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五章 我輩再看方臘,如同嚼蠟(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這是個什么情況?

難道方臘的內閣班子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全部轉投梁山了?

當然了,這么說有些誇張,畢竟才五個人,方臘起事以後手下的文官總不會才個位數吧?但王倫比誰都清楚,這五個人日後對於方臘集團的重要性。

婁敏中,此人是未來方臘集團的左丞相,重要性好比是方肥的左手。排他後面的祖士遠,官拜南國右丞相,這位則好比是方肥的右手。

除了這兩位排名一二位的南國「副總理」,第三人沈壽官拜參政。王倫不清楚這個參政是個甚么官爵,感覺不像是尚書省下面六部的事務官,倒像是門下省或中書省下轄的參政議政的官員,鑒於方臘手下這一類官員唯獨沈壽留下名字,可以推斷此人若不是個頭頭,也是在某方面比較出眾之人。

第四人桓逸,官拜僉書,其實他的官職只說了一半,「僉書」什么呢?「僉書樞密院事」?那就是樞密院一級的大官,所以這個官職要看他隱掉的部分。不過王倫記得柴進去方臘處卧底時,考查他的四位大員中,桓逸的名字排在元帥譚高前面,若不是此人本身職位夠高,在與時下重文輕武風氣恰恰相反的方臘集團中,桓逸是壓不住譚高的。

最後一個馮喜,未來成為了方臘手下的引進使。這個官職倒是原汁原味的宋廷職位,掌臣僚及外國與少數民族進奉禮物諸事。只不過方臘的聖公統共沒有坐穩一年,自然沒有少民和外國前來進奉。馮喜實際上是被方臘當做傳旨的天使來用,和田虎的老丈人的臨時屬性差不多。

這五個人,放在大宋文官系統中,也許談不上多么的出類拔萃,但是對於被大宋士人階層集體無視的賊寇頭子王倫來說,還有甚么挑三揀四的資格呢?好歹人家也是在方臘的草台班子里面證明了實力的!

「能得五位賢才來投,實叫小寨蓬蓽生輝!我這學弟多曾與我說起諸位的好處,沒想到還真請動了大駕!來來來,且去聚義廳里坐了詳談!」

王倫善意的謊言叫呂將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是落了地。說實話,這五人若不是他的親朋好友,誰認識他們?主公是北人,肯定是第一次和人家相見,此時如此熱情,還不是出於對自己的信任?

一想到此,呂將也熱情的加入到主人翁的行列,殷勤招待這五人。這五人仕途無望,為了不虛度此生,背著天大的干系投身偏門,說沒有一點顧慮那肯定是假的。好在引薦者地位夠高(都學兄學弟的稱呼了),欲投之主又甚是熱情,倒是讓這幾位心中的顧慮消減了些。

王倫也不廢話,把隊伍交給呂方、郁保四照看,又留白勝在此調度,當即帶著朱貴、朱富邀請大家上了小寨聚義廳,敘禮已畢,只見王倫含笑起身,親自給這五人斟茶,眾人嚇得連連推卻,口稱「折殺我也!」,可是見王倫其意甚堅,沒奈何雙手捧杯,誠惶誠恐的接了這一杯茶。

婁敏中、祖士遠等四人還好,輪到馮喜時,他等著王倫倒滿茶之後,連忙將手上茶杯一放,笑著討過王倫手上的茶壺,反轉身去往王倫和在場頭領的茶杯里倒茶,王倫見狀不禁莞爾,這位還真是搞接待的料子,反客為主都這般嫻熟。

婁、祖、沈、桓四人較為持重,見馮喜奪了頭籌,也並不見有什么懊惱情緒,沈、桓二人望著手間茶杯微微發呆,婁、祖則是面帶微笑,等待王倫發話。

接納文人上山,比武將步驟要多多了。第一個,他們不會搞納頭就拜那一套,二個,你在選擇他們的時候,他們絕對也在暗中觀察你,在一切沒有挑明之前,事情永遠充滿變數。所以王倫打算盡快把這幾人的心定下來,萬事講究個落袋為安。

「不知幾位對方臘和明教怎么看?」

雖然需要這些人歸心,卻不是說幾句好聽的話就算完的,王倫反守為攻,主動提出問題。他准備通過這種互動,了解對方深淺與心中真實想法,到時候他再說話,余地就大了。

考官出考題了!

原本這幾人還在暗暗觀察王倫,哪知王倫發話之後,大家第一反應全都是如何答好這個題目,雖然這是一個互相選擇的問題,但悲哀的是他們占不了任何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