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大桓之威(1 / 2)

鑄聖庭 邪影 1610 字 2021-01-23

.

瀛洲關東地區,玉繩城!

蕭影頭後,北條氏本就有臣服的想法,瑞姬今川瑞子一溝通,順手推舟迅速改變陣營,頗為順利。

原本激戰不休的北條氏大軍和大桓禁衛軍,迅速聯手圍攻來援的兩百余萬大楚援軍。本來那兩百余萬大楚援軍,隱匿在各個軍營當獵人,靜待命令伏擊大桓禁衛軍,而後大戰爆發,剛聽令出擊,便被北條氏和大桓禁衛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不到半天時間,被屠戮近半後,兵敗如山倒,其余大楚援軍紛紛投降!

烈日西偏,剛過響午不久,玉繩城的戰斗已經基本平息,所幸戰斗時間並不長,而且北條氏較早表示臣服,玉繩城的破壞並不嚴重,只是城北軍營和城主府周圍建築群損害嚴重,幾乎化為廢墟,其余區域稍加修葺,影響不大。

靜待玉繩城清理之際,因為城主府基本化為廢墟,蕭影等大桓眾人移駕北條氏從某個富賈世家暫時征收的府邸休息。

又因為之前大桓禁衛軍突襲,第一時間就拿下了城主府和城北布有傳送陣的軍營。如今橫濱王城的大桓軍隊,已經有不少傳送到玉繩城,加入玉繩城的穩定和清理,讓北條氏想反悔都晚了!

樓之上,蕭影等人遠眺城內局勢,看著匆忙清理廢墟瓦礫的大軍,琴妃李嫣嫣頗為遺憾嘆息道「可惜啊!若是北條氏早表現臣服之意,就無需損壞如此多建築、傷亡如此多軍卒了!」

蕭影頗為好笑應道「如今的北條氏,只是無力反抗的臣服,是弱者的無奈之舉。他們反抗不了我朝,同樣反抗不了大楚。若是時間拖得久了。情況自然不一樣!再則,表現下我軍之凶悍,也能讓北條氏更為忠誠,不敢隨意易弦改幟,保全自身!」

事實如此。若非大桓禁衛軍來得太快,時間上來不及,傳送至玉繩城的大楚援軍就不是兩百萬,而是五百萬、八百萬,甚至是兩千萬,使得玉繩城成為扼守關東平原要道的軍事重城。

如果城內力量以大楚皇朝本部為主。各處軍權被大楚本部把持,不管北條氏心理是否偏向大桓皇朝,都由不得他們,更不敢也無法輕言臣服大桓了!

「北條早(北條氏綱、北條幻庵、北條氏康、荒木兵庫、在竹兵衛……)參見皇上!」

閑聊間,以一白發精壯之人為首,北條氏康、瑞姬等蕭影認識的人跟隨的北條氏眾人。數量約為三四十人,知禮謙遜請示禁衛後登上樓,幾乎是五體投地拜倒參見,看上去頗為恭敬忠誠!

一番見禮,足足自報了三四十個名字,近百息時間,聽得蕭影、虞姬等人有些發暈!

「哈哈……」

耐著性子等這些見完禮。蕭影朗聲大笑,親熱敬佩連聲贊道「伊勢七雄、北條五備八老、眾多英豪,朕於華夏神州便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實在幸甚!有爾等相助,霸業可期了!」

說話間,大步一跨,俯身親切扶起眾人之首的北條早。

眼前的北條早,滿頭蒼發,身軀卻絲毫不見蒼老。而是精壯中年的那種悍勇,反而有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韻味。因為這世界的特殊性,本該老死的北條早依舊生龍活虎,智慧隆盛。觀其修為實力,距離大帝之境也就一步之遙罷了!

就是這半老之人,成為倭國戰國時代的開幕人,戰國大名的先驅者,開創了北條氏雄霸關東的五代輝煌!原本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浪人,幼年寄食在今川氏今川義忠門下為食客。如今吞並關東諸國,開創了勢力更勝「雄霸中部區域三國的今川氏」的北條氏,以古代罕見的八十八歲高齡逝世,臨終前一直神智不衰,直至冷靜安排好一切才闔然而逝。自奉其薄而厚待部屬,一生無人背叛他,可謂奇跡!

以公正的立場而論,北條早的能力確實值得敬重,無論心性品德等如何。

北條早不敢順勢而起,而是運氣一壓,卻如蚍蜉撼樹被蕭影輕易托起,心中駭異而更為驚懼佩服,連忙恭敬謙卑應道「皇上重譽,微臣惶恐!區區薄名,些許成就,不足為道,豈敢污皇上之耳!」

蕭影毫不掩飾地欣喜贊嘆環視北條氏眾人,連聲應道「不重!不重!爾等應得之譽,更是發自朕之肺腑之言!」

事實也是如此,此次降服北條氏,雖然和早期部署有些差異,但收獲卻是豐厚,豐厚得超出蕭影意料,竟是拖家帶口臣服。

有資格首批覲見者,肯定是北條氏核心骨干,基本是北條氏疆域中各城城主或各方大將、重臣等。其中光歷史名士就高達二三十人,雖然其中以中下流歷史名士居多,而且是倭國歷史名士,但歷史名士就是歷史名士,自有其獨到之處,能力才華經過了歷史考驗!

伊勢七雄,北條早、荒木兵庫、山中才四郎、多目權兵衛、荒川又次郎、大導寺太郎、在竹兵衛。北條早中年放棄領地,隱居伊勢山時的結義七兄弟,正是這七人打下了北條氏雄霸關東之根基,引為千古佳話。

北條三家老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遠山綱景,這三人如三根擎天巨柱支撐著龐大而錯綜復雜的北條氏,使之井然有序,穩固不倒且穩步發展。

再加上笠原康勝、多目周防守、富永右衛門尉、北條綱高、北條綱成等五人,何稱北條八老,威震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