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四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四)(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誰也沒有想到,王襄在提及女真議題時,溫文爾雅的金富軾會變得慷慨激昂:

「女真,蠻族也!我高麗國與之血戰百余年,可謂結下了血海深仇。我族雖不及天朝開化,亦知此獠狼子野心。此獠坐大之初,便逼迫吾主上表稱臣,對吾國予取予求,索取無厭!吾主甚為憂慮,已在邊界布下重兵,防止此獠不軌!」

此時倒不全是金富軾演技爆發,而是高麗與女真確實糾葛頗深,以至於叫他深深融入一名向宗主國傾倒苦水的小邦使臣的角色之中。

高麗國早在百余年前,便在與女真接壤之地設下北界與東界兩道之地守護中央腹地。高麗國原本地域便不大,光北界的南北縱深便達數百里。東界更是離譜,直將整個高麗東海岸三分之二強的海岸線都囊括進去,直接與南端的慶尚道接壤,形成了一個畸形的瘦長條防御區域(防女真海盜)。光從行政區的設置來看,便可窺知女真人對高麗人造成的困擾有多深。

「吾國素來侍奉中原大國為正溯,豈能與昔年邊境之賤類稱臣?吾國上下一心,寧血戰十載,也絕不受女真人的壓迫!如今當著聖朝君臣之面,下臣懇求聖朝能為我小邦作主!」

最後一段話金富軾說得是大義凜然,不過中間藏了兩個巧,一巧將百年間高麗國首鼠兩端的特性隱去不表,二巧委婉告誡宋國君臣。我國上下是非常不願臣服女真的,但若實在扛不住了(血戰十年),你大宋就會失去我這個小弟。所以,請給予支持。

在座皆是琢磨人的人精,何嘗聽不出金富軾的題外之意?此人之言倒也符合高麗國的秉性,百余年前他們也是心不甘情不願與契丹為臣,可是被遼國數起大兵掃盪之後,立馬改變國策,漸漸與宋國劃清了界限。如今興起的女真人頗有當年契丹氣象。高麗人又一次被擠迫至風口浪尖之上。

不過,高麗人能夠有這個姿態。對宋國朝中的主戰派來說,已經夠了。趙良嗣便聞言暗喜,端著手上半杯殘酒,目不轉睛的望向「反對派」王襄。只可惜王襄是做過吏部尚書的人。豈能讓人從他面部表情便能窺知心聲,當下仍是不急不緩道:

「貴國君臣有此決心,老夫欽服。不過女真如今之勢已不容小覷,不但侵吞遼國龍興之地,就連遼東五十余州亦落入其囊中,將來不可避免與我大宋為鄰,老夫想問貴使一句實話,若是宋金關系惡化,高麗何去何從?」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明明金富軾已經表明麗金不共戴天的立場,但王襄還是不給對方留下任何含糊其辭的機會。畢竟敵對狀態歸敵對狀態,若是女真人妄圖對大宋不軌。一定會穩住高麗避免兩線作戰。而這個時候,高麗的態度,直接關系到宋國的牽制戰略能否實現。

這一點應該是今次談判中最難以達成共識的難點了,畢竟兩國在戰略上相互策應比建立防御同盟更加考驗雙方的誠意與決心。王襄原本也並不抱太大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金富軾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毫不含糊的姿態。

「是戰是和。高麗上下必定追隨上國步調!」

意外得到高麗使者這個承諾,宋國君臣反而覺得不太真實。雖不至於滿場嘩然,但各人臉上的表情卻也和這個效果差不多了,如此忠心不二、兩肋插刀,這還是那個首鼠兩端的高麗國么?完全不對勁吶!

接下來,就是宋國君臣相互交換眼色的時間,只聽趙良嗣干咳一聲:「此雖酒筵,卻無戲言,金尚書可敢就此議締結盟約?」

金富軾臉上閃過一絲被小看後的屈辱,雙眼怒睜,「此皆我國主意志,富軾何敢妄言欺瞞聖朝天子?下臣隨時願意代表高麗與天朝締盟!」

如果不是吃錯葯了!那就是喝多了!

太尉段常在心中下了斷語,這滑不溜手的小國何時變得如此硬挺了?插言道:「締結盟約可不是小事,貴使可敢擔保宋金邊界有事之時,高麗能如約進取女真腹地?」

眾人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金富軾身上,面對這個更加具體的戰情假設,這時口才了得的高麗使臣終顯窘態,沉吟半晌,方才道:「不敢欺瞞上國天子,高麗國小民弱,守土尚且吃力,進取只怕有心無力!」

對嘛,這才像是高麗人的作風!

雖說這個回答讓人不免失望,但眾人不知為何,心頭均涌出這才「正常」的想法。只不過稍微冷靜下來,又覺這高麗實乃雞肋,完全達不到夏賊那個等級。除了嘴勁了得之外,實則毫無用處。這哪里是結交一個盟友,完全是背上一個拖油瓶。

就連一開始興致勃勃的趙佶,此時都不免有些掃興,一聲哈欠在異常安靜的環境中略顯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