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間諜衛星上天(2 / 2)

「發射成功了!」人們吹呼著、目送著騰空而去的火龍。心潮像海浪一樣翻滾。

火箭在藍天扶搖直上。幾秒鍾後,垂直上升的火箭開始拐彎。幾十秒後,火箭排出的燃氣在空中凝成煙霧,宛如一條白練在長空向東南方向延伸。最後在茫茫的天際里。漸漸變成了一個小亮,穿出了大氣層,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然而,八卦城內,建造完畢的衛星控制中心和基地第二層的指揮中心內。所有的儀器早已緊緊「咬」住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小亮,精確地測定、記錄和報告著火箭在每瞬間的飛行速度、高度和姿態。每一秒鍾都有大量的測量數據,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測控數據交換中心。控制中心通過各種精密設備和線路,把所有單位聯接成一個緊張的戰斗集體,及時地匯集、交換各參試單位之間的數據資料。不斷地向控制台報告著火箭飛行數據,並且把所測信息和火箭飛行情況及時轉送給發射場區的計控中心。喜訊不斷傳來

「跟蹤良好!」

「工作正常!」

「飛行正常!」

在飛行控制中心,一排排屏幕上,頻頻交換著五顏六色的數碼,自動記錄儀在顯示板上輕輕地描下了火箭飛行軌跡的曲線。這條曲線,與事前標上去的理論彈道曲線緊密地吻合在一起。它形象地告訴人們火箭內部儀器工作正常,火箭飛行正常!

不過,事情並沒有結束,運載火箭還需要把衛星釋放出去。

一箭多星的發射常用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把幾顆衛星一次送入一個相同的軌道上。第二種是分次分批釋放衛星,使各顆衛星分別進入不同的軌道。就是說,運載火箭達到某一預定軌道速度時,先釋放第一顆衛星,使衛星進入第一種軌道運行,然後火箭繼續飛行,達到另一種預定的軌道速度時,又釋放第二顆衛星,依此類推,逐個把衛星送入各自的運行軌道。

為了實現一箭多星,需要解決許多技術。首先是要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以便把質量更大的數衛星送入軌道。其次是需要掌握穩定可靠的「星-箭分離」技術,做萬無一失。運載火箭在最後的飛行過程中,衛星按預告設計的程序從衛星艙里分離出來,不能相互碰撞,還需選擇最佳的飛行路線和確定最佳分離時刻,使多衛星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

另外,還必須考慮火箭運載衛星以後,火箭結構角度和重心分布發生變化,會使火箭在飛行中難以穩定,多衛星和火箭在飛行中,所載的電子設備可能會發生無線電干擾等特殊問題。從技術上說,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多種不同軌道的衛星是比較復雜的,不容易掌握。

這些東西,在紅警基地運載火箭面前,似忽變得很容易,當最後一顆間諜衛星進入地球最高的同步軌道時,第一次的發射,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作為這件事情的主人公,李嵐非常清晰的見到了這一畫面,盡管他只看到了低軌那兩個間諜衛星的,再往上就再也看不到。但是從運載火箭發射開始,控制台的全息實時投影已經將發射中心的實時畫面投影到控制台中。整個運載火箭慢慢騰空之時,李嵐感覺自己仿佛一直就在火箭的旁邊,看著二三十米長的運載火箭,在自己身邊擺脫地球引力,這種如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實在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特別是在助推火箭脫離的那種瞬間,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而當運載火箭進入低軌道時,在空寂在的太空中釋放衛星時的那種優雅,令人深深的迷醉。這種經歷,李嵐相信,全世界沒有人能夠享受到。

在後面,由於基地只能模擬半徑兩百公里內的事物,當運載火箭進入更加無垠的太空時,他盡管看不到,但依然能夠感受那種獨特的震撼與自豪。

「助手,間諜衛星連接成功了沒有?」在宣布衛星發射成功後,李嵐便迫不及待的問助手,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急迫心情了。

「衛星已經連接完畢,六顆衛星全部運轉正常,目前已經可以正常工作。」助手回答道。

「基地是否可以看到間諜衛星看到的實時畫面?」李嵐問道。

「間諜衛星除了高空同步軌道之外,只要不進行變軌,在最低的軌道中,每86分鍾會環繞地球一圈,並無法實時對地球進行監控,只能集中關注一片地區。才能獲得最准確有效的消息。不過,基地可以連接到高軌道同步衛星,獲得有效的實時數據,現在基地已經連接上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目前可以監控整個亞丁灣的基本情況。當然,間諜衛星獲得的信息,並沒有基地如此詳細,還要配合一定的數據分析。」

「沒關系,開始進行海陸空三軍部隊和獨立導彈部隊信息交匯。」挺高助手的回答,李嵐也沒有高興,也沒有失落,下達了命令。

「交匯正在進行,預計完成時間三秒,3、2、1,信息交匯完畢,兵種事實信息數據鏈建立成功。」

「很好!」李嵐滿意的頭,起身,走出了控制台,在離開前,看了一眼基地地圖上,在亞丁灣上逐漸增多的紅色小,嘴角微微一翹。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