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七章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三)(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這個人,名喚謝寧!」

見聞煥章等三位一臉的詫異,王倫也沒再賣關子,而是從公文堆里抽出薄薄幾張紙來,起身遞給聞煥章。聞煥章疑惑的接了過來,就站在當場仔細看了起來。

沒讀幾行,他發現這亦是吳用陸陸續續發回來的密報,王倫一直將其壓著而沒拿出來,看來這份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洋洋灑灑近千言,都抵得上其他十來個人的評語總和了。聞煥章發現字里行間無一不是褒美之言,他這時臉色變得有些凝滯,王倫見狀也沒有開口的意思,只是默默等聞煥章看完。

孫定和史進不由交換了一下眼色,心中都有隱約感覺,今天這兩位大佬的第一個分歧,只怕是要出現了。

果然,過了半晌,聞煥章才放下手上的資料,將其遞給不明所以的孫定和史進,開言道:「謝寧這個人,連李助道長都不太了解,主公是不是考查考查再作安排?畢竟野戰軍的主將不是等閑,若交給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新人,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長了?」

言語中聞煥章壓根不提吳用,言下之意,是對吳用這份報告起了質疑。他很擔心王倫受到了吳用的誤導,在任免野戰軍正將這么大的人事安排上面栽個跟頭。作為梁山集團中的第一幕僚,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王倫注意。

果不其然!

王倫就知道,謝寧這一拋出來,聞煥章肯定會坐不住。

不過,王倫雖說對王慶這邊的頭領不如原梁山系那般了解,但是卻遠比聞煥章他們要知道的多得多。

當年王慶被代表朝廷的宋江逼到牆角,從中樞兵分兩路馳援前線,一路的主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熟人杜壆,而另一路的主帥,便是這位已經得到王慶賞識的謝寧。

作為曾經的盟友。王倫算是比較了解王慶了。此人雖是個浪盪子,卻還不至於不著調。在他手下能和杜壆並列,且在此性命攸關之時,一同派出去解前線之急的統兵大將。就算是其真及不上杜壆,但也絕不至於相差得太過離譜(兩路人馬配置一模一樣,都是統領將佐十二員,兵馬二萬。需要強調一點的是,謝寧的目標是士氣如虹的宋江主力。而另一路杜壆,則是沖著宋江副手盧俊義去的)。

王倫也曾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過,若是他要兵分兩路的話,絕不會一路派出林教頭,另一路卻委以白勝為主將,這就成笑話了。

當然了,以上推斷屬於正常狀態下王慶的反應。肯定不能排除王慶當時手上實在無人,只能拿廖化湊將的另一種情況。所以才有王倫吩咐吳用重點「照顧」謝寧之舉,哪知反饋回來的消息,十分喜人!

吳用這個家伙。腦子不是一般的活絡,居然對自己的短板心知肚明,在中途拉上了酆美、畢勝和他一起套話,酆美、畢勝東京官場下來的,搞關系的本事一流,眼見新東家都有求於己,豈能不賣力?話又說回來,這兩位的武藝雖只算中流,但其見識明顯在武藝之上,連他們都推崇不已。暗自敬服,王倫就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謝寧,九成九就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謝寧。

這個人。不但有統兵的才能,為人亦很硬氣。即使最後兵敗被擒,也沒有選擇屈膝投降。寧願接受宋國朝廷的審判,也不肯向假仁假義的宋江投降。他的結局,與那些風派人物,儼然不同。

如此人物。沒有跟著王慶投降朝廷,而是千里迢迢前來投山,王倫又豈能坐視其蹉跎?

只不過,王倫腦子里所裝的東西,卻不能拿出來當作說服聞煥章的論據。王倫只是道:「我昔日游歷江湖時,曾路過荊湖,當時便聞及此人名諱,當時便有拜會之舉,無奈此人不在家中,是以不曾相見。沒想到風雲際會,此時卻又在此相遇。不瞞聞先生說,吳學究就是我特意派去的考查他的,若是把好的說成孬的,或者把孬的說成好的,以吳用的見識,自然知道這么做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