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准備出兵(2 / 2)

剛剛坐下的李嵐,正想與林美琪享受下兩人時光,敲門聲便響了起來。

「很抱歉打擾總統和總統夫人的相處。」法拉赫走進來後,臉上便露出了幾分的尷尬。

林美琪聽到法拉赫那蹩腳的華語,雖然臉色呈現出幾分紅暈。但是難言心中的甜蜜,說道「我先去准備晚餐,你們聊。」

李嵐頭,給了一個歉意的眼神,等她離開。並且關門後,他一指對面的沙發開口道「你來得來的真是時候!坐吧」

「向安拉發誓,我絕對不是故意打擾你和第一夫人親熱的。」法拉赫臉上的尷尬之色還未散去,說道。

「還沒有結婚呢!別拍馬屁了。」李嵐微微一笑道。

「這還有變化嗎?早在第一夫人來到索馬里的時候,我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了,否則總統早就和娜塔莎將軍或者譚雅將軍結婚了。」法拉赫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模樣,並且給了李嵐一個是男人都懂的眼神。

李嵐聳聳肩。說道「這么著急過來,有什么事情嗎?」

說到正事,法拉赫馬上收斂起臉上的笑意,一臉嚴肅的說道「從昨天埃塞俄比亞境內的索馬里族戰略阿瓦薩以來,埃塞俄比亞軍方已經開始調集超過兩個師的部隊,於今天中午朝著阿瓦薩前進。」

說到這里。法拉赫看了下手表,繼續說道「預計還有兩個小時,埃塞俄比亞兩個師的部隊就會進入到阿瓦薩市。穆罕穆迪已經按照制定的計劃,通知國防軍的空軍做好隨時出擊的准備。國內發來請示,一旦埃塞俄比亞的部隊向索馬里族發起進攻。是否按照計劃進行反擊。」

李嵐並沒有立即做出答復,這個問題,從昨天傳來意外的消息後,他就開始在思考了。

按照計劃,前後會有四個月的准備時間,結果卻是人算不如天算。

對於埃塞俄比亞境內的民族問題,李嵐一直都因為紅警兵團的編制還未補充完畢,而沒有正式進行干預,暗中也只是幫助索馬里族守好自己的一片土地。

只不過他一直都小看索馬里族在埃塞俄比亞國家中的問題了,從上世紀以來,索馬里族一直都是埃塞俄比亞方面的一個心病。一個跨地域民族,特別是對於一個國力不強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很有威脅力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如今埃塞俄比亞已經失去了對周圍國家局勢的掌控,又接連經歷了兩次失敗,索馬里族的問題,就越發的嚴重起來。數任埃塞俄比亞總統都無法徹底決解的麻煩,也迎來最嚴重的爆發期。

強烈的對立關系,是李嵐少考慮的一。然而,哪怕他知道,也沒有辦法進行干預,這種事情最好的手段就是順其自然。

不好的一面是,制定好的計劃要提前進行,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不是李嵐擔心部隊還未補充完畢,打不過埃塞俄比亞。就埃塞俄比亞那些軍隊,放在非洲力量階層還有得看,在他眼中什么都不是。但是,他不得不考慮下國際的情緒。

索馬里現在處於開始融入於世界團體的階段,四個月的緩沖,已經是極短了,要不是因為強制任務在,李嵐根本沒有想要在近幾年去侵占土地。

現在出兵對於紅警兵團來說,根本不存在問題,可是還沒有准備好,就倉促出兵,這會令索馬里在國際外交上,處於很被動的局面。

沒有一段時間的輿論造勢,太著急出兵,很容易讓人抓住輿論攻擊。這種事情下,歐美是不可能出兵幫助埃塞俄比亞,但是在輿論上和國際上,肯定會聯合起來,給李嵐不斷制造壓力。

昨晚,他就對此搖擺不定,兩個選擇,都是利弊共存。

「你認為我們該出兵嗎?」李嵐還是沒有立即做出決定,而是把這個問題,踢回給了法拉赫。

對於,法拉赫有自己的想法「埃塞俄比亞境內的索馬里族盡管和我們一樣,但是他們一直都是埃塞俄比亞的居民,如果沒有一定的國際輿論支持,我們出兵的話,絕對會引來世界輿論的反彈。

可是如果不出兵的話,埃塞俄比亞境內的索馬里族就危險了,最好的結果就是爆發內戰,但是結局堪憂。這不是我們的初衷。

一直以來,索埃之間就一直存在領土爭議,我們的計劃是借助這一事件,不但可以將埃塞俄比亞境內的索馬里族接納到國內,也可以徹底奪回百年前屬於我們的土地。

……

我的意見是出兵,非洲不是其他大洲,在這里有時候牽扯巨大,但有時候弱肉強食是絕對的真理。」

說到這里,法拉赫緩了一下,說道「而且恕我直言,恐怕放過了這個機會,今後就難以再次有如此好的機會了。當初美國一句虛無縹緲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不是照樣出兵了。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猶豫。」

「此事……」

李嵐剛剛開口,敲門聲突然響了起來,娜塔莎推門進來,手上還拿著一個文件袋「這是中華送來的,建議您馬上看一下。」

不需要娜塔莎的建議,在看到文件袋上埃塞俄比亞五個字的時候,李嵐就想看一看了。

打開文件袋後,里面只有幾張照片和一份不超過三頁的文字說明。

穆拉圖特肖梅沃圖埃塞俄比亞人,留學中華七年,北大博士學位……,現任埃塞俄比亞眾議院議長,兩個月後埃塞俄比亞總統大選最有機會當選新總統的候選人。國際政治外交傾向高度親華,左溫和派……

看完文件後,李嵐嘴角頓時一翹,他已經明白中華的意思了。此刻,他對是否開始准備出兵的選擇,已經有了決定。

「命令國防部,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只要埃塞俄比亞軍隊對索馬里族大規模使用武力,就便立即出兵。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馬上開始進行新聞造勢,特別是國際輿論,造得越熱鬧越好。」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