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劉邦之悲(1 / 2)

鑄聖庭 邪影 1533 字 2021-01-23

.

華夏神州北部,漢國首府朝歌王城!

朝歌王城,不只是漢國首府,也是漢王劉邦的崛起地、大本營,更是遠古時代大商末期的首府,具有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神秘因素和神話氣息。(小說文學網..)

不死風暴席卷天下,黑暗議會入侵東歐,威逼俄斯聯邦,使得入侵華夏神州的俄斯聯軍首尾無法兼顧,最終撤回俄斯聯邦,卻又被漢軍趁機追殺,損失慘重,更使得漢國輕易收復華夏北部失地,還更進一步,拿下了包括蒙古國區及部分俄斯聯邦疆域,聲威大震,疆域連番數番。純以疆域而論,如今漢國的疆域已經不下於大桓皇朝、西楚勢力和大秦帝國。

此時,漢王劉邦,漢後王怡曼,國師南華老仙,國司張良、陳平,大將彭越、周勃、酈商、夏侯嬰、灌嬰等齊聚朝歌,便是北伐大軍,也正在班師回朝。當然,明面上是班師回朝,卻是得到舊金山之戰情報,特別是桓皇隕落的重大消息,漢王劉邦果斷決定停止北伐,撤回大軍。

一番商議後,由國司陳平率先引入正題道「稟告我王,西楚霸王已經回應,答應聯合征伐大桓皇朝。不過,卻是要等待西楚晉級皇朝之後,到時西楚國運飆升,國力大漲,正是最佳時刻!」

漢王劉邦得意一笑,卻未回應,而是看向張良。

張良那絕美容顏淡然一笑,自信應道「想必這是謀師范增的主意吧?!不出我國所料!」

別看漢國接二連三不停派遣使者前往西楚,看似迫不及待想覆滅大桓皇朝。其實不過是種表象而已,西楚的所有反應都在漢國意料之中,甚至連最後的回應時間,都差不多!

「先生大才!」南華老仙頗為意外看了眼容顏絕美的謀聖張良,發自內心贊道。

論修為境界,南華老仙自然完勝在場所有人。不過,論起心機算計、謀略推衍,南華老仙還真自認不如張良。

張良謙遜一笑,客氣應道「國師過獎了!小道罷了,此乃天下大勢、氣運使然。桓皇不知天命,不懂氣數,合該有此一劫。可惜大秦帝國態度不明,是個莫大變數。不過,秦始皇自鎖關中,謀略西亞,顯然已經初懂天地運數,參與華夏之爭的可能性不大!須提防,卻也無需太在意!」

陳平撫須笑道「是啊!華夏氣運之子尚在,桓皇並未奪取氣運,竟敢占據三分之一華夏,攪亂天機,活該引來天罰,殞命域外!」

一般來說,每個人、每個勢力、每個民族、每個國區,都有各自的氣運、氣數。便是大爭之世充滿變數,卻也是同比例的全體增幅,依舊要遵循優勝劣汰的自然叢林法則,整個天下的氣運比率更是基本不變。即便是出變數,天道之下,依舊會撥亂反正,走回正軌!

不管是個人,還是勢力,想獲得多少,就必須去掠奪、吞噬其他人。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想吞掉某個國區或民族,就得斬殺相應的氣運之子,否則難以穩定。

拿華夏神州為例,這是漢王劉邦和霸王項羽的時代,他們才是主角。桓皇沒斬殺他們兩人,掠奪他們的氣運、氣數,卻硬生生想霸占固有的華夏氣運,那自然是逆天而為,自找死路。

當然,這是漢國的思維,國師南華老仙和張良、陳平的推演結果。

本來漢國還有遲疑。但是,秦始皇的自鎖關中,俄斯聯軍的潰敗,大桓遠征軍的重創,桓皇的天罰等等,一一印證了他們的推演。除非劉邦或項羽有人隕落,否則華夏神州依舊擺脫不了楚漢爭霸的格局,強悍如秦始皇也不敢爭鋒,何況是區區異人桓皇?!

看兩大國司解說,彭越身為大將,對那些因果氣運等不大明白,卻是遲疑道「桓皇真的隕落了嗎?微臣依舊有難以置信!」

因為在蓬萊郡(馬紹爾群島)時,彭越親眼見過桓皇發威,實在很難相信,如此強大的存在,竟然會這么突然就隕落了,而且是不會再重生的那種,太突然也太詭異了!

張良搖頭毫不猶豫應道「十之**沒有!本座夜觀天象,推衍周易。大桓皇朝的國運確實削弱了不少,而且一直在緩慢削弱,卻也變化不大。說明桓皇應該只是遭劫,卻沒真正隕落!」

「啊?!」彭越嘴巴大張錯愕,隨即疑惑問道「既然先生能肯定,那為什么……」

原本,彭越等大將,包括天下絕大多數人,特別是漢國眾人,都以為桓皇駕崩,大桓皇朝群龍無首,陷入內亂。所以漢國才趁機聯合西楚,意圖覆滅大桓皇朝,平分大桓。

聽張良這么說,似乎不是這么回事?!

張良神秘一笑,微笑道「個人再強又如何?難道能獨抗一國不成?此次部署,不過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而獲得最大利益罷了。不管桓皇是否隕落,部署都不會變化!」

彭越一怔,想說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說,隨即看向大將周勃,不知道周勃能否明白。

看在場諸將都有迷糊疑惑,國司陳平沉思了下,耐心解釋道「這么說吧!不管是我國,還是西楚,如今的積累,已經足夠晉級皇朝。加上疆域擴展,也需要時間鞏固、消化。所以暫停征伐異域,並非真為了瓦解大桓皇朝,同時也是為了晉級皇朝、消化國力等一舉多得。當然,氣運之爭,分毫不讓,如果能趁機多削弱大桓皇朝自然是好事。但是,並非一定要徹底瓦解。畢竟大桓皇朝英傑齊聚,氣運如虹,即便桓皇真正隕落,想徹底瓦解大桓皇朝也非易事,只能徐徐圖之!」

「哦!」彭越似懂非懂應了聲,大概意思是明白了,只是又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