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欲取先與(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71 字 2021-02-23

古人不見得不聰明,但是眼界比較窄,思路不夠寬,一說起校經,郗慮他們就光想著自己埋頭干了,就壓根兒沒想到去抄別人的成本自家老師的「三禮」,倒是肯定會拿來借鑒的所以覺得工程浩繁,正所謂「皓首窮經」是也。可是是勛說了,別人都已經「皓首」完了,哪兒用得著你們再去「窮經」啊,你們做好自己的終校工作就成了嘛。

你們又不是不吃朝廷俸祿,要靠拖長校經時間來騙公養家……

而且是勛所提出來的宋忠、綦毋闓、趙岐、潁容等人,也跟鄭玄一樣,是當世的古文大家今文自何休以後就壓根兒沒有強人了即便跟郗慮他們有分歧,派別既然相同,大致思路上是不差的,校定他們的成本,那是真正的事半而功倍。

不過古人,尤其是士人,還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不懂得分工合作,什么事兒都按部就班,想要一步一步來。是勛說你們傻啊,把校經和刻石的時間分開來算你們校經的時候,那沒辦法,工匠只好歇著其實也有活兒,可以先采石、磨石嘛,可是工匠刻石的時候,你們就都下班不管事兒了咱能不能同時運作啊,你們校一經,工匠就刻一石,工匠刻一石,你們再校下一經,那進度不就很多了嗎

眾人聽了他的話,先是驚愕,既而歡喜贊嘆:「宏輔真大才也。」是勛心說也就你們這票呆子想不到,要是叫個工匠過來,肯定還能想出多縮短工期的方法人家要靠這個吃飯的哪。嗯,這種事兒自己也就掌個總,不可能總盯著,得找個真有統籌能力、實干能力的家伙來輔佐。當下分派任務:

「宋仲子等所撰五經章句,都在內廷,勞煩鴻豫郗慮遣人取來。仁篤許慈等既為博士,即可在太學中專辟屋舍。遴選誠心正意的學生抄錄多份,卿等各自校定,相互印證,吾等每十日一會,若有分歧,即可共商,商而不決。可請教鄭師。威碩劉琰公務不繁,搜集趙邠卿孟子章句及他傳之事,一以托之……」

然後轉向司馬懿:「招募石匠,采石、磨石等事,及朝廷劃撥經之統籌,仲達大才。勛便相付。」司馬懿急忙應承:「不敢,懿必殫精竭慮,為諸公籌謀之。」這伙人里面就他地位低,年齡也輕,這些雜務不交給他還交給誰啊,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備了。而是勛事實上,是賦予了司馬懿工程總管之責把錢袋子都交給他啦。

是勛後轉向鍾繇:「校經既畢。便有勞元常的如椽巨筆。此外,勛有門客京兆韋誕,善,又請朝廷征邯鄲子叔於襄陽,皆可為元常之佐,若還有善者,元常知之,亦可相薦。」

說完了再次環視眾人:「吾等即自易始。校定一經即奏呈一經,天子核批後即可寫,寫一經即鐫刻一經,鐫刻一經即立起一經……」話說五經那也是有次序的,今文學派按內涵的深淺,排為詩、、禮、易、春秋,古文學派則按傳統認為的時間順序。排為易、、詩、禮、春秋,要是光校經也就所謂了,要分批立石碑,則非得按順序來不可。這是個道統問題,絕不可草率馬虎。

「……五經既成,則再逐一校定諸傳。天下板盪,人心離散,刻經立石有澄清人心、安定天下之效,請諸君毋得輕乎,既須仔細,也須勤勉,能早一日成功,則朝廷早一日安如磐石。余意不待三載,此功可成」

是勛分派好了各人的工作,然後宣布散會,遛遛躂躂地就回了家。他這就又能清閑好一陣子,起碼得等太學里安排學生抄錄一份宋忠他們校定好的易經送來,才需要裝模作樣去讀它幾天。他雖然妄圖注經,搶占理論界的至高點,但自認論起尋章摘句來,肯定不是郗慮、許慈他們的對手啊,所以嘛,主要校對工作就都交給他們了,我是總編,光後瞧一遍定稿就得。

轉瞬便是正旦,然後迎來了建安三年的初春。這天是勛派人往許耽府上遞了信,請他翌日「攜夫人」同來赴宴。一般情況下,兩人交情不深,是沒道理連妻子一起請的,但是勛特意說明了:「為酬前日尊夫人親為做宴也。」他一方面賊心不死,想再見見甘氏,另方面也希望這難得碰見的會炒菜的「師傅」,也品嘗一下自家「發明」的式炒菜。

許耽毫不推拒,欣然攜甘氏而來,為了表示禮貌,是勛也把自家妻子請出來與許氏夫婦相見了,並席而食。菜端上來,第一味是素炒蘆菔蘿卜絲,第二味是筍干炒臘肉,第三味是蔥炒雞蛋,第四味是姜蔥爆羊肉,第五味是紅燒干鮑,一大盆「腌篤鮮」。當下吃得許耽這大老粗是滿嘴流油,贊不絕口啊。

是勛就問甘氏:「此皆昔日先妣曾烹炒者也,勛亦略加生發,夫人以為如何啊」甘氏答道:「妾不知炒之一法,竟可施於如此繁多的材料,令慈真巧手者也。前日僅為一道炒蕢享君,而君百倍還報,愚夫婦實不敢當。」說著話,微微地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