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留下給我當太守(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雖說梁山的魁首乃是一名書生,但山寨眼前最為緊缺的人才,恰恰也是書生(文官)。

如果說打家劫舍根本不需要甚么內政型人才的話,但對於已經踏上了台階,准備放開手腳開疆拓土的梁山泊來說,要構建自己的統治體系,還真缺不得這些學富五車、胸懷百姓的人才。畢竟,武將開疆守土,文臣牧民安邦,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王倫極力從自身去發掘與培養內政人才,無奈就他所知的舊梁山體系中,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根本原因還在原本軌跡中的宋氏梁山沒有甚么大的理想,以至於好武賤文,極少吸納朝中或在野的文士。

王倫此時收攏下來原本梁山泊天罡地煞榜文上七八成的好漢,可是其屬性單一,最終能放到地方行政上去的頭領,竟然只有蕭讓一位書生。(當然了,總不能把蕭嘉穗、許貫忠、裴宣、孫定這些頭領都轉到地方民政上去吧?說到底梁山現在還是一個武裝集團,首要保障的乃是軍事職能的正常運轉)

是以此時的王倫,視野早已跳脫出老梁山的范疇,放眼至大宋王朝的官員體系中,時刻高舉著鋤頭,一心要挖趙佶的牆角。

不過,要說梁山周邊數十個縣,州府亦有幾座,形形色色的地方官員也不算少了手機看小說哪家強? 手機閱讀網,可是真能適合梁山標准的,也就那么區區幾人。

宗澤和張叔夜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人尖了,即便是放在歷朝歷代的大背景中,也絲毫不見遜色。可正因為這兩位的含金量極高,卻又不是王倫此時能招募麾下的。雖然方才斷金亭一席話曾引起了兩人的深思,並一度無言以對,但其根深蒂固的忠君死節之信念,絕不是單憑三寸不爛之舌能夠化解的。盡管他們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並從某種程度上贊賞王倫的理念,但對於梁山泊的敏感身份與地位。還是打心眼里接受不了的。

這已經不是強扭的瓜甜不甜的問題了,而是人家要自裁殉國,王倫怎么能做這樣的惡人?既然強留無益,他也只能忍痛放之。

在痛失兩位賢才之後,王倫唯有把目光鎖定在最後的陳文昭身上,無奈放走兩條真龍,老天爺怎么也要體諒一下自己的苦心,給梁山留下一只猛虎吧?

「本朝確是不殺士大夫,陳知州回去也不見得會破這個例。但即便趙佶舍得把閣下貶嫡遠惡軍州,我還舍不得咧!想那高俅死在了你的地頭上。你在趙佶心中便算是掛了號了。閣下在朝中又沒有有力奧援,再想復起莫過於熬死趙佶,但此人正值春秋鼎盛,熬死了他,閣下怕也老了。此生除了作幾首詞,著兩本書抒發情懷,這輩子怕就廢了!這樣,我王倫既然叫閣下失了知州的位置,定當負責到底。再還你一個太守做做,如何?」

面對欲哭無淚的陳文昭,同樣欲訴無門的王倫如是說。

「你……在朝廷能說得上話!?」陳文昭聽到這話差點驚掉大牙,一個賊寇言之鑿鑿在朝廷命官面前說要替他謀取官職。簡直是亘古未聞的奇聞!

「你們那個朝廷,我是說不上話。不過……」王倫話鋒一轉,道:「你上山時也看見了,這會兒投山的百姓絡繹不絕。其中有老有幼,有男有女,你不會以為我把他們都編作士卒了吧?」

「那你拉百姓上山為何?」

陳文昭自調任以來。便接到州里無數良民舉家投靠梁山的消息,他心中一直有個疑惑,叫他百思不得其解。這蓼兒窪是個湖心巨島不假,確實也有這般大的地方,可絕無可能,一直無限制的收容百姓啊!只進不出那是貔貅的傳說,而不是凡人的能耐。王倫攻破州府卻又不占州府,怎么能夠消化如此之多無限增加,且又耗費糧食的人口?

此時他推敲出王倫言中之意,陡然一驚,脫口而出道:「你莫不是准備要大肆攻城掠地,學那偽帝田虎一般,割據稱王?」

「學田虎這廝?!天大的笑話,我們要學他時,還不混轉去了!」柴進言帶不屑。不過肚里對陳文昭暗暗稱奇,這人還真算是猜對了一半,梁山的確要准備開疆辟土了。

「那你們到底甚么意思!?」陳文昭叫王倫和柴進一驚一乍,弄得是莫名其妙。這山寨要不學田虎,如何安置多余的百姓?難道叫他們都做漁夫,在這泊里填湖不成?

柴進望了王倫一眼,復意味深長的望著陳文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