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導演說了算(1 / 2)

電影大師 機器人瓦力 2769 字 2021-01-23

. .

「要想拍電影你必須經歷年輕愚蠢的時候,如果你一上來就和老手們懂得一樣多,那是不可能的。」

—讓-呂克-戈達爾

入夜的天色,東海灘戴斯酒店,日光小美女》劇組目前下榻的地方,葉惟也住在這里,晚間他還要和制片組處理些工作。

在他的驅逐下,經過一個周末觀察也真的沒什么大事,老爸老媽已經回去了洛杉磯,要是跟在左右,給不了別人信心,什么形象也都沒了。老喬治來了當司機和助理,他需要多請一個專業的私人助理了,玩票的吉婭大師實在靠不住。

一天下來,當精神開始松馳,葉惟真有些累透了,傷勢還是有影響的,回到酒店單人間客房就躺了一會。然後才起身打開筆記本電腦,查看起了電郵。知道今天是他的開拍日,媒體報道著呢,很多人都以短信或電郵發來了祝賀,他看著真是心頭溫暖。

好友們一般發短信,發電郵的多是工作上的人脈朋友,還有長輩大人物。

「新人導演總會有一種特質,急於並勇於表達自己無限的想法,沒什么桎梏。正是這種特質讓那些處女作看上去那么迷人。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你是最緊張的,同時是最自由的,以後很多年都會懷念這種感覺,好好享受吧年輕人。」

看了大科波拉的電郵,葉惟不由微笑,「謝謝,弗朗西斯。」好吧,打消慫恿吉婭輟學的念頭了。

他接著點開王穎發的郵件,《都是戴茜惹的禍》的票房成績還行,到現在上映六周有140萬多的北美票房,相對146萬制片費,這成績不會讓王穎無片可拍,在影院賺不了錢,但還有影碟、電視播放版權費等收入呢。

「好萊塢片場等級森嚴,商業化無處不在,身在其中你不可能不面對一些堅持或妥協的難題。大多時候你要堅持,有些時候卻要學會妥協,以另一種方式表達自己。」

「謝謝,韋恩,我會的。」葉惟點點頭,幸運的是在創作上還未遇到不可調和的情況。

嘿嘿喬治-盧卡斯也發來了一封,他興奮地打開看:

「小子,恭喜你也成了文物,你背叛了數字技術嘗到膠片拍攝的痛苦了嗎,哈哈,我早就不再忍受那些了。下次見到你,你的頭發該比我的更白,那是膠片給你的。隨時歡迎你從死星回到數字星球,你很快也沒地方可去了。」

「哈哈哈」葉惟忍俊不禁的大笑,喬治,還好啦,當然沒有數字拍攝那么方便……該死的,我恨膠片拍攝如果不用保一條,不用換裝膠片,沒有那些小故障,就不會差著兩個小時了。有得有失吧,膠片的畫質和正統地位。

嘿李安的郵件,昨晚發來的了,他又興奮地點開,安沒有開玩笑,在道賀之後寫道:

「我在拍前幾部電影時,是把電影視為一種表達自己的媒介,有很多的自我,沒怎么考慮觀眾。電影拍得越多,越覺得電影的本質是一種交流啟發,你只是去刺激觀眾們,讓他們去做決定。

這么做起來需要技巧,拍第一部作品時就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可能也不好,頭幾部作品更多是關於電影人自己,特別是小成本獨立片。你一定會有很多話想說,你千辛萬苦完成了制作,出來的成果自然充滿了個人色彩。

即使你的拍攝手法很笨拙,運氣很不好,你每天還是要做最少兩百個決定,跟時間抗爭,跟每件事抗爭,在這種情況下拍出來的電影如果不是關於你自己,那還能關於什么呢?

惟,拍電影不要害怕做決定,無論是什么決定。」

「謝謝,安。」葉惟感到得了一股力量,安就像個先知,知道他遇到了時間問題,知道他在猶豫著怎么做取舍,然後告訴他,勇往直前就好之前斯皮爾伯格發來的一條鼓勵短信也說「孩子們講故事是自由而自我的,導演首先也要做到這樣」,猶猶豫豫做不了這活。

說做就做,葉惟走下床,往不遠處的辦公桌前坐下,單手地翻看起一疊文件,有分鏡劇本有工作表,琢磨著要刪減哪些鏡頭素材補回時間,分鏡表每個鏡頭都是自己的心血,筆頭每劃掉一個,如同用利刃往心頭劃一下,痛心。

「真做不了這工作」他咬咬牙,仰頭怒吼般張張嘴巴,最想劃掉的還是「阿比鏡頭(當天拍攝的倒數第二個鏡頭)」。

他不得不停下來,正好手機來了短信,拿起看看發信人是妮娜,微笑地做了回復,歡呼一聲:「晚餐有著落了

愛情果然是治療疲憊的最好靈葯,突然一下子就不覺得累了,繼續忙活

明天的拍攝重點是「飯廳」這個大場景,其中的重頭戲是劇本的第18號場景,那是故事里的第一場群戲,一場非常非常長的戲,從弗蘭克、迪懷恩和謝麗爾准備晚餐,接著理查德入座,然後是奧利弗,再是爺爺,每個角色入座都有一段戲,再才是他們的晚餐群戲。前後近十頁劇本紙,10分鍾的預設片長,精剪後大概也能有7b分鍾,占到第一幕的三分之一。

按照他的分鏡表,這場戲是不可能在一天內拍完的,計劃中要花上兩天半,那已經是理想狀態。

日光小美女》是個群戲故事,拍好第一場群戲有多么重要無須多言,六個角色放在一起的內外塑造、矛盾沖突、情感連系和銀幕化學反應,全部都以這場戲走進觀眾視線,決定著對他們的印象,對接下去的故事的興趣。

非常考驗演員,雖然大家有過開拍前圓桌閱讀會,可那畢竟只是閱讀會,鏡頭前的表演是另一回事。

也非常考驗導演,群戲演得好不好,不只是看演員,更要視乎鏡頭的選擇和多寡。

劇本上就是角色們坐在餐桌邊,不斷地說話,怎么拍?問題一,畫框里放多少個人進去,什么時候是六個人,什么時候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問題二,誰說著一句台詞時,是直接拍他的特寫,還是對焦別的角色的反應?問題三,什么表演節奏?六人的念白速度如何調整,如何分配時間?問題四……

有時候,演員們明明在片場演得很棒,卻因為導演和剪輯師做了錯誤的選擇,使得出來的效果是所有人都很平庸;反之亦然,有時演員們演得就一般,因為正確甚至神奇的鏡頭和剪輯手法,反而每個人都有閃亮。

幸好,這不是舞台劇,這場戲不會只演一次,而是很多很多次,演員沒多少壓力,壓力全在導演那。

基本上一個導演怎么處理第18號場景,就可以看出其水平。

如果是電視劇、電視電影的水平,那么一切都會較為簡單固定,拿幾個機位來回切換,像餐桌正面/側面6度的六人鏡頭,雙人鏡頭、三人鏡頭和角色們的近景/特寫……電影水平會追求著不做重復,更加注意景別、距離和角度的調度,還有構圖,比如三分之一原則。

三分構圖法是攝影構圖上最基礎、最實用的黃金法則,就是把畫框的水平和垂直都平均分成三份,中文有個形象的叫法「井字構圖法」。一般情況把拍攝主體放在畫面中心會很呆板,讓人的視覺感到乏味無趣,但如果把拍攝對象置於或靠近三分線的交叉點處就會比空白處要好一些,演員的眼睛通常位於上三分之一附近的位置。

肥皂劇沒這么多講究,越劣質越是那樣,當然因為熒屏的畫框空間小,會有更多使用畫面中心是最好的的情況。

除了這些,最重要的是鏡頭運動,問題在於就餐時眾人都是坐著,不會走來走去,挪挪屁股都不會,想要進行鏡頭運動不是件易事。

葉惟曾經對此煩惱了一陣子,就是當初繪制分鏡劇本的時候,太過明顯的攝影機運動,會顯得過於形式主義,甚至讓觀眾留意到攝影機的存在,這不是偽紀錄片,對任何劇情正片,有這種感覺只會是糟糕透頂,讓人出戲。

沒有運動只有硬切的話,難免會有些呆板,他不喜歡,像演員們做了工作,導演卻沒有做,還浪費了攝影棚的拍攝空間。

怎么讓這場戲的坐著談話片段運動起來?

不同的導演,又會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導演則會說「我不要運動」。

而葉惟的方式,涉及到解決劇本的另一個問題。

劇本里到了選美比賽場地,有一些其他小女孩嘲笑奧利弗的場景,像排隊要加州小姐簽名的一段:

謝麗爾牽著奧利弗的手,帶著她站到一條隊伍的後面,六個小女孩和她們的母親正排著隊。站在她們前面的一個女孩轉身盯著奧利弗看,似乎在估量這個對手的實力。

奧利弗笑了:你好……

前面女孩迅速轉過身去,一句話也沒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