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零章 梁山的命門,難道不是大宋的命門?(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跟諸位好漢拜個晚年!祝大家做人「羊」眉吐氣,生意「羊羊」得意,前程「羊」關大道,煩惱「羊」長而去,天天喜氣「羊羊」!

…………………………………………………………

對於世居於水泊邊上的鄆州百姓來說,這兩年突然崛起的梁山大寨,無疑是大家茶前飯後最具吸引力的談資。無論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還是世代務農、有可能連縣境都沒出過的農夫,只要聽人說起梁山的話題來,人人都能插上一嘴,恨不得說出個四五六七來。

原因無它,只因「異類」王倫的出現,直接給山下百姓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這兩三年時間接觸下來,梁山早已和他們的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讓百姓最有切身體會的,便是在鄉間村頭勢力盤根錯節的財主大戶不敢再欺辱人了。不光如此,就連官府的爪牙也是輕易不敢下鄉,即便下來,對無權無勢卻有貴人扶持的百姓也是客客氣氣,別說作威作福了,更是唯恐得罪這些從前任意魚肉的賤民。「尊嚴」這兩個字,終於讓百姓們對其有了真正的認識。

這些還只算是精神層面的感官,而在生活上,則更不得了。

單憑有病免費治療這一項措施,梁山便成功的抓住了周邊百姓的心。對於絕大多數一輩子「小病忍、大病拖」的窮困無依的百姓而言,試問還有甚么樣的舉措,能夠做到讓每個人都感覺到踏實有保障,對未來不再迷惘?

就是迫不得已降低田租的大戶們。對梁山義診的舉措也沒人說他半句不好。須知人吃五谷雜糧,誰也不能擔保一輩子不生病。而眼下梁山擁有大宋最頂級的醫療水平,看診也不收錢,唯獨吃葯要自己掏一點。但梁山有沒有在此事上面賺錢,最會精打細算的財主們心里有數得很。剛開始時還有不少內心敵視梁山的財主迫不得已來診病,卻自行通過其他途徑購入葯材,但是最後卻發現和梁山的葯材比起來,葯次且價貴,最後不少人終是大悟,又回頭轉來梁山買葯。安道全曾經就這種現象。無意中發過一個感慨,「你們拿著我們開的方子去外面買葯,對我山寨來說,壓力還小些!」

正因為成為了附近數州百姓的免費/平價醫療中心,梁山一年里經手的葯材可謂天文數字。已然隱隱成為京東西路的葯材交易中心,由於付款及時,信譽卓越,不但京東的葯材販子,就連河北、淮南的商人都不遠而來,十分願意和梁山這個大客戶做生意。

不過葯材買賣雖然紅火,卻只能反映梁山泊繁榮景象的一個側面,並不足以概括這座山寨的全部。每日水泊岸邊的四座酒店。形象的說,那完全就是一個臨時的集貿中心。

且不說四面八方紛紛而至的商旅了,就是附近百姓們只要拿著雞鴨羊豕又或新鮮菜蔬這些零散物事過來變賣。便一定能有個公道的價格給他們。若有人遇上甚么過不去的門檻,只要求到梁山頭上,亦是無有不應,如此舉措,讓不少上了歲數的老人見人就說「梁山仁義!」,若有閑余時間。還會跟人絮叨「這兩年是他們這一輩子里面過得最舒心的日子」之類的話語。

這種種大氣、惠民的措施,是沽名釣譽的宋江絕對無法比擬的。既然假仁假義都可以在綠林道上博得一個呼保義的名聲。那么超越前者千倍萬倍真心實意的投入,更足以讓白衣秀士這個稱謂。成為民間以及江湖上一個令人神往的傳說。

不過,既然梁山泊承擔了許多本該朝廷承擔的責任,對於百姓卻又沒有任何索求,那么就別怪這里百姓心里只有梁山,而沒有東京那尊泥菩薩了。

原本代表朝廷的父母官們,在這種尷尬的處境下,求去的求去,調任的調任,居然演變為大宋官場去粕取精的奇特過程。最後留下來的,比如濟州張叔夜,鄆州陳文昭,無不是遭官僚集團嫌棄而發配至此的好官,可即便是他們,再如何費盡力氣的去行仁政,結果都無法扭轉梁山在百姓心中的實際地位。這正是讓他們無計可施的糾結之處,本來強人顯露出爭取民心的意圖,而朝廷還在渾渾噩噩,如此長期以往,王倫勢力所及之處,天下怕是只聞有梁山,不復有朝廷矣!

……

「日你娘的高潑皮!偏俺們百姓好欺負,你奪了糧食,還要污蔑俺們為盜賊!俺恨啊,俺是豬油蒙了心,山寨對俺這么好,俺為什么不放小子上梁山!?」

一個滿臉褶皺的老漢懷中抱著兒子還略帶體溫的遺體,不再避諱的破口大罵著當朝管軍太尉,這個承受著老來喪子之痛的老人就這般傷心欲絕的坐在道旁,痛罵中夾雜著嚎哭,其狀甚慘,其聲凄厲。

在這種慘絕人寰的場面襯托下,即便是殺人凶手聽到他的咒罵,也沒有再行無賴之舉,而是選擇揚長而去。這老人在路旁哭喊許久,不時有三五成群的騎兵呼嘯而過,冷漠的掠過原本該保衛的人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