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1 / 2)

霸秦 未知 3862 字 2021-01-22

還是白雪體貼,柔聲笑道:「看來,夫君的功爵制又得改上一改了。」

第319章軍功爵制

七月二十九。一個大胖小子終於眾人的期盼中呱呱落地。

自然,無敵回咸陽主持國政的日子也是近了,剛剛做上母親的玄倒也終於成熟起來,孩子落地之後便一個勁的催促無敵要以國事為重,早日返回咸陽。

不過此時顯然還沒到時候,無敵正等著一個啟動的好消息。

嬴無敵七年的八月初六,十余騎秦軍信使策馬從臨晉關狂奔而入,朝著咸陽方向絕塵而去。也就在昨日,子岸領軍六千偷襲了魏軍設立在鹽氏領(今山西運城)的輜重大營,並擺出了如往常一般擾襲戰假象,在龍門山大營坐鎮以待的魏軍惱怒之下還是不得不派遣僅有的一支近萬騎兵的部隊前往鹽氏領增援和善後,卻沒想到竟是被秦軍包圍在了輜重大營中,待中軍得知前往增援之時,只剩下兩千不到還在堅守。

這數月來,秦軍基本上都是以神出鬼沒的游擊戰擾襲魏國,分成近百股部隊的秦軍,肆意的縱橫在魏國的土地上,專門襲擊和劫掠中小型的村寨,一旦發現魏軍的小股部隊便使用狼群戰術在短時間內集結數支或十數支小隊予以偷襲,若是魏軍大部隊前來征繳,便立時又化作鳥獸散去。讓魏人捶胸頓足無可奈何。

此戰,秦軍一鼓作氣基本上打殘了魏國僅有的機動部隊,為今後逐步蠶食魏國鋪平了道路。當戰報送達陳倉,無敵知道是時候動手了,這便帶著一眾家眷浩浩盪盪的返回咸陽。

大秦嬴無敵七年,八月十五中秋節。

秦王嬴無敵於這日一早連續下達了十三道詔,首要之事便是宣布秦國頒布實施功爵制。所謂功爵制,便是衛鞅提出的二十級軍功爵位的改進版本,經過無敵潤修後,減二十級為十五級,分別為:一級上公、二級大公、三極少公、四級上侯、五級大侯、六級少侯、七級上伯、八級大伯、九級少伯、十級高子、十一級中子、十二級少子、十三高男、十四級中男、十五級少男。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就是周室所創,戰國諸侯位列侯伯者皆是列土封疆的大吏,秦國取而代之,沿用周室五等爵制度本就沒什么不妥,而將五等爵細分為十五等也便於封賞,最為關鍵之處還在於百姓對此五等爵比較熟悉,

(《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依新功爵制度規定,軍民耕戰同功,皆可獲爵,庶民最高可獲爵位為十二等子爵,軍中無爵軍士最高可獲十一等子爵。凡因功獲得爵位者,除掉本身的榮譽之外,還可將爵位俸祿置換為相應的封地,比如說,十五等爵可以將每年五擔糧食的俸祿換取為五畝養生封地,十四等爵換十五畝,十三等三十畝,十二等六十畝,十一等一百二十畝。十等兩百四十畝,而一等爵位的封地竟是達到十萬畝。

但是,功爵制中也規定,獲得爵位者一旦身故,九等爵以下不可世襲爵位的封地將會重新收歸國有,而九等爵之上爵位雖然可以世襲,但會通降兩級。也就說,如果父親是一等上公,死後兒子世襲爵位,便會被降級為三等少公,相應的福利和封地也會同時減縮。而對於爵位徘徊在第九和第十等之間的則會通降為第九爵,有爵位而無封地。這樣做目的擺明是為了激勵秦國貴族的戰心,而對於秦中秦西現有的小貴族封主,將會按照他們現有的封地面積進行重新丈量踏勘,以封地大小來核准置換爵位。

此制一出,舉國嘩然。而其中最甚著卻不是秦國的貴族封主,卻是在咸陽等著上路的西域使者們,等於是又一次大開了眼界。

按照無敵前期所做的調查所提供的數據,目前除掉孟西白三家在秦國擁有最多封地之外,秦中秦西的封主當中,擁有土地超過九等爵五百畝(大畝)的就多達三千余家,超過千畝的也有近五百家,但無敵相信這些家族一旦理解了功爵制度的真髓,必然就會分家。

原本還嚷嚷著國君要是膽敢收回封地實行田畝新制便要交地叛出秦國的貴族封主們全都傻了眼,幾乎在一日之間,咸陽城中與此事有關的「相關部門」的門檻差點就被洶涌的人群的踏平,人人都爭著想要了解清楚新功爵制度的詳情,好為自家謀取最大利益。

就連擁立老甘龍的許多封主貴族們也悄悄的退散開去,畢竟國君的詔里說的很明白。各家封地是大秦公族為了獎賞各家為秦國所作的貢獻而給予的獎勵,但是數百載以來,各家世族卻是靠著封地坐吃山空,不思進取,與國與族毫無建樹,新功爵制度就是為了獎勵耕戰,既然各家封主都是為老秦留過血汗的功勛之臣,又有何懼呼?

至於老甘龍,無敵也專門給他上了一個眼葯,派老黑伯給他送去了一封手詔,上:「子不如我,要地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子若賢我,留地如何?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這話原本出自後世林則徐,他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話的意思是,如果子孫後代像我這么賢能。留錢給他干什么,他本來就很賢慧和聰明,我把錢和財產留給他反而損害了他奮斗的意志。子孫不如我,那留錢給他,反而使他好逸惡勞,坐吃山空。留的錢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為,越是增加其過錯。

自打甘成死後有些心灰意懶的老甘龍見此手之後,竟也是渾身一震,眼中然過炙熱光芒。今次他教唆杜摯合演這台大戲,目的其實也是為了給無敵送上一份大禮。好讓無敵念在他舍身取義,以身為餌引出反對勢力的情分上看顧甘氏後人。卻不想他看錯了無敵,以為無敵想要在秦國全境推行新法新制,必要殺人立威方可,哪知到無敵卻是將一切都考慮進去,將危機化解於無形。

說來也是,老秦人最看重者莫過於軍功,老秦世族哪家不是依靠軍功戰功獲得的封地?可是,無敵之前,老秦雖然征戰連年,可真正開疆拓土的又有幾次,多數時間吃敗仗不說,就連河西膏腴之地都被魏國奪取。因此各家自然不會去想什么新封地,只求能保住手中現有的土地便是祖上有德了。而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大秦日強,先收河西,又占巴蜀,更是拿下了越國大片的土地和傳說中的海外大島蓬萊,這大片的土地卻是被無敵以新田畝制度為借口分給了那些卸甲老卒和泥腿子的賤民,好叫大家眼饞得不行。

如今這軍功可以封爵,而爵位又可以換取封地,雖然表面上看,獲爵者死後繼承者將會連降兩級有些吃虧,但這總比國君一道詔下來全部收回要婉轉多了。而且各家都有子弟在軍中任職,要是因為大家的反對讓功爵制無法在秦國實行,不也就等於壞了家中子弟通過軍功獲得爵位封地的大事么?

取舍如何實難以一人之力決斷,自然需要謹慎考慮,而無敵也順勢將第一批封爵名單給頒布下去。第一批功爵名單分為文武兩檔,文臣以衛鞅、申不害兩人所封爵位同列少侯,而景監、鄒忌等人皆位列少伯,至於軍中大將,鎮守函谷關的贏黎被封為上侯,此次在魏國擾襲立下赫然功勛的子岸也被封為大侯,總之此次封爵,九等以上封爵武將合計三百余人,而文官不過一百六十三人,同等級別的官吏與武將所封爵位。武將皆高出一等,以示秦國重賞戰功的國策。

至於九等以下的爵位,卻是海了去,直叫舉國的百姓不分南北都是歡呼雀躍。根據國府詔,凡自嬴無敵一年始卸甲歸田的老卒,無論傷殘或卸甲之前在軍中任何官職,全部自動獲得十五等爵位,可憑此爵位換取五畝土地或每年領取與五擔糧食等值的俸祿,軍中軍官、公職官吏也一應獲得相應爵位。

至於封地的權利與義務,與自由民租賃耕作的公田又有不同,首先這養生封地的稅賦只有一成,其次是養生公田可以自由租賃與轉讓,當然原領者身故後要收回。最後一點,只要所領人活著,就可以自由的將封地更換為俸祿,也可將俸祿換成封地,兩者任選其一。

以現在秦國畝產的產量計,平均每畝(秦大畝)的主糧產量基本達到了五擔(五百市斤),因此一畝置換一擔糧食的俸祿是不會吃虧的。

功爵制的頒布和實施,將意味著秦國至此真正步入了強國的行列。而無敵的大勢封賞,也在很大程度上將難題拋給了那些因為害怕封地被收回而反對新制的貴族封主們,給了他們一個兩難的選擇題:支持功爵制,自己祖上傳下來的封地等於變相被收回。反對公爵制,家族在軍中任職者所獲得封爵便有可能打了水漂。

當然,終於走出這步的無敵可不c心貴族封主們是如何進行激烈思想斗爭的,因為他把心思放在另外一件大事上:無敵決定,就在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給兩個對於他、對於秦國而言非常重要的人舉行大婚。

第320章天佑大秦

是夜。秦王宮。

今年的中秋節,過得要比往前幾十年都豐盛。早早的,國府便從西豲購買了上萬頭肥羊,也從郿縣鄭縣以及河西購買了數千頭肥豬,甚至還從咸陽以北的紅狄部族買來了近百頭牛,然後從咸陽城中的各家飯館酒肆征來了廚子,就在秦王宮前的大廣場炮制一席中秋晚宴。

這一筵的說道可不簡單,首先它是一席豐收宴,今年大秦國內全面豐收,而巴蜀、南越以及蓬萊三地也是小有豐收,並且吳壯冒死尋來的稻種也在巴蜀全面開花,老墨子相贈的玉米也試種成功,所產出的玉米將會全部制成種子,明年便會在整個三秦全面推廣。

同時,它又是一席送行晚宴,一直被無敵用各種借口不斷挽留的西域使者,將會於後日一早啟程返回西域,而負責護送使者的隊伍將會達到十萬人之眾。其中五萬為陸續抽調回咸陽的大秦精銳鐵騎和重弩騎兵組成的混編軍團,秦國商隊和烏氏商隊合計約兩萬人馬,意欲一同前往的六國商隊也近百支,合計約有近兩萬人。最後一只部隊。卻是新近歸附秦國的大月氏族派出的護送部隊。

其次,它也是一席慶功晚宴,所慶之功一是子岸智破魏軍輜重大營,一舉剿滅魏國僅有的機動部隊,二是慶祝大秦的功爵制終於頒布施行。這兩件事中,子岸的戰功看似陪襯,實際上也是推行功爵制的一個必要的抱負,因為就在今夜,子岸將會成為大秦國第一個被國君以新式禮儀加冕的功爵。

最後一項,卻是大出許多人的意料,乃是因為今夜赴宴的朝臣官吏,無一例外的都被通傳的使者告知,國君每人都要帶上兩份慶賀新婚的禮物。可信使卻又沒有言明,到底是誰人會在今夜成婚,自然叫眾人大傷腦筋。

閑話也不多說,便是今夜,秦王宮的廣場前篝火處處,近千秦國文武官員和百余西域使者齊聚一堂,吃著熱辣的隴西風味燒烤,喝著由秦鳳酒提純的御釀,暢談豪飲,好不歡快。

中秋祭祀天地,頒布功爵制度、歡送西域使者這些繁文縟節自不贅言,之說諸事禮畢,且又酒過三巡,秦王嬴無敵舉杯巡視全場,而後直接走到一眾文臣盤踞之處。擠在衛鞅景監二人之中坐下,開口笑問道:「今夜還有兩件大喜之事要辦,不知鞅兄准備了什么賀禮?」

衛鞅被問得面色一窘,笑言道:「鞅孑然一身,又無長物,倒也沒怎么准備,也就是將所藏得李悝法經抄錄了兩套,權作賀禮。」

無敵聽了大樂,調侃道:「好好好,別人新婚燕爾,你卻送法經一套,可是想要人家以法治家么?」

「這又有何不可?」衛鞅一臉正色的笑言:「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無敵苦笑搖頭,只得向景監問道:「景監又備了怎般禮物?」

「君上也是,也不早幾日通知,小令狐一下午在家翻箱倒櫃也沒找出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便差人送來了我那匹西域馬和君上所賜的蠶羌劍。」

無敵聽了一拍大腿喝道:「好個小令狐,果真持家有道,那匹西域馬可是你的心頭r……」

「唉!」景監卻是搖頭苦笑,不知作何解釋。倒是衛鞅尋過話頭,突然若有所思的出聲問道:「景兄。這小令狐,跟著景兄怕是有十來年了吧?」

沒回過味來的景監順口答道:「算來,倒也真有十來年了……」

衛鞅眼中一亮,卻是感覺到後背受了輕輕一擊,扭頭便見無敵在給他使顏色,當即醒悟過來。無敵心知時機便在此刻,便起身擊掌,喝道:「諸位!今夜還有一個議程,便是要為我大秦的兩位功臣舉行大婚。此刻皓月當空,正是吉時,今夜我秦國君臣便一齊喝了這杯喜酒!」

「好!」眾臣齊聲大呼,旋即無敵便喝道:「禮官何在,還不快將新娘帶上來!」

立時,廣場上吹奏雅樂伴奏的樂隊吹起了婚慶所用的喜悅,而兩名身著大紅冠笈服,頭戴紅色喜帕的新娘子被嬴玉和白荷等夫人扶了出來,無敵也拉著衛鞅景監兩人手臂走去主席。也在這時,剛剛封爵的子岸大聲喝道:「怪吔!怎地只有新娘,不見新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