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核動力航空母艦(2 / 2)

盡管造價比第一級還要貴兩億五千萬基地資金,但就憑一個核動力就足以拉平這個價格差距了,更別說核動力航母上所使用的還是電磁彈射器,一個電磁彈射器的造價,兩億五千萬基地資金的差距,就更加不算什么了。

要不是當初這家伙的價格太貴了,為了把海軍全面發展起來,李嵐早就直接開建第二級的核動力航母了。好在當初他的選擇沒有錯,否則就靠這一艘航母,就可以上一支航母戰斗群的價格,那當時李嵐絕對拿不出兩支航母戰斗群,論起戰斗力,直接選擇核動力,就要弱上很多。

至於第三級航母,李嵐目前還看不到半苗頭,第二級已經夠先進的了,盡管在很多先進性方面還比不上美國最新的福特級,但已經可以力壓尼米茲級一頭。

就一個電磁彈射就好,要是結合基地出品必屬精品的原則,那這樣的一艘航母,絕對得上尼米茲那種航母一艘半。

眾所周知,電磁彈射比起蒸汽彈射的好處多了不止一半。

蒸汽彈射器發射是最大過載可以達到6,而整個行程的平均加速度僅有2多一,艦載機飛行員常產調侃彈射器在後段往往沒有飛機自身的發動機加速得快。隨著速度和氣缸容積的增加,過熱蒸汽的膨脹絕大多數能量用於蒸汽本身的加速和推動上了,而體積增加後氣體膨脹所需蒸汽的比例成立方關系增加。目前的蒸汽彈射器長度和氣缸容積幾乎達到極限,到彈射沖程的末端,蒸汽基本上只能加速活塞,對飛機的幫助不大。

電磁彈射器的推力啟動段沒有蒸汽那種突發爆炸性的沖擊,峰值過載從6可以降低到3,這不僅對飛機結構和壽命有著巨大的好處,對飛行員的身體承受能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改善。此外,由於電磁彈射的加速和彈射器的長度沒有關系,除了受到氣動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外,彈射初段到末段的基本加速度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這就比蒸汽彈射的逐步下降來得更有效率。根據計算,平均加速度一樣時,電磁彈射器可以比蒸汽彈射擊讓飛機多載重8%-15%。

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好處在於電磁彈射器具有很大的能量輸出調節范圍。蒸汽彈射器的功率輸出依靠一個叫速率閥的東西,利用控制蒸汽流量的方式控制彈射器的功率輸出,機械的可調節性能輸出達到16差不多就是極限了。而電磁彈射的功率輸出是由電路系統控制的,從大功率民用變電的經驗可知1100以內的變化是相當容易的。

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的海軍未來將會大量使用輕重不一的無人機,目前的蒸汽彈射器很難適應這個要求。對航母的設計是和海軍操作人員來說,電磁彈射器是一個大福音,它不僅將機庫甲板的占用面積縮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重量還輕了一半。大幅減輕高過重心位置的重量對航母的穩性設計是個很有益的舉措,同時既不用再為復雜的蒸汽管道迷宮所困擾,也不用再為灼熱的蒸汽泄漏和四處污濺、難以清潔的潤滑油所發愁。

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特,在核動力航母的說明上面,艦載機的攜帶上,還有無人機的存在。因為無人機重量的原因,想要用蒸汽彈射將重量輕的無人機彈射起飛,其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無人機在蒸汽彈射的暴力拉扯下,機體會嚴重受損乃至於直接在甲板上解體。

所以,電磁彈射的技術一旦在航母上面運用純熟,那未來的航母上,要是出現全部無人艦載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這個畫面距離各國海軍很遙遠,距離李嵐也十分的遙遠。目前在基地中,空軍方面一直都讓李嵐很無奈,沒有大型的固定翼運輸機,也沒有優秀的無人機。基地只是給他一連串的問號,到了現在,高級權限已經過去了兩年,可還是沒有解鎖哪怕一個問號。科技積累上,他又沒有辦法去催促,只能用依靠科學家們一步步的努力。

所以,目前航母上面的電磁彈射,除了能夠加快戰機的出勤率和提高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外以及加大艦船空間外,也不會帶來太大的變化。

當然,有電磁彈射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由於有了維修中心,基地也可以生產武器單位的零部件,電磁彈射器也在建造列表內,這東西,不管是中華還是俄羅斯都會非常有興趣。這不但可以給李嵐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帶來很大的政治好處。前提是,他打算賣這玩意。

在結合海軍目前的發展和現有實力對比,他已經不打算繼續建造常規動力航母給自己的海軍使用,而是打算接下來的時間中,核動力航母要一艘接一艘的下水,也就是說,他每天都要不斷背負七十五萬基地資金的消耗。對比核動力航母的價值,他的這個想法,也最終確定為紅警兵團海軍未來發展戰略。

只要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他計劃在十五年內,打造十支核動力航母戰斗群,如果在這個時間內,第三級的航母解鎖了,那他則會根據性價比來決定後續航母的建造工作。

至於常規動力航母,除非是有人要買,否則他不會繼續建造。在這期間,他也想把全世界拉入這場由他主導的海軍軍備競賽中。(未完待續。。)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