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亂秦者武(1 / 2)

鑄聖庭 邪影 1592 字 2021-01-23

拜求雙倍月票,一票等於兩票啊!謝謝……此處乃遲尉將軍鎮守,我等不過是借地駐扎,只待朝廷軍令一到,便會開撥,不敢插手關內之事,越俎代庖!」

蒙武看向長子蒙恬,見蒙恬臉色沉重沉思,心中暗嘆,便看向遲尉騰煞有其事認真說道。

「同朝為臣,何來越俎代庖之說?何況五十萬蒙氏雄師,作用極大。」

遲尉騰眉頭大皺,語氣明顯不悅說道,一語雙關。

蒙氏一族和武桓王的關系,遲尉騰早就清楚,也知道讓蒙氏一族率軍狙殺武桓王不太現實。但是,遲尉騰自身也頗為糾結,因為他曾經兩次當眾向武桓王承諾,如今武桓王並未叛亂,朝廷也沒明文通緝,卻又下令讓他不得放武桓王出關,這是讓他左右為難,忠義難兩全了!

再則,蒙氏一族五十萬雄師暫駐函谷關,這是支戰斗力極強的虎狼之師,遲尉騰可不敢放任不管。

所謂人心隔肚皮,萬一他們與武桓軍激戰時,蒙氏雄師在背後反戈一擊,那該當如何?估計函谷關陷落是無法避免了!

身為鎮守大秦帝國最重要門戶的遲尉騰,雖然不信蒙氏一族會叛亂,卻不敢打包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本侯剛接到情報!太子殿下下令……之前覆滅長信侯嫪毐有功的昌平君、昌文君等關外大將回京敘職,參與先帝入陵和新帝登基盛典。昌文君聽令已經啟程,昌平君羋啟卻伙同長信侯余孽,在陳郡起兵響應陳勝吳廣起義!雖然朝廷指令還未抵達,但本侯認為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打算即可出關,前往陳郡鎮壓昌平君之亂!」

蒙武沉思了下,連聲應道。也間接表示不會多待,不會威脅到函谷關。

「真有此事?」遲尉騰愣了下,頗為訝異、意外脫口而出。

「我蒙氏一族豈會虛言?」

一直臉色不虞的蒙恬,忽然語氣不悅應道。頓了下,感慨接道

「眾人皆說武桓王借故離都只是借口,卻不知陳郡與衡山郡毗鄰,距離蘊龍郡不過數天路程。又有陳勝吳廣起義軍,任命武臣、鄧宗、周市、召平等為將軍。分別北渡黃河,進攻舊趙地區,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區;進攻廣陵、魏國舊地,攻取長江下游、黃河以南大梁等地區。陳郡、九江郡、泗水郡等,皆在衡山郡附近,距離蘊龍郡並不遠。蘊龍郡乃武桓王跟基地,發源地,自然消息靈通。及早收到密報趕回並無異樣,坐視不理才是反常!所以武桓王全速回郡也是人之常情,何來居心叵測。意圖回郡叛亂之說?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外如是!」

「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啊!」

遲尉騰神情一僵,欲言又止,不由噓吁嘆道。

不管是根據異人所說,還是從事實出發。原六國遺族,確實是最可能趁火打劫,趁亂起兵的對象,如今朝廷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也是情有可原啊。

昌平君羋啟是楚考烈王第四子。入秦為質子,嫪毐之變後,因功被封為昌平君。如今陳勝吳廣起義,會稽郡項氏一族舉著西楚的旗幟蠢蠢欲動,已經在籌劃過江西進。到時九江郡、衡山郡、東海郡等首當其沖,朝廷怎么可能放任昌平君羋啟這個真正的舊楚皇子不管?何況根據異人所說,昌平君確實會在陳郡叛亂,如今事實發生了!

至於昌文君,本就出身楚國。從秦昭王的時代就開始在最前線作戰的純粹戰士,而後戰功積累到封侯,有著豐富的戰斗經驗。雖然情況與昌文君明顯不同,比較忠於大秦,但大秦也是只下令其回京敘職。

昌文君心中坦盪,欣然受令,而昌平君則做賊心虛,直接反叛了!

「朝廷的難處,我等自然理解。但是,我等情況跟武桓王類似。如今蒙武將侯打算及早出兵,鎮壓叛亂,免得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是否說明,我蒙氏一族也背叛大秦,背叛朝廷了?」

聽遲尉騰這么說,蒙恬頗具怨氣嘲諷般反問道。

「休得胡言!」

聽蒙恬少年氣盛般的怨言,蒙武臉色一變,立刻厲聲呵斥道。

「太子殿下變了!如果有機會回京,我倒想看看太子殿下如今到底變成什么樣了!」

蒙恬心中一凜,自覺失言,不過還是不敢置信脫口說道,因為他跟扶蘇太子關系最好,所謂朝廷、朝廷如何,其實還不都是扶蘇太子說的算?

「馬上有機會了!」

蒙恬話語剛落,一位身材魁梧,頭束發,身穿精巧盔甲,背披黑色披風的將領,在函谷關諸將陣營中站起,高聲接道。

看其人,身材魁梧精壯,氣勢彪悍內斂,顯然修為境界極高。

「趙佗?!」

看那將領站起,那將領背後一人不由不悅呵斥道,同樣是個氣息彪悍高深的將軍。

「屠大人,末將不過是聽命行事,難道屠大人想違抗軍令?」

趙佗眉頭大皺,語氣不悅且嚴厲看向出聲的屠睢反問道。

「趙佗?!屠睢?!」

蒙武父子臉色一變,訝異對視一眼,之前兩人混在函谷關諸將中,還沒發覺。如今兩人站起,蒙氏父子雖然不認識人,卻知道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