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章 小孫女楊棺棺(1 / 2)

西梁村,還是那個快要拆遷的青山郊區小村落。

自從政府下發拆遷通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多半年的時間。

村長王老漢算是親眼見證了,曾經熱熱鬧鬧的村落,變成現在這樣荒涼無比的境地。

可還是那句話,王老漢一點都不傷心。

只要安置房一落定,所有村民都可以拿上以前一輩子都賺不到的巨額拆遷款,住進城里的大房子,過上更優越的生活。

這種好事,只有傻子才會拒絕。

只是,唯一讓王老漢覺得不舒服的是,只要大推土機開進村子里來,開始動土。

那西梁山西邊靠近村子的祖墳,也要跟著一起挪走了。

說實話。

王老漢是想動人,不想動墳。

也不知道哪輩子傳下來的說法,西梁村的祖墳是千年難遇的風水寶地,傳說這里埋葬過的先人,後世子孫里面還出過皇帝。

只不過是後來,那個不知道哪輩子出來的皇帝把祖墳遷走了,才沒讓西梁村變成個皇家陵墓的風景旅游區。

對於這種說法,王老漢是很信服的。

誰敢說他們的祖墳不好啊。

要是不好,能等來拆遷嗎

能讓村里的孩子們,變成拆二代、拆三代嗎。

所以,王老漢是真不想把祖墳遷走。

老早的就打了個申請,向政府提了個保留祖墳的小要求。

這要求有沒有被同意,王老漢不知道。

他就是眼看著安置房快建好,快到了該搬走的時候,政府那邊還是不給個回信,心里著急了。

哪怕不行呢。

你給個准信,也好讓咱死心。

好歹王老漢當了這幾十年的村長,還是個老黨員,也不會做出讓國建為難的事情。

可你這啥也不說,就太讓人心里鬧騰了。

王老漢就尋思著,是不是上邊有領導在西梁村祖墳這件事情上,意見不統一啊。

嗯,一定是意見不統一。

要不然,也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情,卡著他一個村里老漢。

由此看來,這是上邊有領導願意給咱農民做主,想著保留祖墳了。

那是好事。

咱得想個辦法幫領導分憂,讓領導的意見統一起來。

於是,王老漢就開始挨家挨戶地找村民,聯合寫個申請書,再上報上去,爭取一下。

這也算是給先祖求個安寧,給後輩求個安穩唄。

可這聯名申請書的事情正辦著呢,王老漢就覺得不對勁了。

咋就老有些外地人,三天兩頭往這村子里跑呢

最開始,是個明顯好像北疆人的年輕小伙子。

來的時候,身上背著兩個箱子,找他王老漢打聽西梁山。

那么大個山頭就在眼前,這年輕人都看不見。

王老漢沒當場開罵,就是他心情好了。

隨手指了下路,看著那年輕人進了山,王老漢心里覺得不對勁了。

咱不是地域歧視啥的,主要是那小伙子長得鬼頭鬼腦,怎么看都不像個好人。再聯想到北疆多小偷的說法,王老漢當時就多留了個心眼,爬上山頭去等著,看那小子啥時候出來。

這一等,就是從大清早,等到傍黑天。

年輕人終於出來了。

竟然是從西梁山東邊,那一大片看不到邊的荒山野林里出來的。

西梁山的東邊人跡罕至,自打王老漢出生到現在,都沒見有人去過那邊。

主要是山勢復雜,叢林密布,沒人敢進去。

這北疆小伙子,行。

人生地不熟的,在野林里竄了一整天,還能找到回來的路,這就是厲害了。

只不過,他身上原本兩個箱子的,咋就剩下一個了呢

目送著對方離去,王老漢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懷疑那小子是偷了誰家值錢物件,找個地方當寶藏埋起來。

可是,埋哪也不能埋荒山里啊,再說了,也沒有埋一半的寶貝這一說。

算了,不管了。

反正人都走了,也沒在村里干啥見不得人的勾當,他一個馬上要名存實亡的西梁村村長,操心這些干啥。

可王老漢越不想操心,事就越往他頭上找。

沒過兩天,又有外地人找到這來。

開口就問,有沒有見過一個北疆人來這。

王老漢什么身份啊,那可是村長,干了幾十年的革命發展工作,這時候看不出來事情的蹊蹺,他都活不到現在。

面對兩個明顯也不像好人的家伙,他當時就搖搖頭,說沒見過。

那倆人也不多話,舉著手機把整個西梁村、西梁山的一切拍了個遍,就走了。

王老漢糊塗了。

他們不是找人來的嗎,怎么就拍起來風景照了啊。

為此,納悶了一夜。

等轉過天來,又是一大清早,還是村頭這里,再有兩個人找到了王老漢。

這一次來的人,王老漢可不敢怠慢了。

人家拿著工作證,是京城來的國家部門工作人員,那種專門調查啥犯罪案件的。

再三確認那證件都是真的之後,王老漢面對兩個京城來的小領導,絕對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該說的不該說的,啥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