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金富軾肯定想不到,他出使遼國這一步無關痛癢的閑棋冷子,竟然會成為仇悆拿來給王煥「止渴」的梅林。如果他知道眼下情況如此緊急,定會千里傳音告誡後方,斷了我這頭的念想吧,還是等吾主的援軍靠譜。

高麗人出使遼國,一百多年里走了一百多遭,好像還沒有海路拜訪的先例。哪知頭一回改走海路,麻煩便不少。

先是船隊無風在海上白白漂了數日,隨後在遼國中京道登陸時,又被已成驚弓之鳥的契丹人給當成女真人的奇兵,雙方無端沖突一陣,金富軾嗓子都喊啞了,他的高麗衛隊還是死傷了好幾十人。

幸虧,當地地方官沒有聞風而逃,而是親自統領大軍前來拒敵。知書達理者終和野蠻無知者有些區別,金富軾和遼國官吏最終接上了頭。當金富軾無比憤怒的表示抗議並要求捉拿凶手時,地方官卻笑了,他親口告訴高麗使節,大意是這年頭人命如草芥,契丹人死了也就死了,何況區區高麗人?當然你要告御狀他也不攔著,只是這年頭死在任上(或叛逃)的官員多了,皇帝的責罰也不過撤職而已。他這里抵近女真前線,說不定你還沒見到大遼皇帝,他就已經殉國(易幟)了。

聽到這種極度無賴的說法,金富軾氣得七竅生煙,但他此時卻沒有甚么辦法,一來給契丹人跪了上百年的膝蓋不是那么容易說立起便立起的,二來對方已經是赤裸裸的發出威脅了,即便眼下滅了你的口,皇帝都不能把他怎么樣!

金富軾實在沒有想到,遼國的朝綱與吏治居然已經崩壞到如此程度,主持州郡大政之人都被逼成無賴,這還是那個自詡盛極的當世第一號強國么?

金富軾最終不得不選擇了隱忍,畢竟頂著高麗國的名號遇上這種事不稀奇。但事情絕不會就此罷休!這世上唯一不變之真理,便是有國落寞,有國當興!自己如今已然身屬一個朝氣蓬勃冉冉崛起的新興國度。而那位英明睿智的領頭之人,一定會把脫胎換骨後的高麗國升華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心中無比堅信。特別是在大宋一行,以及有過這回遼國深刻教訓之後。

而屆時,便是洗刷今日恥辱的時候!

回身。上船,揚帆而去。金富軾下令船隊連夜前往其他州府登陸。有了第一回的教訓,第二回就順利得多了,在地方官派出向導之後,金富軾的使團在遼國腹地走走停停四五十天。最終來到了契丹人的中樞所在。

是個國家便有首都,被漢化的部落契丹也有首都和陪都制度。

眼下,大宋坐擁四京。遼國還剩四京。分別是上京臨潢府、南京(燕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

原本不久之前遼國是有五京的,但他們的東京遼陽府已經被女真人搶去,連帶占地極廣的東京道都被女真人強占了個七七八八,但契丹人的高層此時卻似乎沒有重振山河的意思,只是一廂情願的以為,那些女真蠻族不過要飯的出身,搶了這么多家當早該滿足了吧?應該不會離開巢穴再搶吧?

沒人回答他們,他們便自問自答了。自以為是的覺得天下安矣。遼國皇帝耶律延禧便又開始固態萌發,離開擺設般的都城,帶著他的真正意義上的都城「捺缽」(皇帝行營)四處游獵。據說,這是契丹人為了不忘本,要保持「春水秋山,冬夏捺缽」的傳統,所以皇帝便帶著他的行營四處遷徙。

在過去許多年中,也許每每高麗人的使節接觸到這種代表野蠻與力量的原始文化時,腰是彎的,腿是跪的。心是顫抖、目光是仰視的。但從金富軾開始,這種情況已經明顯開始轉變。鄙夷的種子不但已經在心里發芽,此時的他已經開始極富優越感的去居高臨下掃視這些住在帳篷中的胡人,甚至發出類似「自古胡虜無百年運!」的感慨。也是,契丹強撐了兩百年,也該衰敗了!

放心,你的倒下不會毫無意義,吾華夏必然會化腐朽為神奇,在這片土地上重塑輝煌!

「陛下。高麗使者已經來了五日了,想是晾得他夠了,是不是……」

據傳天祚帝耶律延禧不是個勤政的皇帝,但在近臣的提醒下,還是從諫如流的接見了高麗使節。但是一見面,耶律延禧便不高興的問道:「據傳近來高麗國和宋國走得很近,年前還出使宋國並締結盟約,是不是有這么一回事?」

宗主國要傲慢起來,小國真是一點顏面也無。耶律延禧此時完全是質問的口氣了,在他心里,遼國就是再落敗,那也不能容忍小弟被人撬走。更何況,這小弟還是自己跑的!

「回陛下,此言不差!」金富軾不亢不卑道,「正是下官出使的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