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最後的瘋狂(2 / 2)

聽到眼鏡男的話,他心中泛起了很不好的預感。

另一邊,直升機緩緩的離開了觀景台,就在遠離帝國大廈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離時,毫無征兆下,一聲巨響,紐約帝國大廈,這座有著七十年歷史的標志性建築,上半截緩緩的傾斜。不過,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在下面,多個樓層依次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半個小時後,這里塵煙依舊彌漫。周圍的街道已經什么都看不到,原本在下面警戒的美軍部隊,沒有幾個跑得出去。

白宮廢墟外,正在准備登上新聞發布會現場的奧巴馬,接到這個消息後,腳步一個踉蹌。

上一次,911對於美國來說無疑具有重要歷史性意義,對於世界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和從一定角度看,可以說它改變了美國,並通過美國之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行動改變了世界。

之前的美國,享受著冷戰結束帶來的紅利,「知識經濟」沿著「信息高速公路」持續增長八年,財政由赤字轉為盈余,綜合實力盛極一時,堪稱處於巔峰狀態。之後的美國,則開始連續經受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和包括利比亞戰爭在內的中東大變局等一系列重大挑戰的考驗,而且所有這些事件並非此起彼伏,而是彼此之間不同程度地相互關聯、交織、疊加,從不同角度同時和持續撞擊美國的霸權大廈。

如果說?11事件嚴重挫傷美國維護國家安全的信心,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考驗美國的超強軍事能力,那么金融危機則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權,中東大變局則在檢驗美國的外交掌控能力。在這一系列重大考驗的不斷沖擊下,美國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弱比較充分地顯露甚至加重,各種矛盾和問題變得突出或者被誇大,這盡管還不足以說明美國將由此走向衰落進而放棄對國際事務乃至整個國際體系的主導權,卻可以表明美國內外面臨困境,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相對於其自身十年前的狀態有所下降,與其他大國的差距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減小。

一言以蔽之,美國如今面臨如何變革、調整和重振的重大難題。然而,就在這樣的檔口上,一場規模遠勝911的恐怖襲擊悍然在美國大地上奏響。這十二年來,美國的反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這不管是誰看來,都是如此。

當年911事件作為國際恐怖主義的極端之作,對美國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沖擊首先表現在國家安全方面。事件發生後,小布什政府秉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美國」的信念,高舉反恐大旗,把反恐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首要目標,對內,檢審和改革國家情報機構,全面加強和整合情報力量,通過《情報機構改革法案》,設立統管全國15個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總監職位和國家反恐情報中心。組建國土安全部,內設20多個部門,並讓海岸警衛隊等軍方機構參與國土防御。實施一系列反恐立法及反恐機制和恐怖預防建設,加強出入境、交通、航空器管理,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堅決防止恐怖分子再度在美國土地上制造恐怖襲擊。

對外,美國以反恐劃線,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反恐戰爭,很快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後沒有繼續全力清剿「基地」組織和重建阿富汗,相反把力量轉向發動伊拉克戰爭和戰後重建,同時與世界各國加強金融和情報反恐合作。

經過十年努力,美國反恐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就,不僅防止了其本土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而且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和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並最終在11年5月擊斃了本?拉登。但美國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比較高昂。軍事預算十年來幾乎增加了一倍,12年的國防預算(不含戰爭費用)達到5530億美元。反恐費用不斷走高,911事件後的一次性反恐專項經費撥款就高達250億美元。成立國土安全部和運轉十年花費1萬多億美元。截至10年,每年情報預算高達75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長20倍以上。加上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費用,美國十年反恐花費超過7萬億美元,傷亡近4萬人。同時,十年反恐過程發展起來的大批安全機構和相關安全產業,作為新興利益集團已經成為影響美國國內政治運作的重要因素。根據10年的調查,美國十年反恐建立的龐大安全官僚體系,涵蓋1200個政府機構、1900家私營企業和4萬經過忠誠審查的工作人員。

如此龐大的反恐網絡,一筆筆都是金錢堆出來的,在這樣的形勢下。居然爆發出了如此大規模的襲擊,一個國家的標致瞬間損失殆盡,就連安全、情報部門的總部,也都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這種形式下,身為美國總統的他,不吐血已經算是心性非常不錯了。

「馬上打電話給軍方,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們是怎么辦事的!」緩過來一的奧巴馬,厲聲道。

秘書急忙而去,然而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又跑了過來,滿臉悲切的說道「都死了?」

「什么意思?」

「那些恐怖分子體內都被植入了威力巨大的炸彈,在他們被送到紐約陸軍分部進行審訊的時候,紛紛引爆炸彈。目前陸軍分部,已經倒塌,死亡人數還不清楚。」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