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謀劃(1 / 2)

鑄聖庭 邪影 1519 字 2021-01-23

.

「桓王!沒想到你也會有今天吧?」

直視身先士卒靠近的劍殤,項羽眼露瘋狂凶光獰笑說道。

劍殤面無表情與項羽對視,手中銀龍裂天戟斜指半空……

原本勢如破竹沖鋒,破開無數道大秦陣營防線的桓國特殊軍團,猛然沖勢一頓,速度減緩十數倍,似乎是攝於項羽及大秦陣營鐵騎之威而不敢繼續超速沖鋒。

事實上也是如此,三四萬項氏特殊軍團,加上數量難以估算,至少十萬的大秦鐵騎,確實是封死了桓國大軍突圍的屠戮。

精銳鐵騎可不是普通正規軍,不管是氣勢,還是血肉盔甲,也足以組成難以撼動的鋼鐵城牆。而且看大秦鐵騎數量,絕武侯韓信明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謀劃顯還從其他地方調集不少,就等著桓國大軍突圍。

「咚、咚、咚……」

充當前鋒的桓國特殊軍團沖勢停頓之時,戰鼓依舊,數量六七十萬的桓國大軍,順著特殊軍團鑿開的裂縫殺入,急速擴充戰果,為後方隊伍清剿通道。

桓國大軍中部及後部,則是潮水般不停從城門涌出的陳城子民或張楚新兵,數量難以估算,反正是黑壓壓一大片,看似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

「將軍!桓王不是承諾我方配合的話,不會突圍而去嗎?為什么要帶走南城區的子民?」

看著城下戰局,韓廣副將魏參頗為疑惑問道,看似詢問,實則提醒。

韓廣神情凝重,一時沉默不語。

因為,桓王所謂的安排,確實讓人莫不著頭腦。讓韓廣所率五十萬張楚老兵,全部協助防守城牆。卻讓鄧宗將軍率領一百多萬新兵出城協助戰斗,這根本不合常理。

更反常的是,桓王不只是讓新兵出城協助,還帶走了陳城南城區的子民。

一般來說,每個城池的格局,都是北部以軍事為主,南部以居民為主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謀劃,所以陳城南城區的子民,數量高達七八千萬,是個極為恐怖的數字。只是秦楚決戰的影響,加上隱王陳勝祭天請民的緣故,如今就剩四五千萬之巨,又是拖家帶口。

韓廣沉默,另一副將張拓沉思應道「以桓王之威信,應該不會言而無信吧?就算真要突圍,也帶不走如此多子民啊?估計這可能是桓王惑敵之計吧!」

雖然陳城南部子民沒有全部跟隨桓國大軍出城,但數量也在三千萬左右,這是什么概念?!就算毫不停歇地通過城門,也得十天半月吧?一都不現實啊!

就是如此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反常之舉,更讓人疑惑不已。

「據說……桓國大軍對於這些出城平民的說法,好像是兵危戰險,所以由桓國大軍護送他們出城,免得遭遇戰火之禍,如此看來,桓王很可能真想突圍,不管我方是否配合都不會留下!」魏參干脆說得更直白些。

韓廣頗為煩躁擺手說道「我等的任務,是留下桓王,其余跟我們沒關系!連你們都知道的情報,難道陛下不清楚嗎?」

「呃……」

魏參、張拓對視一眼,齊齊啞口無言。

是啊,動員如此多子民,發動如此規模的行動,隱王陳勝等人不可能不知道。既然陳勝吳廣都沒反應,他們操心那么多干嘛?!

「陛下為何這么做啊?」張拓暗嘆問道。

「很簡單!桓王的借口是拯救陳城子民,若是真能拯救,自然功德無量;若是不能拯救,那千萬人之殤的黑鍋就要由桓王背負。但是,不管真假,反正桓王都得率先應對城外的韓信大軍和項氏精銳。」

韓廣暗嘆了聲,神情復雜苦笑應道。頓了下,噓吁接道「以我方之前和桓王的協議,便是我方配合。桓王號令已出,若是我方阻止,不待敵軍攻城,就得先跟桓國大軍徹底撕破臉皮,先戰一場了!我方本就沒占多少優勢,若是加上桓國大軍內亂,戰局更危。再則,放這些平民出城,既能逼迫桓國大軍拼命阻擋韓信大軍和項氏精銳,又能極大緩解城內的後勤、治安、民心等各種壓力,專心應付敵軍,而且能表現我王的仁德之心,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韓廣身邊諸將恍然大悟,仔細揣摩,確實是這么個理。

拼著內訌的危險,阻止桓王「拯救」城內平民確實不值得,反而能順利坐看桓國大軍拼斗城外敵軍。

「據說……因為桓國地廣人稀,桓王這是打算遷徙中原人口,補充到桓國……」魏參偷看了眼韓廣,低聲說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此次決戰,我方若勝,自然不差這些平民。我方若敗,這些平民也跟我方沒多大關系了。更重要的是,之前已經說過,他們出城,既能讓桓國大軍與敵軍死拼,又能減輕我方壓力……本就是聯合協議,此舉也算合則兩利了!」

韓廣看了眼魏參,語氣平淡說道。頓了下,頗為不耐揮手道「王者之爭,豈是我等所能明白?不用想那么多,聽令行事便可!」

「是!」魏參心中一凜,連忙應諾。

……

此時,劍殤所率桓國特殊軍團,已經徹底停頓下來,與項氏特殊軍團和大秦鐵騎形成對峙,而左右兩翼和後方依舊在進行著慘烈激戰。

「後有盟軍排斥,前有敵軍堵路,桓王還有何去路?明顯的里外不是人,看來桓王此次北上支援,是天下間最大的笑話啊……哈哈……」

看桓國特殊軍團被己方堵得徹底停頓,連桓王也絲毫沒有動作,項羽心中爽極,再次高聲打擊道。

沉默!

沉默!

桓王劍殤及桓國特殊軍團,依舊沉默對峙,一反應都沒,讓期待看到桓王懊悔驚懼神情的項羽,極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