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反衛星作戰(2 / 2)

一片片的流光閃過天際,印度洋上,雙方的艦隊都清晰度 追蹤到導彈升空的信號。甚至不需要艦隊上的監控儀器。

只需要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巨炮炮彈告訴劃過天空的流光。

早已經蓄勢等待中的北約部隊,馬上就做出了攔截,前出到印度洋東部的北約太平洋聯合艦隊,正好在衛星攻擊武器發射的經過道路上。

一枚枚標准攔截導彈從艦隊中發射出去,朝著正在飛往太空的導彈攔截過去。

這是北約一方的優勢。他們可以優勢的攻擊索馬里的衛星,而索馬里攻擊衛星就必須順著地球的運轉軌道來進行。

艦隊上的防御武器就可以發揮作用,只是他們並沒有攔截那些電磁炮的能力,但卻可以攔截那些反衛星的導彈。

這是北約方面計算好的劇本,也是他們采取衛星攻擊考慮的依仗。

只是事實與他們考慮的相差很大,雖然索馬里的反衛星武器必須經過北約艦隊的上空,但出乎北約方面的預料,從艦隊上空經過的反衛星武器,高度已經快接近了地球近地軌道了。

如此高度本該是攔截的最佳位置,與攔截彈道導彈是一樣的,同樣向東發射的標准攔截導彈,可以在對方進入太空真空之後,直接攔截下來。

可索馬里的反衛星武器並不是彈道導彈,也沒有在太空上平飛的意思,這些進入地球軌道的反衛星導彈,直接朝著更高的太空飛去。

這讓攔截的標准導彈,只能望而無奈,標准攔截導彈的攔截高度,此刻根本追不上這些進入太空中,並且並不是平飛狀態的武器。

而且高度和射程上,這也不是地面防空武器可以攔截的。

結果就是北約太平洋聯合艦隊蓄勢已久的攔截,難以發揮攔截的效果。

這不能說北約方面考慮不清楚,而是索馬里的反衛星攻擊行為,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

不過,第一道防線無法發揮效果,北約方面也不是一應對辦法都沒有。

對衛星的攻擊,首先一個就必須計算衛星的運轉,然後讓攻擊的導彈正好在衛星運行的上和衛星接觸,從而摧毀衛星。

位於北約境內所有的衛星地面控制中心,都第一時間按照預案調整了衛星的運行軌道。

為了避免衛星在軌道上相撞,每一顆衛星的運行,都必須經過精心的計算。

一下子要調整上百顆可變軌衛星的運行軌道,就必須經過事先的軌道計算,不管是調整高度還是偏離原有的軌道,也都要讓衛星避開太空垃圾。

要知道太空軌道上,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枚小小的螺絲釘,都可以讓一顆衛星遭受致命的傷害。因為小小的螺絲釘。在速度的高作用力下,威力遠遠超過子彈。

衛星本身並沒有任何防御能力,會被太空垃圾直接摧毀。

所以北約方面不但要避開敵人的反衛星打擊,更要避免撞車或者撞上太空垃圾。

軌道休整的預案是早已經准備好的。各個衛星地面的控制中心,開始按照北約總部制定好的計劃,調整衛星軌道。

然而,就在他們好不容易把衛星從原有的運行軌道上移動到新軌道的時候,令他們難以接受的一幕的出現了。

快速接近的攻擊武器。依舊朝著他們的衛星撲來。

各個衛星地面控制中心內,已經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

這些可以進行變軌的衛星,都是性能不錯的衛星,老舊的衛星也沒有變軌的能力。

北約可以接受那些老舊的衛星被干掉,因為那是無法阻止的。

但這些性能很好的先進衛星,一旦遭到損失,就難以快速的補充起來。

特別是負責通訊和導航的衛星,如果地面部隊失去了s的能力,那將是致命的。

以此同時,太空中。十二顆攻擊衛星組成的攻擊陣列,也開始發動攻擊。

激光武器真正的戰場是在太空上,激光因為大氣層和空氣顆粒以及空氣中塵埃的關系,性能被死死的限制著。

太空才是激光武器的最佳戰場,真空狀態的環境,會讓每一分的激光功率都作用在攻擊上。

激光作用的距離,也會變得更遠。

十二顆衛星上六角棱鏡上,激光的攻擊隨即展開,太空中一道無形的光線從棱鏡的面上照射出去。

地球軌道上,一顆正在運轉中的衛星上。溫度在瞬間飛速的爬升,衛星表面上的星條旗,突然變黑,一秒後衛星的表面開始融化。緊接著里面的零件也跟著融化了起來。

整個過程,只是短短的三秒,一顆價值上億美元的通訊衛星,就這被摧毀了。衛星內所有的電子元件,都直接融化被摧毀。

在軌道上運行到這里的北約衛星,都遭遇到了相同的命運。而這里恰好是北約衛星運行到索馬里和印度洋上空的必經之路。

此刻,這條道路已經完全被封鎖了起來,十二顆攻擊衛星,足以摧毀密集經過這里的北約衛星。

以此同時,其他軌道上的大量衛星,一一從北約地面控制中心的信號上消失。

短短的半個小時,上百顆衛星已經和地面失去了聯系,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衛星失去聯系。

北約上下,也首次體會到索馬里反衛星武器的犀利。

然而攻擊還遠遠沒有結束,在地面上,高揚的巨炮炮管上,藍色的電弧開始閃爍,巨炮的炮彈再一次升空,補上第一波攻擊的縫隙。

索馬里聯邦的反擊果斷而堅決,其強大的反衛星能力,大大出乎了北約的預料。

就好像索馬里一方准備好的衛星變軌無法避開北約的攻擊,北約方面對衛星的控制,也避不開索馬里反衛星武器的打擊。

可真正出乎北約方面預料的是,就在索馬里展開對北約衛星進行反擊的時候,在索馬里聯邦境內,多個衛星發射場內,一枚枚等待發射的衛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倚天而起的衛星旁邊,第二枚等待發射的衛星,正處於等待發射的位置上,衛星發射車的衛星運送軌道內,又有一枚運載火箭,從衛星組裝中心內運出來。

這是李嵐蓄勢依舊的力量,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停止過衛星的生產工作。

否則十幾年的時間,索馬里在太空上的衛星數量,不可能只有一百多顆。

這一次,發射的衛星全都是最先進的軍事衛星,從導航到通訊和地面監控,應有盡有。

一枚枚運載火箭快速從索馬里本土升空,處於東印度洋上的北約太平洋聯合艦隊,由於距離的關系,根本無法攔截到這里已經進入軌道上的衛星。

一箭多星的技術下,在索馬里最先進大載重運載火箭的運送下,第一批六枚運載火箭就將二十四顆衛星送上了地球的高空軌道。

兩個小時後,第二批運載火箭開始發射,同樣又是二十四顆衛星升空。

三個小時後,第三批運載火箭再次發射升空,這一次同樣是二十四顆衛星。

剛剛失去了通訊和導航的功能,正在快速的恢復中。

北約方面這才徹底的明白過來,索馬里聯邦已經做好損失全部衛星的准備,戰爭之後,無論他們什么時候摧毀索馬里的衛星。

索馬里已經做好的快速補充衛星的准備,這一次的反衛星較量中,雙方都摧毀了大量的衛星,可結果卻是北約落入了下風。

盡管北約也開始緊急發射新的衛星彌補空缺,北美和歐洲多個衛星發射場,也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中將十幾顆衛星送上了軌道,可衛星的全面覆蓋性,已經被索馬里方面超越了。

現在,北約方面已經沒有足夠的准備去摧毀這些索馬里新衛星了,光是生產反衛星的導彈,就不是馬上就可以的,少說也需要十天半個月的准備。

只是在這個時間內,會發生什么事情,就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未完待續。)x118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