政通人和的大好鄆州,這幾日卻被鬧得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到處都是氣勢洶洶的官軍出沒,無論是繁華的州城,遠到鄉間僻壤,都可以見到這些無頭蒼蠅四處亂撞。

據消息靈通者漏出一絲風聲,這是剛剛開至州城駐扎的征討大軍,在大肆搜捕梁山強人潛伏下的細作。

此時知州衙門內,一個愁眉不展的中年文士與心腹幕賓對坐,相視無語。

好半晌,師爺抱怨的聲音打破了府衙的平靜:「相公,這張嵇仲端的好手段,一招禍水東流害得咱們鄆州不淺!明明梁山泊屬於濟州管下,偏朝廷屢次征討梁山,落腳之處全選在我們鄆州,真是見鬼!」

這位新任鄆州知州的中年人,看上去四十左右的年齡,正是年富力強大展宏圖之時,哪知卻接替了戶部尚書候蒙胞弟候發的職務,叫朝廷派到這強盜窩子邊上為官。此時他聽到師爺怪罪張叔夜,搖了搖頭道:

「這事卻不怪嵇仲,上月他便來密信,曾與我說知端倪!」

看得出來這位知州對跟前的幕賓很是信賴,不過即便如此,他也守口如瓶,沒有說出張叔夜信上的具體內容。

師爺知道規矩,也不多問,不過他能坐穩這個位置,自有他的本事,對著恩主大發感慨:

「那豈不是說,咱們這位清明的父母官,要對庇護百姓的王倫動手了?他滿腦子里面裝的濟世匡時之策,自己施展不出來。那梁山泊全部替他實現了,如今他卻要圖那王倫,真是世事難預料吶!」

這知州聞言默然不語,半晌才道:「朝廷取士,出了偏頗!似王倫這樣的人。居然放他流落江湖,終究弄出此等的尷尬事來——朝廷在民間威望反不如強人,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袞袞諸公啊!」

「那位若是匡時宰相,我大宋也不會盜賊四起了!那廂田虎剛稱偽帝,這里便鬧出個天降石碣,嘿嘿。此起彼伏,倒是熱鬧得緊!」

師爺的生存哲學就是緊追恩主,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這位恩主原本是要去京兆府上任知府的,哪知朝中大佬輕輕一句話。便叫吏部那些風派人物將他「發配」到這鄆州,還拿甚么馬上要升格為東平府的鬼話來消遣人。別說升格為府了,就是把鄆州列為大宋第五京,你吏部發文去官場上問問,看誰願意過來?當然,鄆城縣的宗老知縣除外,他一向是偏向虎山行的。

「以我感覺,那王倫不像這等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無腦之人!」那知州凝眉深思。不確定道:「天意甚么我是不信的,只怕是他手下有人想拍馬屁,結果拍到馬蹄上。惹來這場官司!」

「相公說的是!看來是有人想推王倫一把,這伙強人其志非小吶!」師爺附議道:「只是高太尉的大軍一到,城里百姓沒有活路了。今日大早便有一伙百姓抬屍到城門口哭鬧,說是耽誤梁山義診,致使病人損命,要找當朝太尉要個說法!」

「甚么時候的事?」這知州聞言驚得站了起來。追問道:「那百姓現在何處?」

「找高俅要說法的人,有幾個有好下場的?這人已經叫高俅手下人捉起來的!」師爺嘆息道。

「備轎!本官要面見高俅!」那知州和師爺閑話時倒沒有官威。但是涉及到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里的事情,好似一個護崽的老母雞。

師爺見知州已經往門外走去。搖了搖頭,追上去勸道:「相公,這高……」他話還沒說完,高俅的大駕已至州衙,師爺暗罵一聲,跟隨知州上前相見。

「陳知州,你來得正好,本帥需要的糧草籌備得如何了?」高俅一見面,也不廢話,開門見山道。

那陳知州聞言一愣,驚訝道:「庫中五萬石糧草,早已備好,只等大軍領取!」

「區區五萬石,夠我十二萬大軍吃幾天的?」高俅表情頗為不屑一顧,此人的背景他心中明鏡一般,他的座師致仕三年有余,這人最後卻誰的大腿也沒抱上。高俅原本還想發善心收他做夾袋里的人物,好擴展他在文官里的影響力,哪知此人偏偏不識抬舉,怪不得被「發配」到這鄆州為官,不是沒有因果的。

「朝廷征討梁山泊,不是下官這鄆州一地之事,太尉可擬鈞旨,下發周圍州府,請他們押解軍糧相助!」那知州不亢不卑道,保持了一個無根文官在得寵武臣面前的最後尊嚴。

「陳文昭,你在教本帥做事麽?」高俅冷哼一聲,下了最後通牒:「三日之內,不辦齊二十萬石糧食來見,你自己看著辦!別逼得本帥自己動手!」高俅說完,衙門也不進,便轉身走了。和在興仁府不同,他的營轅卻設在城內一家巨富那富麗堂皇的別院之中。真應了那句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老話。

「軍糧的事情,下官盡力去籌集,確保大軍的糧草供應!」陳文昭攔住拂袖而去的高俅,道:「聽聞太尉今日捉拿了一伙戴孝的百姓,下官身為鄆州知州,還請太尉將人交給下官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