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反政府軍頭銜(2 / 2)

不過,這些天來,邦特蘭已經開始不得不改變對博薩索的政策了,因為博薩索快要成為別人的東西了。這是邦特蘭所無法忍受的,以前遷就著阿威爾,是在博薩索的港口稅收依然在手的關系。

現在博薩索要換了主人,就等於邦特蘭失去了最基本的國家收入,整個政府便會立即陷入財政危機,到時候便會不攻自破。

阿威爾自然十分明白這一,所以,在看到局勢不妙之後,便給邦特蘭高層去了電話,很直白的說,自己要被消滅了,博薩索是他人的,讓邦特蘭自己想辦法。

阿威爾此舉,剛好踩到了邦特蘭的痛腳,從共和國的總統到長老議會,所有人都坐不住了。邦特蘭境內,各地區部族也都開始征調士兵。為了博薩索,邦特蘭已經不惜和李嵐開戰了。

不過,邦特蘭高層也沒有沖動,而是先向李嵐提出了抗議,只不過李嵐並沒有接受,緊接著又是說要談判,李嵐也並未理睬。最後沒有辦法,邦特蘭直接提出將蘇魯德山脈以北,西到索馬里蘭邊境東至博薩索城外,全部送給李嵐。對此,李嵐還是沒有理睬。

對此,邦特蘭向中華提出抗議,不過和李嵐一樣,中華政府也沒有給予理睬。這下子,邦特蘭高層也惱了,經過了長老會議,所幸將整個邦特蘭都綁在了北約上。以邦特蘭共和國的名義,向埃塞俄比亞和美國尋求幫助,請他們出兵鎮壓李嵐的叛亂行徑。

埃塞俄比亞到是爽快的回應了,不過美國方面並沒有給出答復。因為美國可不想把中俄得罪得死死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不過,暗地里,美國已經開始計劃,加大對埃塞俄比亞的軍火援助。

另一方面,埃塞俄比亞也開始加快部隊集結的速度,空軍調動也變得頻繁起來。

阿威爾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然而他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不好過。因為李嵐的攻勢變得更加的犀利起來,到了戰斗開始的第三天,政府軍的生存空軍,已經不足一平方公里了。

他手中的武裝力量,也剩下了不到一萬,重武器更是少之又少。

不得已,阿威爾只有躲進意大利駐博薩索的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到了第三天的晚上,紅警部隊,已經完成對整個博薩索的占領。

以此同時,邦特蘭正式宣布李嵐手底下的武裝,為反政府武裝,並且希望得到國際的廣泛幫助。不過,作為一個不被承認的國家,基本上沒有人對其有響應。哪怕是出兵方面很勤勞了埃塞俄比亞,在國際上也十分的沉默,自然更別說美國等北約國家了。

因為他們都是公開支持索馬里正式政府,根本不可能去公開聲援一個不被他們承認的國家。當然,一些暗地里的幫助還是少不了的。

而李嵐反政府武裝的名頭,這回算是著實了。以往阿威爾那是名義不足,現在邦特蘭站出來,就算他的地位不被廣泛承認,但好歹也算是一個國家,說出來的話,也比阿威爾有分量多了。

當然,李嵐對此並沒有絲毫的在意,管他什么名頭,只有能夠反戰下去,早晚他掌握的政府,才是整個索馬里真正的合法政府。不管是教派武裝,還是被趕出摩加迪沙的索馬里政府,都要通通靠邊站。

不過,坐上一個反政府軍的名頭,李嵐也不是一個「戰友」都沒有。在短短的一天內,他就收到了不少電報,有青年軍和合作意向,也有教派組織的聯合文書。

對此,李嵐只是很禮貌的拒絕,他可沒有打算和這些勢力來往,特別是名聲極差的青年軍,他就更不可能和他們搞在一起了。

拿下博薩索之後,李嵐現在要開始進行第二步的戰略布局,三天的時間拿下博薩索,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轉圜時間和空間。而阿威爾躲入意大利大使館,李嵐也沒有在意,只是以動盪和保護的名義,派出一個排的士兵,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名義,監視著意大利大使館。監視著不要讓阿威爾離開博薩索,其他一切隨便。

因為現在阿威爾已經讓李嵐提不起太大的興趣了,等把一切的麻煩都決解了,再來處理他也不晚。

現在,邦特蘭和埃塞俄比亞的動作,才是李嵐最為關心的,也是最值得他去注意的。要不是因為現在兵力不如,李嵐還想一口氣吃掉邦特蘭,為了避免兵力太過於分散,這種事情只是李嵐想想而已。不過,李嵐也准備了好幾份應對計劃,不管兩個國家,什么時候出兵,規模如何,從哪個方向來,埃塞俄比亞的何時對他展開空襲,強度如何,他都有足夠的准備。()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