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典開幕(1 / 2)

鑄聖庭 邪影 1539 字 2021-01-23

.

創世六年二月,大桓三年二月,桓國正式召開「晉國大典」,風齊聚!

創世四年二月,桓王劍殤正式開始,兩年後的同一月同一天,召開王朝晉升皇朝的大典。(小說閱讀文學網..)

天下第一異人劍殤,流傳天下的傳奇事跡無數。花費四年時間南征北戰,開創桓國。又歷經了兩年,穩固桓國,向皇朝級別勢力發起沖擊。

旭日初升,和煦光明普照大地,天清氣明,是個萬事皆宜,令人心曠神怡的好天氣、好日子!

俯瞰九龍王城,在光線下光彩萬千,加上懸浮王宮正上方的霞,隱見霞中九龍蜿蜒,咆哮天地。特別是無數大小不一的高台分置王城各處,一座座如擎天巨柱,撐起了桓國這片天地。

九龍王城中部。

將會成為桓王祭天之用的遼闊演武廣場,一座三百丈六尺五寸高,數里廣的建築,如擎天巨柱直插霄,這就是晉國大典中心……祭天台,整體呈八卦梯形,撞入無數個八卦堆砌而成!

祭天台最底部基層,鎮壓著桓王數次逆天事跡的寶物……八門天鎖陣陣圖。

祭天台最高處祭祀台,除了牲畜果物等祭品,還供奉著光毫如霞的三件寶物。

第一件是迎風招展的旗幟,一面綉著「桓」字,一面綉著周天星辰,這自然是新煉制的「星辰仙幡」;

另外兩件是威傳天下的至寶……射日神弓和周天星劫殿。特別是周天星劫殿,一直懸浮九龍王城正上方從未變過,如今卻化為數尺大小宮殿群模型,至於祭祀台上。

演武廣場四周,三十萬披甲持戟的精銳軍卒,氣勢肅穆警戒。這是桓國守護王宮的精銳之師……大桓御林軍。

祭天台八方,距離祭天台都為六十四里之處。

有八座高約兩百四十丈的擎天巨台,同樣是八卦狀,如八方守護著祭天台。八座擎天巨台部,各有一桿星辰仙幡,一面綉著周天星辰。一面綉著代表著八座擎天巨台坐鎮者的旗號。

仔細看那八桿星辰仙幡,分別代表著桓國三妃邪妃花千黛、龍妃崇師妾、琴妃李嫣嫣;桓國三君信陵君魏無忌、焚武君田單、平原君趙勝;臣服桓國的兩位女神智慧女神城紗莉娜、紛爭女神莉莉絲。

除卻代表邪妃的擎天巨台部署著數千武林強者守護,龍妃和琴妃是數千大內高手。桓國三君是各自的部曲,信陵君的凌精騎、焚武君的火牛狂騎、平原君的胡服趙騎。兩大女神則是各自的聖斗士和邪斗士。

祭天台九台周圍,遍布九龍王城各處,又有共為三百六十五座的九九八十一丈高的高台。

細看這些遍布九龍王城的高台,其上「星辰仙幡」旗幟,其實分別代表著桓國文武百官,以桓王為首。桓王五妃次之,而後是三君十三侯,三公九卿,過百大將,數百文臣等等。

這近四百座高台,其實代表著支撐起桓國的文武支柱。

這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晉國大典」若是召開,桓國的力量將會前所未有地高度集中,文武百官全部齊聚九龍王城。也代表著。將會是九龍王城外,桓國各處駐地最空虛的時候。

唯一沒有旗幟的桓國重臣。便是四大護國法王。

各個勢力不難猜測,此時桓國四大護國法王,肯定在馬紹爾群島坐鎮。就四大護國法王就想抵擋米加聯軍?完全是笑話啊!

……

「當……」

隨著旭日升起,第一縷陽光普照大地,一陣響徹王城的洪亮鍾聲掠起,如晴天霹靂震醒整座王城。

「咕嚕嚕……」

九龍王城四方城門大開……

「得、得、得……」

沉重的腳步聲和鐵騎聲回盪王城各處。潮水般的桓軍涌入王城,有騎兵,有步兵,還有遮掩半空的鐵羽魔雕等妖獸為主,沿自桓國越州的飛行兵種。

涌入王城的桓軍。迅速如潮水般滲透王城,遍布大街小巷,鎮壓王城,數量約若千萬,威勢盈城,氣勢盈天。

「當……」

又是一聲響徹王城,回盪天地的鍾鳴。

「踏、踏、踏……」

大地震顫的整齊如一,勢若擎天巨人踏步的聲響起。

無數泥塑石雕的石像,宛若活物涌入九龍王城,滲透整座王城,數量比桓軍還多上十數倍,密密麻麻,化為無數等人高的石牆,遍布王城大街小巷,與精神煥發的桓軍形成鮮明對比!

「大秦兵馬俑?!大桓兵馬俑?!」

「桓國竟然有這么多兵馬俑?!」

「早料到了,桓王是異人,又不是殘暴奢華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怎么會開國之前就無緣無故建造皇陵,原來是為了大桓兵馬俑?!」

「藏得夠深啊!看樣子,大桓兵馬俑早就存在,只是桓國從未動用過而已!這是想震懾天下嗎?」

「哼!震懾天下?!主動暴露出深藏多年的底牌,晉國大典的危機,可想而知!」

……

隨著那無數兵馬俑涌向,對華夏文明稍有了解者,迅速猜到了這些兵馬俑的本質和來歷,各種各樣的議論聲,如暗流洶涌在九龍王城各處!

「當、當、當……」

一陣陣響徹王城的鍾鳴掠起,整整六六三十六聲,節奏極慢,足足耗費了數個時辰時間,直到日上三竿!

「當……」

隨著第三十六聲鍾鳴掠起,代表著……

晉國大典,如期進行!

「開始了……」

「桓王終究還是決定如期舉行『晉國大典』!」

「不愧為桓王啊!」

遍布九龍王城的無數勢力,無數心神,齊齊聚集九龍王城王宮,不約而同生出類似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