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嶺南諸事(1 / 2)

鑄聖庭 邪影 1652 字 2021-01-23

.

嶺南情節確實不吸引人,影子清楚,但略過不寫也不行,所以影子設計了個婉轉曲折的情節加速。再加上年底確實事多,如今的成績也沒爆發的借口和動力,凡事有起有落,貴在堅持。每天兩章以上從未懈怠,也不算少了,如果大家喜歡,請多多支持,謝謝!拜求月票!!!自動訂閱!!!推薦!!!

嶺南勢力倒是爽快,既然已經決定與武桓王交易,不待武桓大軍到來,就開始安排五嶺四關四道、番陽城、番禺城等軍事政治,進行交接准備,表現了極大的誠意,讓劍殤及武桓眾人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甚至可以說是滿意至極。

三天後,以信陵君魏無忌為首,田單、養凝、高龔、田莽等大將為副將的百萬武桓大軍終於抵達嶺南第一關橫浦關,順利進入關內,除卻留下五萬大軍加強橫浦關軍力,其余大軍分散涌向嶺南北地各個軍事據進行交接,一切順利得讓人難以置信。

與此同時,番陽王藍戈也把嶺南北地各個軍事據的將領召集到橫浦關。

「稟告主公!這是橫浦關守將雷兆……誆浦關守將畢原……陽山關守將莫翼……湟溪關守將……岑洪……鍾純,江毅,方胄,龍橫……」

嶺南北地諸將聚集,軍事會議上,藍戈主動開始介紹。

此時,藍戈已經向劍殤宣誓效忠。也就是說,劍殤的個人屬性資料中,已經有藍戈的屬性資料,看得到藍戈的忠誠度,這就是劍殤的底線所在。別的不說,至少知道忠誠度。

在嶺南北地的近三十位主要將領中。除了嶺南第一關守將雷兆,其余將領基本上是嶺南北地各個家族勢力的俊傑,也就是嶺南各個勢力的代表。其中沒有足以讓劍殤驚喜的歷史名將,卻也清一色先天之境強者,再加上能成為一方主將,軍事政治等能力也不差,倒是讓武桓勢力中高級將領文官稀缺的弊端一下解決了不少,還有不少富余。

畢竟武桓勢力謀略嶺南之前,本身也培養了不少中高級將領。

值得一提的是,嶺南百越土著大族的原生姓有冼、農、麥、招、容、藍、巫、禤等十八大姓。後來經過時間長河洗禮。特別是多年前四方異族入侵神州的劫數,使得其中數個土著大姓嚴重削弱,甚至滅族。

如今以番禺城為大本營的嶺南百越十八脈,除卻一半是土著大姓,其余則是從各姓中選拔而來。

至於嶺南北地。也就是以番陽城為主的地盤,大姓主要以呂、畢、莫、岑、鍾、江、方、龍、廖、盧、雷、符、馮、古等姓為主,其中絕大多數是從中原之地逃難而至的各個勢力遺族或者後裔。

最後,便是與楚國貴族有牽扯的姓氏屈、伍、熊、藍、巫、祝、黎

;與上古時期吳越國貴族有牽扯的姓歐、錢、顧等。

以上就是劍殤對於嶺南之地主要情報的了解,那近兩百多個以家族形勢為主的勢力,組成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寨一百零八部落,可謂勢力錯綜復雜,令人頗為頭疼,這就是劍殤為什么沒有直接揮軍強攻的主要原因。

「參見主公!」

藍戈介紹完後。各個軍事據主將主動恭敬拜見道,畢竟召開軍事會議前,藍戈就已經通氣過,他們自然清楚怎么做。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何況還是威震天下,凶威赫赫的武桓王,一個不好。輕則撤職,重則滅族。

除了雷兆等極個別人,在場絕大多數將領都不知道嶺南二王其實是兄妹關系,在他們心中,如今連番陽王、百越王都認栽、臣服,他們哪敢放肆。

「稟告主公!這是番陽城輔臣呂嘉,多年來嶺南北地的穩定發展,呂師功不可沒!」

介紹完諸位主將後,藍戈最後介紹座位僅次於他的一位高冠儒服,五官清秀的青年人。

「呂嘉?!終於出現個歷史名士了!」

藍戈話語一愣,劍殤眼神一亮看向那青年人,連忙招呼道「本王對呂師慕名久矣,今後嶺南之穩定發展,還需呂師勞心!」

因為藍戈尊稱呂嘉為師,基於對歷史名士的尊重,劍殤干脆也延續呂嘉的身份地位。

異人歷史中呂嘉,南越國丞相,越族人首領,被稱為越眾酋師。傳說呂嘉本是西甌的酋長,少年時曾接受中原漢化教育。南越武帝趙佗建立南越國以後,為鞏固後方,積極拉籠當地土著,把呂嘉調升中央,封地置產,並任命為丞相,連續擔任三代南越王的輔臣,權傾一時。乃南越元老,嶺南呂氏宗族全都與王室聯姻通婚。

這是個被忽視的真正的王佐之才,而且心機謀略極強!

劍殤謀略嶺南,除卻武桓勢力調查得知的嶺南情報外,自然也研究過異人歷史中嶺南信息,不管是這個世界,還是異人歷史,對於呂嘉都極為肯定,劍殤自然不會怠慢。

讓劍殤警惕的一是,這個世界中,呂嘉是「四方異族」劫數結束後,方才冒起,根據調查是番陽王藍戈控制嶺南北地後請出的「大賢者」。表面上,嶺南呂氏一族跟呂不韋的呂氏一族沒絲毫關系,只是「四方異族」動亂中從中原流亡到嶺南的小家族。

但是,嶺南呂氏一族的出現時機實在太巧了,不能排除沒有呂不韋的呂氏一族圖謀後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