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桓王的報復(1 / 2)

鑄聖庭 邪影 1565 字 2021-01-23

.

淮水北部,張楚勢力首府陳城南部,汝陰。

陳城南部共有四大城池,由近及遠分別為項縣、新陽、汝陰、新蔡,四大城呈「傾斜狀梯形」護衛陳城南方。

此時,新蔡已被大秦絕武侯韓信拿下,並威逼汝陰和項縣兩城。再加上威逼陳城的大秦將侯辛勝所率大秦主力,攻陷陳城西北部長平城的戰天侯王賁,攻陷陳城北部固陵城的通武侯蒙恬。還有趁火打劫攻陷張楚北部地盤,攻到陳城東北部苦城的劉邦大軍、攻到陳城苦城附近譙城的彭越大軍、從彭城南下的項氏大軍。

可以說,如今張楚勢力已經四面皆敵,從之前的「大象型」龐大疆域,被壓縮為「毛毛蟲型」的小疆域,勢力范圍縮小了數十倍,已到極限。

除了張楚首府陳城,與及陳城附近南部的項縣、新陽、汝陰,東部的城父、下城父、庸城等地,整體呈「毛毛蟲」形狀,其余地盤已經名存實亡。加上大秦帝國和項氏、劉邦、彭越四大勢力的封鎖,根本就沒有任何勢力能勤王。

剛剛開國立朝的桓王就是個例子,如今正被大秦絕武侯韓信擋在淮水之南,也沒法支援張楚!

桓王抵達淮水第九天。

張楚勢力為接應桓國大軍,派名將鄧宗、蔡生率領百萬大軍南下,兵戈直指淮水河畔的韓信大軍,其中七十萬是鄧宗和蔡生從總部陳城所調,三十萬分別從項城、新陽、汝陰三大城抽調補充。

鄧宗大軍聚集兵力南下,一路聲勢浩大,毫不掩飾。頗有與包圍張楚的南部大秦軍隊決一死戰,打通張楚和桓國聯系地帶的架勢。

兩天後,鄧宗大軍抵達攔截桓國大軍的韓信大軍陣前,雙方都是號稱百萬大軍,鄧宗大軍更是實打實的百萬大軍,並無虛報。而韓信大軍實則只有七八十萬。

但是,天下皆知。大秦帝國的軍隊是普遍戰斗力最強的軍隊,普通軍隊數量相同的情況下,任何勢力都不是大秦帝國的對手。

……

雙方在淮水河畔列陣相對,宛若烏般層層疊疊,橫向、縱向都一望無際,人群如蟻,旌旗如林,濃厚煞宛若烏遮天蔽日。使得方圓數百里范圍化為陰天,連灼熱光線都無法透過。

披甲跨劍的韓信,在親衛軍擁護下來到陣前,看向數百米外的敵陣主旗所在,運氣高喝

「鄧宗,如今張楚賊寇大勢已去。隱王、假王二人更是民心大失,威信掃地,已無任何外援。以你之能,又何必為賊寇賣命?良禽擇木而棲。你若能早降,封侯拜將不是問題!」

濃眉散發,頗有狹義氣概的鄧宗。冷笑喝道「大秦無道,朝綱敗壞,天下人皆揭竿而起,有義之士皆以『伐無道,誅暴秦』為己任,便是封侯拜將,也是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說話間,心中卻是頗為嘆息。

就算鄧宗終於陳勝吳廣。也不得不承認,陳勝吳廣如今所為,確實頗失威信,銳氣大減。但是,鄧宗也清楚。陳勝吳廣並無天下所傳那般不堪,之所以沒任何勢力來援,主要還是被四方敵軍所攔截,另一方面,則是王者之心作祟。這也是劉邦、項氏、彭越三大勢力不但不支援,反而落井下石的主要原因。

哪個勢力之主都想笑到最後,都想坐山觀虎斗,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韓信大笑自信說道「哈哈……鄧將軍不會還指望桓王吧?至今為止,桓王依舊沒渡河的跡象,這相信鄧將軍也清楚!連桓王也放棄張楚,難道鄧將軍還有什么奢望不成?眼前之戰,你等並無勝利的可能!」

之前劍殤的猜測,確實沒錯。韓信之所以不拿汝陰或項縣,而是先攔截桓國大軍,自處險境。就是從鄧宗和蔡生不急不緩的行軍速度,猜中了張楚的算計。

如此一來,韓信就將計就計,挑破桓國和張楚的關系,瓦解張楚的力量。

另外,第一,光對付鄧宗和蔡生,韓信自然有信心,自然不急著拿下汝陰;第二,面對張楚和桓國兩面夾攻,韓信再自信,也自認敗多勝少,自然要分而擊之。

如今看來,韓信的謀劃顯然成功了,而且頗為完美。既成功挑撥離間,又引得鄧宗和蔡生離開城池,在野外決戰,這自然比攻城簡單多了!

「……」鄧宗啞口無言,臉色頗為難看。

不說張楚大軍和大秦帝國的戰斗力差距,韓信也不是好相與的將領,可是被異人尊稱為「兵仙」的千古名將。

對於此戰,鄧宗還真沒任何信心。

但是,鄧宗和蔡生卻不得不來,不得不戰。

因為呂臣已經把壽春的情況傳回,表示己方謀劃已經被桓國看破,如果張楚不打通前路,那桓國明言會按兵不動。這來說,只要桓國大軍按兵不動,即便桓國已經拿了「報酬」,天下人也指責不了桓王「背信棄義」,誰讓他們「自取滅亡」?!

他們如今率軍而來,主要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價」彌補和桓國的關系,這也是桓國大軍渡河支援的底線,即便他們全部戰死!

因為桓國明言,只要張楚勢力全力以赴,不管勝敗,桓國大軍都會渡河北上,繼續履行約定。鄧宗能不來嗎?

本來,如果張楚和桓國齊心協力,韓信再自信也不敢強擋桓國大軍的去路,面對兩方夾攻。如今好了,張楚勢力得獨自面對韓信大軍,等把韓信大軍打殘了,桓國大軍才會渡河。

到時,和張楚兩敗俱傷的韓信大軍,自然擋不住桓國大軍的腳步,約定繼續……

這就是張楚算計桓國必須付出的代價!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未想桓王如此心胸狹窄!如此缺乏大局觀!一也不爽快,妄為桓王啊!」

鄧宗沉默,蔡生卻頗為惱怒不忿埋怨道。頓了下,嘆息搖頭接道「桓王想要報復,直接開口索要賠償或交代就好了。決戰在即,竟然耍性子不出兵,坐看我方傷亡,實在妄為王者。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張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