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 轉嗔為喜(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見呂將明知是機密事,卻沒有堅持避開,王倫感覺此人對梁山絕非毫無好感。當下微微一笑,道:「與京東隔海相望之處,有一半島,名曰『高麗』,不知呂學士知否?」

王倫之所以有此一問,倒不是小看此人不識地理,而是因為此時文人的風氣使然,譬如不少人就搞不清高句麗和高麗的迥異來。

「數年前小弟在東京時,有五位學人自高麗漂洋過海而來,進入太學勤習我朝文化。是以這高麗國小弟還是略有所聞的,只是不知這跟學兄的機密有甚么干系?」呂將不知王倫葫蘆里賣的甚么葯,但還是照實而答。

「高麗國王王俁,半年前已經被我請到海上某處頤養天年。自此以後,高麗頭號權臣李資謙與保王派韓安仁,以及前朝余脈弓奇在半島上三足鼎立。前者一家獨大,占據了高麗最富饒的中部地區,不久前又得到駐扎著大量邊軍的東界與北界的支持,實力更是大漲。韓安仁是前國王王俁的心腹,素來與李資謙不合,輾轉逃到南方,得到了反對李資謙的部分文官勢力及地方勢力的支持,最終控制了高麗半島南端的全羅道與慶尚道。三人之中,弓奇勢力最弱,但是卻最先建國,國號大為,目前活動在高麗西京平壤附近地區。」

聽著眼前這位大宋巨寇詳細的介紹著隔海相望的高麗政局,呂將直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又聽他輕描淡寫的說已經將高麗國王軟禁起來,呂將已是似笑非笑的看向王倫。

「高麗國王是學兄想請便能請走的?」

話說這高麗是個甚么樣的國度,呂將好歹也是心里有點數的。曾聽太學里的高麗同學驕傲的提起過,好像是三次還是四次,高麗都打贏了遼國十萬大軍級別以上的國戰。雖然這樣的戰績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但人家一句,我們若是敗了,現在還哪有高麗國,又如何來到宋國求學?這種理由倒也讓人捏著鼻子信了。至於王倫突然告訴他說已經將高麗國王軟禁起來,這種不羈的事情,如何叫他能夠輕易相信?

「請他雖不難,也還真費了一些功夫:我順帶將拱衛他的十數萬高麗京軍一起請動了,他不想跟我走也不成。」

這還真是機密,連丘岳都不大知曉細節,從一開始便支起耳朵,在一旁暗聽。

「怪不得梁山泊在大宋多是以被動姿態示人,很少出動出擊,原來學兄的買賣根本不在此間!」呂將恍然大悟,此事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他覺得以王倫的身份,還不至於欺騙他這么個無名小卒。

「恭喜學兄,好歹一國之主的富貴是落了袋!你們將來都是開國功臣吶!」

呂將好算給王倫留了點臉面,蔑視的眼神只在焦挺和丘岳身上打轉,激得前者無比憤怒,後者卻是無比驚喜。呂將並不理會這兩人反應,只是暗嘆王倫果然是鼠目寸光之輩,意圖取個海外不毛之地,便沾沾自喜,還拿來自己面前賣弄,想漏他呂將入伙!真是可笑!

須知道武人、匹夫胸無大志,甚好糊弄,功名利祿足矣,倒是不嫌它是哪國的!可文士一生若不能在中原發光,反去番外之地蒙塵,怎不是讀書人的恥辱?這王倫越描越黑,實在叫人難以高看他一眼:

「學兄既然有如此大志,算小弟剛才失言,告辭!」

見此人竟是這么個德性,焦挺恨不得這廝死遠一點,此時王倫沒有發話,他也並不上前阻攔。哪知丘岳笑吟吟的攔住呂將的去路,話里有話道:「做人要識進退,我家寨主將如此機密如實相告,你說走就走?」

呂將瞪了丘岳一眼,對王倫道:「今日之事,小弟絕不會傳與第二人知曉,如有泄露,學兄殺我無怨!」

「我既然告知足下,何懼你泄露天機?只是我話沒講完,你激動什么?你若是一直這般沉不住氣,將來如何推翻趙宋?」

王倫一反初時客套,語氣中略有些見責之意,不過也怪,呂將雖被說得臉上有些通紅,但是聽到王倫最後一句話後,只是稍微愣了愣,居然又坐回原位,拱手道:「若有下文,小弟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