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他只能死在我手里(1 / 2)

漢城。

南韓的首都。

當然了,現在已經改名叫首爾了。

但很多人,還是習慣性的稱之為漢城。

漢城的起源,還要追溯到漢朝時期。

當年漢武帝滅亡衛氏朝鮮以後,在元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8年,在此處設立真番郡,曾經是百濟王國的都城,稱慰禮城、漢山城。

史書記載,百濟王「烝土築城,作樓閣台榭,無不壯麗」

後來百濟亡國之後,漢城又被新羅占領,名字先後改為漢陽郡。

新羅憲德王十七年,溟州郡王金周元子之子金憲昌謀叛欲立都於漢陽,北漢山州都督聰明擒誅之,進人高麗時期。

高麗時期,由於漢朝位處於朝鮮半島的心臟地帶,鄰近漢江,掌握了國家的命脈,所以又被封為王京開京之外的「小三京」

之一。

直至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

這里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岳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岳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

的上好風水格局。

於是在1394年時,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此,並正式命名為漢城。

漢朝不叫漢城,改為首爾,則是1948年時,南韓為了徹底甩開漢文化的影響,才改名為首爾。

首爾,也是整個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

但漢城正式改名為首爾,還是在2005年1月,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的。

至於為什么要用這么多年,才正式對外宣布首爾的名字,那是因為南韓當局要等那批崇尚漢文化的老人,都統統死絕了後,再也沒有誰反對首爾這個名字後。

首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僅占國土面積的0.6,但其gdp卻占全國gdp的21。

它還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

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論起生活費用,它在亞洲的排名是第三名最高。

提到漢城,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段子。

話說前幾年,一個穿著普通的華夏老頭去了漢城後,剛下飛機就看著周邊環境大發感慨,不住地搖頭嘆息之類的。

機場某美麗的人造美女,就優越感十足的問道:「老頭,你是第一次來首爾吧看你滿臉的土鱉模樣。好好活吧,等你活的歲數夠久,或許能等到華夏也有這樣的大城市。」

老頭回答說:「我這是第二次來。」

人造美女有些意外,上下打量著老頭:「你吹牛吧就你這寒酸樣,能買得起機票嗎」

老頭淡淡一笑:「我第一次來時,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著坦克來的。那時候,這兒還不叫首爾,叫漢城。」

岳清科也聽說過這個段子。

其實他很清楚,這個段子並不是段子,而是事實。

但每次想起這個段子時,他都會開心的笑一下。

僅僅是笑一下罷了。

沒別的意思。

現在,等他坐在漢城某家裝潢很有逼格的咖啡廳內,再次想到這個段子,再一次笑了下時,卻忽然有了種莫名的自豪感。

是的。

他承認漢城要比國內大多數城市要繁華,逼格要高檔。

就像他承認他並不是個好人但這些並不阻礙,他在漢城的咖啡廳里,想到當年志願軍曾經開著坦克轟隆隆碾軋過這片土地時,身為炎黃子孫的優越,自豪指數,卻直線上升。

仿佛有個聲音在他耳邊回盪:「這地方,我們來過,我們征服。」

一瞬間,他就熱血沸騰,只想端起咖啡杯當酒杯用,遙敬天上那些不曾散去的英靈,並對他們說聲保重!

有誰規定,壞人就不能愛他的祖國母親,不能因為他是炎黃子孫,而自豪呢

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他的兩面性。

尤其是人。

人這一輩子,無論多好的人,都有做壞事的時候。

正如無論多壞的人,也有正義感澎湃的那一剎間。

現在岳清科無疑就在這一剎那間。

盡管他這次秘密前來漢城,所做的事對華夏有害,愧對數十年前犧牲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靈們,但真不妨礙他端起咖啡杯,遙望著祖國的方向,輕輕地說聲:「敬你們,保重。」

說著,他把咖啡杯慢慢地傾斜。

咖啡緩緩地灑落在潔白的地板上,就像在雪地里盛開了一串串的褐色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