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要什么就賣什么(2 / 2)

「最高航速是多少?采取了什么動力裝置?」曾志華忍不住問道。

「4台蒸汽鍋爐,總功率31萬馬力,四軸推進功率24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14000海里/20節。飛行甲板以下分為10層,1-4層為燃料艙、淡水艙、彈葯艙和輪機艙。5、6層為水兵住艙、食品庫、餐廳和行政辦公室。7、8層為艦載機維修間、維修人員和雷達員的住艙。9、10層為機庫、戰斗值班室和飛行員餐廳。甲板以上的島式上層建築分為8層,自下向上依次為消防、醫務、人員住艙、工具、通信及電氣材料庫、軍官室、艦長及司令部人員、特殊人員工作室和休息室等。」李嵐並沒有去隱瞞什么,不單單回答了曾志華的問題,還將航母的結構分部介紹了一下。

「三十一萬匹馬力,才三十節,似忽有些浪費了!」曾志華好奇的問道。

「怎么會浪費,高馬力是為了保持艦載機擁有足夠效率的出勤率,增加蒸汽彈sè的壓力恢復速度。」李嵐道。

聽到李嵐的話後,曾志華深有同感的頭,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對航母指指的工程師們,小聲的說道「那不知道,購買這樣的一套動力裝置,需要付出什么樣的價位。」

「這種事情你應該去和未來科技集團的人接觸一下,說句實話,我還真的不清楚。這是他們的研究成果,費用的投入和計算在航母的造價上,所以,具體的價格還需要雙方進一步的協商。」聽到曾志華的話,李嵐會心一笑,道「放心吧!價格會很公道,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去賺祖國的錢!」

一聽曾志華問道航母動力系統的時候,李嵐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畢竟是三十一萬馬力總功率的動力裝置,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快趕上尼米茲的核動力裝置了,特別是推進功率,只比尼米茲小2萬馬力。

這樣的家伙,完全可以放在滿載九萬多噸的航空母艦上,還是常規動力的。只是會犧牲一艦載機起降效率,每架戰機的起飛間隔,增加個十幾秒鍾。

當初李嵐也是在助手的解釋下才了解,總功率剩余的七萬匹馬力,都是給航母提供電力和蒸汽彈sè的動力。而推進功率能夠把艦船的速度提高到三十節,已經能夠滿足快速機動的目的。當然,也只有在戰時才會讓動力系統全功率的運行,以滿足艦載機的起降需要。

「國內開始在自己建造航母了嗎?」李嵐問道。

「邊建造邊積累經驗。」曾志華慎重的頭,隨後一指航母周圍那一百來個工程師,無奈的說道「其實我最看重的還是你的造船廠,和這些技術人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科技的保證。國家已經很努力了,但是積累還是太少了。」

看到曾志華頗為無奈的樣子,李嵐內心權衡了一下,道「工程師我可以支援,造船廠就沒有辦法了。等贈送的航母交付完畢後,我會讓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到祖國幫助你們盡快的掌握航母的使用。」

曾志華庄重的頭,並沒有說什么感謝的話語。他很清楚,這絕非一句感謝就能夠表達的。雙方不管是互相還是往來,都已經非常的親密。或許這一艘航母的價格,無法比擬中華對他的支援。但是意義上的價值,高出了中華對他給予的幫助。

而且這一次中華代表團過來,就是為了獲得感興趣的技術。對此李嵐表現出的歡迎,也讓曾志華說不出簡單而蒼白的「謝謝」兩字。曾志華多次心想,要不是因為一號首長的運籌帷幄,早早的就開始堅持對李嵐進行無償的幫助,或許現在的局面會完全不一樣。

歐美國家對中華的技術封鎖,讓中華在高x能武器科技方面一直進展緩慢。很多東西都是依靠自己慢慢摸索前進,能夠獲得的技術支持,十分的少。這一次來到索馬里,就是為了打破這樣的僵局。單單這一艘航空母艦,就有讓中華甘心為之付出的各種技術。

接下來,李嵐繼續帶著曾志華到各個船台去逛著,隨後又來到了空軍基地,帶著他繼續逛起了機場的停機坪,最後這場視察觀光的旅程在陸軍坦克試驗場結束。曾志華看到了最後一件裝備是天啟坦克,這款能夠和美國12s硬碰硬的陸軍主戰坦克。

對於即將成型的現代化海陸空三軍,李嵐全部對他開放,因為不需要多久,這些武器裝備,就不是秘密了。

緊接著便是中華下單的時間,李嵐則是來者不拒,中華要什么他就賣什么。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