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真正的戰爭來臨(2 / 2)

埃塞俄比亞北部和吉布提方面,聯軍第二遠征軍以法國第六裝甲師和美國特種部隊為主力,配合吉布提兩個步兵團以及埃塞俄比亞的一個步兵師,分別進攻哈爾格薩和柏培拉。

聯軍第一遠征軍,由法國、意大利、美國的海軍陸戰隊組成,作為高速機動部隊,伺機在非洲之角登陸,第一遠征軍其中一部繼續在也門待命。等下的海軍陸戰隊部隊,則是跟隨兩棲攻擊艦群行動。一旦完成對索馬里海軍的海上優勢,便是登陸時機的到來。

海軍方面,以美軍第五艦隊為主組成的聯合印度洋艦隊,則是主力盡出,找出索馬里兩支航母戰斗群,其戰斗的核心任務,便是將這支索馬里海軍,消滅在印度洋上。

以美軍第六艦隊的為首的艦隊群,配合法國和意大利兩國航空母艦,組成一支由五艘航母組成的混編艦隊,用以支援地面戰爭。必要時,可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縮短艦載機的攻擊半徑。

非洲東海岸美軍艦艇,則是開進到索馬里南部海域,為地面戰斗提供火力支援,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境內的空軍基地,將作為聯軍臨時通用的空軍基地的。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空中機動聯隊的三百多架戰機,已經開始進駐埃塞俄比亞西南部城市的空軍機場,法國兩個空軍聯隊也進駐到埃塞俄比亞西北城市的空軍基地。意大利空軍一個聯隊的戰機,也進駐到肯尼亞南部城市,配合美國原本在肯尼亞的第47空軍聯隊,實施對索馬里三個方向空域的空中包圍。

為了確保戰爭的可持續性,為此聯軍還組建了第五遠征軍,作為地面戰爭的預備役部隊,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後勤的安全。以美國第一空降師中的一個空降旅和法國、意大利兩國的空降部隊為主,必要的時候,可作為第一機動編隊,進行敵後傘降,打擊重要的敵後目標。

面對聯軍地面部隊重兵壓境,李嵐並沒有任何的慌張。

聯軍打的什么主意,他一眼就看出來了。壓縮自己的空間,切斷索馬里南北的聯系,想要將第一重裝師阻隔在索馬里南部。只不過,對此李嵐已經有了准備。

第一重裝師的行動速度可比聯軍快多了,天一亮便撤到了貝蘭德文,陸航部隊則配合衛戍兵團的第一師,直接在加勒卡約就地展開防御。按照第一重裝師的速度,聯軍想要拿下加勒卡約,阻擋北側的道路,戰機已經喪失。

在伊丹登陸的部隊,李嵐並沒有去阻止。原因有很多,海軍正在軍港補充彈葯,准備迎接更加殘酷的戰爭,沒有海軍的幫助,想要有效的攔截對方的登陸行動,實在太難。

而且伊丹只是索馬里一個小鎮,現在也早已經人去房空,到處都是平原,在火力布置方面,根本沒有優勢。在伊丹登陸的聯軍,是一支兩棲打擊大隊,沒有有效的防御,面對一支兩棲打擊大隊,部隊攔截的價值不大。

還不如繼續貫穿集中力量的戰術,放敵人進來,讓他們來到開進大本營的地方,殺傷對方的有效戰斗力。這絕對比把部隊放在伊丹那個小鎮徒增傷亡好很多。

在紅警兵團戰術的制定中,戰爭的戰場是在加勒卡約、哈爾格薩、柏培拉這三個方向,必要時也可以加上索馬里半島上的錫魯吉夫市,這座原本邦特蘭主要城市之一。和加勒卡約一樣,是扼守南部聯軍背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兵力分配方面,目前陸軍部隊中,李嵐擁有一個整建制的重裝師部隊,四個獨立的旅級作戰部隊,一個陸航旅,兩個導彈旅,還有一個未健全的第二重裝師,目前里面只有一個健全的坦克旅和機步旅。另外,由索馬里人組成的五個衛戍師,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戰斗力。

第一重裝師配合衛戍部隊的第一師扼守加勒卡約,第一裝甲旅和第一機步旅駐扎在哈爾格薩,由第二衛戍師配合。海軍陸戰隊三個加強營防守柏培拉,第三衛戍師配合。東線沿海方面,第二裝甲旅和機步旅,則是鎮守錫魯吉夫,第四衛戍師配合。

建制未完整的第二重裝師和第五衛戍部隊以及陸航旅、基地禁衛部隊,則是後備力量。空軍所有聯隊,作為空中支援和奪取防守區域制空權。海軍三個神盾戰斗群,則是守護索馬里北部海疆。在亞丁灣一線,李嵐是嚴禁敵人直接登陸的。

★百 度 搜 索來 ,免 費 閱 讀 萬 本 小 說 .★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