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教育(上)(2 / 2)

南方,索馬里的名義政府一直都是西方國家在支持,現在也是一邊倒,只有反政府武裝,以口頭的形式支持李嵐,沒有絲毫的實際行動。

阿威爾這些天以來,膽氣開始壯了起來,不但征兵城外西邊的機場,也由防守的姿態,轉成了進攻姿態,政府軍的士兵,開始向各方勢力進行滲透。

同時,在國際的干擾下,博薩索周圍好幾個大型的武裝勢力,都和政府軍聯合起來,打壓城外的部族勢力。各方勢力組成的聯軍,在國際的干擾下,本就不穩固的關系隨之告破。

阿威爾也趁機大刀闊斧起來,收攏那些小型的武裝勢力,這些天來,整個博薩索是雞飛狗跳,到處都有槍聲傳出,每天都有一個到兩個的武裝組織被收編或者被剿滅。

李嵐的領地,這斷日子以來,到是很平靜,動盪的博薩索,讓許多平民和難民,舉家逃往這里。李嵐對此都是來者不拒,有一個就收一個。

此時城外的難民營已經沒有少人住在那里了,難民醫院早就收起來了,許多帳篷也被收起來,目前還留在城外的難民,只有一萬多人。前陣子,難民營還有四萬多人,在李嵐一聲命令下,領地即將要關閉招收難民的工作後,剩下的三萬多人,連忙搶著報名。

現在還剩下的一萬多人,都是那些好吃懶做的家伙,李嵐也沒有將他們驅趕,而是吩咐一個禮拜給他們派一次糧食,保證他們每天能夠吃一食物,不被餓死就行。

從旱災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五個月,領地內也已經收留了將近五十萬人,目前每天都有幾百或者上千人要求成為領地的居民,他們都是從博薩索走過來的難民,甚至已經出現了博薩索的居民。

不過,這些攜帶有槍械的平民,領地並沒有馬上收他們,而是在城外給他們安排了臨時的住所,因為領地有一個硬性的法規,那就是禁止居民擁有武器,是領地的第一條禁令。

難民身上自然不可能有武器,這些從博薩索過來的平民,或多或少都帶有武器。哪怕在軍犬的洞察下,他們都沒有惡意,但李嵐可不放心,武器不能在領地之中被居民掌控,這是底線。

在別的地方李嵐不管,也管不了,在領地之中,有索馬里青年組成的衛戍營和動員兵在維持治安,組建警察部門。再加上一萬多的正規部隊,足夠保證他們的安全。

李嵐禁止他們攜帶武器,並不是擔心他們搗亂,而是要樹立一個規矩,要想成為領地的居民,就必須要服從領地的規矩。

五個多月的時間中,各項法規已經建立起來,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嚴禁私人擁有槍械藏匿槍械彈葯,成為了領地法規的第一條成文的律法。

目前領地之中,近五十萬的居民,還沒有人違反了這一法規。李嵐自然也不可能讓人攜帶槍支進來,不過他也沒有拒絕這些人。

在城外,凡是攜帶武器想要進城的索馬里人,士兵會按照高價,收購他們的武器,並且優先給他們安排工作和住所。

這個辦法很土,但效果還是很不錯,不少人都願意將武器賣出去,這些天已經有不少人拿上身份證明,成為領地新的居民。

現在,李嵐在高級權限指標上,已經完成了很多項,目前他首先要做的是,除了暴兵就是提升民心指數。

在控制台看了一眼正在建造的單位後,李嵐便走出基地車,坐上他的座駕,一輛很普通的越野車。李嵐的十幾個警衛則是上了兩輛武裝悍馬,跟在越野車後面。

越野車並沒有走多遠,便在一座剛剛修建起來,名為索馬里大學的學校門口停了下來。這所大學,是李嵐為領地的教育事業,特別建立起來的,里面的教師都是法拉赫特別聘請的,也有不少教師是退役的動員兵。

學校,一直都是領地的重建設項目,整個領地五十萬的居民,有超過三成都是兒童和青年,他們年紀正式上學的大好時光。從小學、中學、高中,再到這所大學,基本的教育體系,已經逐漸的完善起來。

此刻,學校中已經聚集了不少的群眾,巨大的操場上,還有不少穿著學生制服的索馬里青年男女,操場的正前方,是一個不大的講台。

作為記者的林美琪,正在和她的新聞團隊,擺弄著儀器。

而穆罕穆迪和法拉赫,正在講台上和大學的教師們攀談著,講台的一角,一根旗桿高高的豎起,下面整齊的疊放著一張索馬里國旗。()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