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老話怎么說來著?還真是怕什么他就來什么!原來張孝純一直安安靜靜,其實並非認命,他只是在為某一刻的爆發,積蓄力量。

其實張孝純這個人,給聞煥章的感覺就像當年初見的仇悆一般。都是有能力有抱負的士人。只不過仇悆是一塊璞玉,渾身都是棱角,尚未適應暮氣沉沉的大宋官場。但張孝純不同,年富力強便就任一方帥臣,他雖以良臣自居,卻與奸黨關系並沒有想象中那么緊張,顯然是一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並要做什么的人。

如果他要在此時頂撞王倫,以顯示其身上的氣節,聞煥章不禁要扼腕長嘆,為何如此一個精通政務的人才,竟不能為梁山所用?

「主公,張通判來此之前偶感風寒,熱症未消!我想,還是等他病好之後,再聽良言吧!」聞煥章搶在張孝純大放厥詞前,忽然起身攔阻,同時目視手下兩位縣令,趕在局面未到不可收拾之前,把張孝純「請」下去。

就在田之一躊躇未動之前,馮喜笑呵呵的擋在張孝純和王倫之間,特意高聲道:「通判病體未愈,還是下去休息為好,莫負了太守一片心意!來,田縣令,幫把手啊!」

馮喜點了名,田之一再不動就不好了。只見他忽似才回過神一般,急切應了一聲3↓,就在要離席之時,哪知忽然間只聽「啪嚓」一聲,原來田之一案前茶杯摔了個粉粹,田之一「啊呀」一聲,忙道失禮,丟下馮喜不理,反而瑣碎的俯身收拾起碎片來。

這一幕落到張孝純眼里,心中不由暗曬,看來這兩個縣令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油滑似水。一個穩重如山,特別是「無心」撞落茶杯這位,連聞煥章都叫他不動,看來陳文昭請得好幕僚吶。

只不過這些想法只是多年宦海生涯中養成的條件反射,瞬間被張孝純拋之腦後,他要做什么他清楚得很,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怎么會放棄?當下不卑不亢道:「張某熱症未退,但神識尚清,多謝聞太守好意。但安民之策,牽一發而動全身。諸君雖然拳拳之心溢於言表。但張某聞之,尚覺有未盡之意!」

張孝純還算識得好歹,聞煥章說他發燒他也不辯解,只是不肯就這么退下。聞煥章雖然聽出他話里有些不一般的地方,但擔心是此人故意打埋伏,心中暗嘆一聲,仍勸道:「人須保留有用之身,將來才能擔當重任。張通判心懷良策,也不急於這一時一刻啊!」

這四人打啞謎。斗機鋒,王倫一直靜靜看著,不曾表態。但在場已經有人看不下去了,抵達漢城不久的新任都護府工曹參軍事湯隆就笑著說了一句。「人家有話說,就讓他說則個,哥哥面前哪恁般多虛套?聞太守也太細心了!」

聞煥章苦笑一聲,正待再言。忽聽王倫道:「張大人有話便請直說吧!不知還有何等未盡之意?」

張孝純等的就是王倫這句話,當下閃過尷尬的馮喜,出言道:「剛才聽諸君的言語。梁山如今不差錢?」

這個問題是蕭嘉穗頗感興趣的,但在張孝純目光射來之時,卻沒有附和的意思。倒是王倫此時發聲道,「敢問差錢如何,不差錢又如何?」

「李家世代權臣,漢城又是他國都所在,梁山繳獲想來不少!但是在本官看來,梁山看似頗有錢,其實很缺錢!」

話匣子一打開,張孝純不等眾人反應,侃侃而談道:「夫百貨所聚,必有一物主之。金銀重寶也,滯於流布;粟帛要用也,濫於濕薄;榷輕重而利交易者,其唯錢乎?」

「我說梁山不差錢,府中繳獲金銀定當堆積如山。但我說梁山缺錢,實乃市面上定缺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之物:銅錢。有道是小錢不通,百貨不興。百貨不興,市面難旺。市面蕭條,百姓何安?早聞高麗國小,雖能制錢,但民間仍以粟帛代之,正說明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此地原住民苦慣之人,不知小錢之便利。但王首領大肆於宋國移民,移民又豈不知小錢之利?難道要他們倒退到從前以物易物之時代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