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為總攻做准備(2 / 2)

可世界上還有什么地方可以容納他們?美國自然不會收留,其他國家就更加不可能收留他們了,所以只能用戰爭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重新建國。

否則安倍晉三也不會參與到這場戰爭中,所以現在他有再多的不爽,也只能繼續忍著。

會議還在繼續,而希拉里的提議也說服了大部分的人,或許是相對性的冒險,但風險也意味著收獲。

再者說,戰爭哪里沒有風險的?

隨即,希拉里的提議很快就被執行了下去,龐大的北約軍事集團再一次快速的運轉起來。

埃及戰場,北約的空軍依舊不停地和紅警戰機爭奪制空權。

另一邊,大量的物資通過歐洲源源不斷的運到了非洲,一座座空軍基地在非洲廣褒的荒漠中修建了起來。

一批批的工程部隊被派遣到這片燥熱土地上,大量的北約士兵也在陸續的踏入非洲的土地。每天來往北約的貨船,達到了數千艘。每一天都有百萬噸的貨物和物資,進入了非洲大陸。

土耳其方面。北約大量的部隊也在加快集結中,可北約方面並沒有加大中東戰斗規模的打算。只是不停的增兵。

以此同時,北約各國艦隊也開始忙碌了起來,特別是在太平洋一線,大量的武器和物資,被送到了軍港,等待裝船。

絕大部分的軍艦,也取消的訓練或者巡邏任務,開始有序的集結起來。

又是十天過去了,埃及戰場的硝煙終於開始消散了。可戰爭並沒有停下來,結束的只是地面戰爭,反觀整個埃及的天空,到處都是戰場。

無論站在埃及的哪一個土地上,都可以看到天空中時不時飛過的戰機,並且這種空戰,已經擴大到了沙特,很快就蔓延到中東一線。

雙方每天都出動了上千架戰機,從土耳其到埃及。這一條地中海的沿海線,除了以色列空域外,到處都是空中的戰場。

不管是北約還是索馬里,都盡全力的將空軍的力量投入進去。

不可否認。這是一場漫長的戰斗,因為雙方的軍事力量,在局部上的優勢。幾乎是相等的,誰都沒有辦法一口氣取得巨大的軍事優勢。

打的就是誰能夠堅持得就一。這場空戰,絕對比二戰的大不列顛空戰。更加慘烈無數倍。

一場只有幾百人決定勝利的戰爭,為有空軍有這樣的高度評價。

大不列顛空戰是如此,現在依舊是如此,雙方的戰機都是二十四小時不停息的,當中也伴隨著雙方的導彈相互攻擊。

可地面的戰斗,卻仿佛消失在世界的眼中,所有的新聞媒體上,說的都是空戰如何如何。

而就在這短短的十天之中,雙方就誕生了一二十個王牌飛行員,一個王牌飛行員的標准是擊落同等階級的戰機五架。

為此,雙方已經損失了將近一千架戰機,並且都是第四代以上的戰機,第三代戰機,連出現在這里的資格都沒有。

足可見這場波及數千公里空域中戰斗的殘酷,每一個坐上飛機的空軍飛行員,都早已經留下了遺囑,每一次的起飛,都是一次死亡之旅。

因為不管是是誰,都不知道升空後,戰斗會在什么時候爆發,也不知道自己會遇上什么樣的對手,是第五代戰機,還是第四代戰機。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雙機型搭配巡邏警戒的作戰,才讓戰損率每天都達到百架。

因為第五代戰機不可能擔負所有的警戒巡邏任務,必須要有第四代戰機來執行一部分的警戒飛行任務。

如此一來,就變成雙方的第五代戰機,全力尋找敵人的第四代戰機。

嚴格來說,這也是一場注定不對稱的空戰,因為大部分都不是第五代對上第五代,第四代對上第四代。

當然,最後也演變到各種釣魚戰術,或者是誘餌戰術,總之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一切都只是為了干掉對方的戰機,而戰機的生產工作,如何能夠滿足如此巨大的消耗。

可是這種戰斗已經停不下來的,因為誰都想要把戰線推到敵人的家門口。

北約空軍希望奪取北非和中東制空權,而索馬里空軍自然也希望把戰線推進到歐洲上空。

這時候只要誰露出了疲態,就會遭受狂風暴雨般的攻擊,所以只能一步步讓戰機升空。

空軍的對壘,只是戰爭這盤大棋內的一個小小的環節,在這十天的時間中,北約加快在非洲的軍事准備。

李嵐也不例外,雪藏起來的四個航母戰斗群,已經開始齊裝滿員了,隨時可以投入戰斗。

未來北非注定成為主戰場,李嵐也在不停的准備著,非洲國家已經投靠了北約,他無法在這些國家中建造單位。

所以只能在埃及、蘇丹、乍得、尼日利亞一線開始進行軍事部署。

北約正在准備中,李嵐也自然需要准備,否則他哪里會有心等下去。

許多兵營直接建設在這三個國家中,到今天他已經在非洲一線,征召出了五千個特種兵,戰車工廠的生產,正在快速的武裝這五千個海豹突擊隊單位的士兵。

而每一批特種兵的出現,李嵐就會立即派他們上戰場,潛伏到北非四國內待命。

同時,北約近些天的一連串動作,都是釋放者非同尋常的信號,他十分密切的關注北約各個行業的動靜。

實際行動上,為了減輕空軍的壓力,他已經加快了分基地車的戰機生產工作。

越來越多的分基地戰車工廠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隨著工人越來越熟練,產量也在穩步上升。

目前沒有全面主動進攻能力的李嵐,只能用這種不變應萬變來應對,不過全面的主動軍事行動無能為力,但是應對任何進攻,他還是有這樣的能力。

不過,也並不是說他一主動進攻能力都沒有,而是他在等待機會,等待進攻的機會。

拿下埃及,就等於在歐洲前,有了基礎的前沿基地。

一座裂縫產生器早已經在埃及沙漠沿海修建了起來,在裂縫產生器的偽裝欺騙下,兩座造船廠緊接著被修建了起來,里面兩個船塢內,正在修建著軍艦。

只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在地中海一線,他就不會如此的被動了。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