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嚴厲的外交警告(2 / 2)

「這很難嗎?」李嵐並沒有因為他們沒有決斷而生氣,這種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包括他在內。現在的他,已經當初那個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也不是房奴車奴下苦苦掙扎的大眾,而是一個能夠引起世界主流國家重視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關乎上百萬人的生死存亡,就算是美國也無法忽略他的存在。而他,也是逐漸積累,才慢慢具備一個強者的心里素質,不是一蹴而就。如果是當初剛剛來到索馬里的李嵐,那面對這樣的外交文書,恐怕也比他們好不到哪去。

「這些東西無非就是告訴我們,對於我們那種無所顧忌的軍火貿易,他們很惱火,叫我們要收斂。堅決履行聯合國憲章,不要加劇地區武裝沖突的動盪。說白了,就是既要當*子又要立牌坊。簡單一就是,我們的軍火貿易已經觸及到他們暗中的利益了。世界軍火商,最少有六成都是他們在控制。由於我們的崛起,影響到各國高層暗中軍火銷售的利益。這份外交敕令,不過是他們做出的第二步,第一步的行動,已經被我們粉碎了,第二步更多是在挽回自己的面子。」對於這些外交照會,李嵐一早就明白各國間的調調。

國際軍火市場,國家間的武器貿易只是其中一份蛋糕。而黑暗中的軍火市場,也就是所謂的軍火走私,也是一份很巨大的蛋糕。沒有國家在這方面是屬於干凈的,都有各自的利益圈子。

非洲和中東以及南美,這三個地方一直都是地下軍火商的主要銷售渠道。其中當屬中東和非洲的份額最為巨大,其內在的利益,完全不比明面上的軍火貿易額差多少。蓋因里面巨大的需求量,數量已經決定了利益了大小。

然而蛋糕就那一塊,以前大家也都是有各自的利益圈,你來我往的都有一定的平衡。然而,未來科技集團的出現,很快就打破了這種利益關系。就以美國來說,單單李嵐調查出來的按照軍火商,就不下五十家,有些是政府暗中支持的,有些則是各大財團和軍火公司的代言人。專門負責那些見不得光的軍火銷售。

當年蘇聯解體之後,多少戰備武器庫,就是在美國這些暗中軍火商的操作下,組建被半空。蘇聯那些幾十年來,專門儲備用來對付美國的強大武器庫,在短短十來年的時間中,就差不多被搬空了。經過軍火商的轉手,賣到了世界各地。這種手段,不單單可以降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也可以從中獲取巨額的利益。

別以為賣飛機坦克軍艦才賺錢,真正賺錢的軍火生意還是小槍小炮帶來的利益。飛機坦克和軍艦,這些東西不是一般人養得起,因為維護和訓練費用很貴,培養操作人員也十分的困哪。中東和非洲國家,沒有幾個養得起。

而小槍小炮則是人人都可以使用,只要微微的訓練一下。而且年年的戰爭下,需求量一直都是有增無減。每年都有眾多的武器貿易存在,遠比斷斷續續的大宗軍火生意來得實在。每年積少成多的下來,貿易額完全比得上明面上的世界武器貿易。

遠的不說,單單子彈和槍炮的損耗,這就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非洲開采的黃金和鑽石,不是進入珠寶公司,而是全部進入了軍火商的口袋。

現在李嵐還橫插一手,單單在南蘇丹,就獲得了上億美元的訂單。哪怕是美國,也要坐不住了。盡管南蘇丹不是美國傳統的勢力范圍,但經不住其他地方軍火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也是美國為什么要派遣特種部隊來插手的原因之一。按照美國人的想法,劫持了這批軍火後,首先就是打破了這個未來科技集團的信譽,讓軍火生意一開始就產生最基本的信譽危機。緊接著,借助劫持到的軍火,立即向李嵐發難,只要軍火到手了,美國人想要說什么那就是什么了。

然而,令美國沒有想到了的是,為此不但陪了四十八個精銳的特種兵和四架捕食者無人機,還有苦說不出。因為美國不可能承認這件事情,一說出來不單單是在削自己的臉皮,也會因此讓美國處於外交的劣勢,中俄也會借題發揮。而此事最主要的一是,美國事先沒有和北約其他國家打招呼,是它自己特立獨行。

既然這種事情不能明說,李嵐很照顧到美國的面子,沒有把那些屍體都公開,這讓美國保住了顏面,也讓美國有了很大的余地。所以,美國選擇了第二條路,那就是以官方的形式,向李嵐提出警告。借助北約各國的影響力,給李嵐照成這么一股壓力,希望借此達到最終的目的。

李嵐自然也明白這里面的彎彎繞,外交本來就是一件揣摩雙方心里的手段,言語中既要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也要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那我們是否真的要收斂一下,避免讓對方找到發飆的借口。」法拉赫試探性的問道。對這件事情,他認為有必要服軟一下,不要觸及到這些國家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需要。」對此事李嵐已經有一定的想法了,這件事上,他不能認慫,更何況現在也不到認慫的時候。再者他還要借助這件事,讓他所有的部下,都能具備起碼的自信心。不能因為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外交抗議,就開始退縮。他可丟不起那人。

最主要的是,他還有一把殺手鐧還沒有使出來。()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