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力的創世文華訪談(1 / 2)

電影大師 機器人瓦力 2172 字 2021-01-23

. .

文華·風:最佳導演描述了神奇導演,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歡樂,現在又回到娛樂文,會給大家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

機器人瓦力:《最佳導演》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但都已經過去了,這次再寫娛樂文,我想說復制最導很容易,創新卻很難。我對《電影大師》的期待就是推舊出新,告別美娛文的舊時代,不管是拍電影的方式,還是女角色們的人選,不管故事情感的表達,還是總體上的節奏,或者具體上的細節,所有這些講故事的方式,都會是一次全新的升級,歡迎使用瓦力牌美娛小說2.0版!

也因此,《電影大師》會是一部很新的書,同樣以拍電影為主軸,但你在里面很難找到似曾相識的人物或者橋段。有新就有爭議,連載一個月多,反響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最導的舊讀者說失望,因為看不到最導的模式,沒有最導的感覺;又有些說驚喜,認為非常精彩,都有些不能自拔了。這也是個必然,你永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寫小說只能為喜歡的人而寫。

但是如果你能放下舊眼光,擁抱新想法,《電影大師》就會滿滿的都是驚喜。我個人覺得,它比最導更精彩、更精細、更好看,這是一場盛宴。

文華·風:為什么你會對娛樂圈和電影這么了解呢

機器人瓦力:對於這一點,我人微言輕,所以先引用ucla德高望重的電影教授霍華德-蘇伯在其著作《電影的力量》和《致青年電影人的信》兩本書里,對「寫你知道的」的見解:

《電影的力量》:幾乎在世的每個作者都聽過這樣的建議:「寫你所知。」聽從這一建議的作者,一般都會用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者幾年的時間創作出一部非常個人的、極其無聊的、毫無新意的作品。

大多數時候作者的指導人和作者自己都把「寫你所知道的」理解成了「寫你所經歷的」。事實上,很少有作者過著戲劇性十足的生活。如果他們的生活真能如此精彩,估計也就沒有那么多時間或者精力坐下來碼字了。所以寫你所知往往將作者限制於一個很狹窄的視角里。

但是你所「知道」的並不僅僅是你經歷的。保羅-施拉德寫《出租車司機》的劇本時,他知道皮條客和**什么呢?馬里奧-普佐寫小說《教父》時,他對黑幫又知道多少呢?莎士比亞對丹麥人、意大利人、猶太人、羅馬人了解多少?美國那些妙筆生花的西部作者們對於他們描述的那個時代又有多少了解?恐怖片中的超自然經歷從何而來?《星球大戰》、《et外星人》、《終結者》和其他科幻影片的作者能預知未來?

一個作者的個人經歷,永遠無法寬闊豐富到支撐他一直從事這項多立的創作工作。這里並不是詆毀經歷的價值,只是提個醒:如果完全依靠個人的經歷,會將富有創造力的人鎖進一間狹窄密閉的屋子,而他的經歷儲備就像氧氣一樣不久就將消耗殆盡。

創作最令人難忘的電影首要的不是個人經歷,不是調查研究,而是感受和富有個人見解的激情。只有十分具有激情的人才能創作出關於任何事情的電影。

《致青年電影人的信》摘錄:當聽到別人談論馬恩河戰役,阿登戰役或巴格達戰役的時候,常會有退役老兵生氣地說:「我知道!我當時在現場!」以此聲稱自己對此見解高明。但這樣的老兵很有可能一直都躲在散兵坑里,或趴在悍馬車底下,以保護腦袋不被炸彈炸飛。如果他敢伸出頭來,他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兩三百碼開外硝煙彌漫,點火紛飛,戰士們傷亡慘重的景象。那么,這位老兵到底知道什么呢?他可能對戰爭恐怖的所知也僅限於此。在後防線上的將軍雖然視野更廣,但是他也只了解我方的戰況。而歷史學家或講故事的人由於擁有戰斗雙方的記述和檔案,他們雖然沒能親臨現場,但有時卻能比某個單獨的見證者描述出更為完整的歷史畫卷。

換言之,就算一個混過好萊塢片場的人,沒有做過系統的資料研究,他也很難寫得出好的美娛小說,有人去片場跑個龍套,他經歷了,但他知道電影營銷么?有人給某部電影設計了一款海報,他也經歷了,但他知道表演是怎么回事么?

生活總是平淡的,可小說不是平淡的生活。創作任何東西,知道、想象和激情,永遠比經歷更重要。

我的了解就是這么回事,首先我是一個超級影迷,還有著最導的積累,然後為了寫好《電影大師》,從今年年初起我就開始准備了,《天君》完本後集中准備了三個月。今年里,我通讀了50多本跟電影制作、好萊塢、美國有關的專業書籍(包括蘇伯那兩本),30多本美國翻譯小說,還有30多本工具書沒通讀,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上。

三個月里集中火力還看了100多部外國電影,重溫美式對白和提高英語水平;此外把網文里所有熱門的娛樂文看了個遍,沒有哪本是我沒看過的,所以我對這個題材有著很深的研究,比最導時更高的理解。再就是創作過程中,做人設、寫細節,都是維基,谷歌,百度……一個不能少,一刻不能停,《電影大師》里甚至每寫一個故事場景地點,我都會去谷歌地圖看一下街景,是的,里面的場景幾乎全是真實存在。

就是靠這些充足准備,我知道了很多,我有了靈感,有了激情,有了想象,所以可以寫出我認為可信的故事,可靠的細節。

我知道一些歷史作者會用這種創作方式,不清楚還有沒有人這么去創作一本都市娛樂小說,但我就是這么做的。所以有時候看到有讀者說我灌水、說我假什么的,大多數時候我一笑而過,但有時候也真的會很生氣,罵句「你懂個球!」,距離「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境界,還要有一段修為啊!

但是還有些話想說,看這么多資料書籍,是為了讓自己對好萊塢電影工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一個全面的感覺,創作有趣、熱血、激動人心而可靠的故事。不得不說,有些娛樂文為了拋所謂的干貨,卻忽略了小說本身最重要的故事性,讓人很遺憾,不應該這樣,所有的資料干貨是為故事而服務,故事和人物是第一位的,其它都靠後。

像我准備了這么多,不一定都會用上,也沒必要都拋出來,寫故事時需要的話就信手拈來。如果為了拋資料而寫故事,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這是這種做法需要警惕注意的地方,不要讓努力付之東流,每段介紹、說明和資料都必須是對故事本身起到什么功能作用,絕不能單純為了一時嘴爽,顯得高大上就貼一些沒用的羅嗦東西。不過也不要毫無資料的亂寫,那樣毫無說服力,如果想寫一篇好的娛樂文,一本好的小說,准備永遠不嫌多。一句話,小說永遠故事為王,故事是主材,干貨是香料,與君共勉。

文華·風:在生活中,你喜歡看哪些類型的電影,會嘗試自己去寫一些劇本,甚至拍攝一些短片么?

機器人瓦力:我是個不挑食的影迷,除了恐怖片!這類型看得最少,尤其是日本的恐怖片,不想看,咳咳,是不想!但其它的,不管什么國家,語言,類型,年代,動畫真人還是粘土,我都喜歡,像很小很小的《十二怒漢》,很大很大的《阿凡達》,印度的《三個傻瓜》,巴西的《上帝之城》,當然還有《機器人瓦力》!超愛。大家片荒的時候,不妨看看黑白電影,很多黑白片的故事性反而是現在沒有的,還有一些遙遠的實驗電影,也很好玩,但要有字幕(哎,射手網沒了,哭死啊)!不過要說最喜歡,最好娛樂之余能帶來思考啦,《少年派》看了n遍,《變形金剛》系列只完整看完第一部(打斗場面根本看不清楚誰打誰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