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有恃無恐(1 / 2)

鑄聖庭 邪影 1686 字 2021-01-23

.

「不死風暴?!是巧合?是大勢?還是陰謀?」

劍殤雙眼圓睜,心跳加速驀然浮起這念頭。(文學網.yunlaige.net)隨即想到什么,駭異疑惑看向帝無雙脫口而出「他們的意思是……黑暗議會大規模東進,是沖著我方而來?」

帝無雙一怔,措辭解釋道「僅僅是沖著我方而來,顯然不是。不過,按照華夏異人聯盟的情報分析,卻是我方逼得冥界勢力與黑暗議會聯盟,至少是加快了冥界與黑暗議會的聯盟時間!」

心思劇轉間,劍殤也沒時間多討論,沉聲問道「還有呢?」

「按照時間,如今已經進入國戰後期,世界形勢發生了極大變化。以我國得知的情報,不死體系發生了某種無法預知的劇變,北非的木乃伊、北美的亡靈、東歐的冥界、西歐的黑暗議會等黑暗勢力,全都以常理難以理解的速度瘋狂擴張,甚至亞洲的僵屍、亡魂等,也在逐漸崛起,日益猖獗,只是亞洲聚集著印度佛教、婆羅門教,華夏大秦帝國、西楚、桓國等眾多級勢力,強制壓下而已!」

帝無雙毫不猶豫迅速應道,隨後暗嘆了聲,鄭重接道「以眼前世界格局,於公於私,陛下最好盡快折返華夏神州,至少離開東歐,否則等黑暗議會大軍到來,以陛下威震天下的威望,很大可能會成為不死聯盟的主要狙擊目標。」

劍殤聽得濃眉大皺,神情難看,華夏神州剛擊退加國聯軍,難道又要掀起新的風暴?

「陛下無需多想,亞洲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發源地。按照異人世界劃分的七大洲、四大洲,亞洲的人口基數、資源財富、文明底蘊等因素。就占據了大半,成為風暴中心並不奇怪,而且華夏神州威名在外,不死聯盟不一定敢入侵華夏神州,恐怕此次印度國區有難了!」

看劍殤如此表現,帝無雙就清楚劍殤在糾結什么,不由語氣放緩提醒道。

劍殤苦笑搖了搖頭,天下公認的兩大人口超級大國,都聚集在亞洲。而且是毗鄰而居,不死聯盟的崛起需要生靈,盯准亞洲也不奇怪。

不過,有弊就有利,就因為亞洲的恐怖人口。不死聯盟肯定不敢輕易入侵,而是有絕對把握才敢挑釁。

如此分析的話,亞洲的災難應該不會太早,很可能會成為不死風暴的最終決戰之地,而這個地方不一定是華夏神州,很可能是正被大秦帝國蹂躪又內亂不休的印度國區。

「事情有變,大家無需多疑!刻不容緩。我等立刻入殿,與冥界一決死戰!」

劍殤擺手阻止帝無雙的傳音奉勸,神情一正,看向聖衣陣營等人鄭重說道。

「桓王?!」聖衣陣營等人一愣。城紗莉娜更是訝異疑惑看了眼帝無雙,又看向劍殤喊道。

再急也不差這一會時間吧?至少要拿出有效策略,畢竟此次冥界之行,決定著希臘國區的最終格局。是大格局,豈能輕率?!

「孤沒時間與你們多說。給你們兩個選擇……」

劍殤眼神犀利直視城紗莉娜,隨後看向在場眾人,語氣堅決說道

「第一,我等一起入殿,與冥界勢力決一死戰,就算無法救出我國琴妃和蝶衣公主,至少也能重創冥界,減輕你等的壓力;

第二,我國獨自入殿,要么向冥界妥協,結為聯盟而救出琴妃和蝶衣公主,要么獨戰冥界。

自己選擇吧!」

話落,劍殤不待聖衣陣營回復,揮手召喚出金身、銀首、銅皮、寒月四大神王戰士,破釜沉舟般腳步沉重,氣勢凜然走向天魁神殿……

「呃……」

包括帝無雙、城紗莉娜等人在內的眾人齊齊一怔,想不通桓王為什么忽然如此急迫,連討論出個具體方案的時間也不想浪費。

帝無雙若有所思看了看氣勢一往無前的桓王,又看了看臉色難看的聖衣陣營眾人,迅速跟上。

桓王的想法,帝無雙大概能猜到,眼前來說,這只能這么辦了。否則桓王等人只能無功而返,影響巨大。

要么就是唱空城計,以破釜沉舟,甚至同歸於盡的決心,逼迫冥界勢力妥協,交出琴妃和蝶衣公主。然後……立刻撤走,至於希臘國區和聖衣陣營會怎么樣,那桓王就管不著了。

這就是異人勢力和原住民勢力的巨大差別之一,沒有帝無雙的話,桓國根本不可能探知如此情報。畢竟異人勢力的情報傳遞極快,所以桓王第一時間得知黑暗議會大舉東進的消息,如此情況下,便是冥界勢力覆滅,恐怕希臘國區也是覆滅的份,根本擋不住黑暗議會。桓王的用意,就是利用聖衣陣營還沒得到黑暗議會大舉東進的消息,夾帶眾人之勢威逼冥界,救出琴妃和蝶衣公主立刻遁走。

……

天魁神殿,長達十數里,寬約數里,高達數百丈,劍殤等人行走其中,宛若螻蟻般卑微渺小。

如此也能得知冥界的恐怖底蘊,畢竟天魁神殿肯定是遠古遺留,否則以冥界勢力目前的能力,甚至是目前世界體力的能力,根本就打造不出如此恢弘雄偉的神殿。

一入神殿,便可見密密麻麻的冥斗士排列在天魁神殿中後部,雖然劍殤等人絕大多數不認識,也能感應出其中近四十道大能者氣息,近百道先天後期強者的氣息,光是這氣勢,就比劍殤、聖衣陣營等一行人強出數倍了!

最大的變數,便是桓王、智慧女神、海皇、紛爭女神莉莉絲四個領袖,特別是桓國王妃和無雙侯,因為是歷史名士,所以具體修為實力無法探測。可惜,因為桓國歷史名士都是女性,所以肯定偏向魅惑和特殊能力,攻擊性較低,所以冥界並不看重,主要還是桓王等四大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