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決戰前夕(1 / 2)

鑄聖庭 邪影 1561 字 2021-01-23

.

血族大軍撤走,城外大桓軍隊並未入城,而是迅速占領四方城門,堵死西京巨城,而後任由黃金比蒙無魔率領十萬英雄巨獸軍團肆虐城內,並讓星座天使無神率領天使軍團飛到半空,居高臨下對整座西京巨城進行光明凈化,驅散、驅除城內黑暗力量和血族血民。

原本桓皇蕭影所率左側大軍行進速度最快,攻陷西京巨城的速度也快得令人驚嘆。但驅散全城黑暗力量,卻足足耗費了一天時間,是攻城的兩倍。此時,高達四千多萬人口的西京巨城,已經死寂一片,唯有無處不在,層層疊疊的屍骸遍布城內。而原城內子民等生靈,一個不存,成為徹徹底底的空城、死城。

隨後瀛洲大軍抵達,接管全城,桓皇蕭影率著大桓禁衛軍和四大英雄軍團繼續北上,但行進速度卻是慢了許多,沒有之前一路急行軍的速度。

「幸得此次皇上英明,智慧通天。及早發現了敵軍詭計,否則貿然入城,即便我方取得最終勝利,也肯定損失慘重。」

蕭影等人站立城門之側,看著大桓禁衛軍和四大英雄軍團離城北上,謀聖侯張良心有余悸連聲贊道,引得在場眾人頭附和,又聽張良接道

「右側大軍就沒如此英明了!根據情報,右側大軍剛攻陷東京巨城(京都之東,並非那個東京),卻傷亡近半,戰局極為慘烈,這還是兩國援軍能克制血族的主要緣故。所料不差,大楚皇朝甘願背負罵名,任由血族血化子民,便打著最大程度削弱我方軍力的主意。可想而知,若是我方在野外被海量血族圍住,估計會落得兩國援軍的下場,不得不防啊!」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陣營中的祭祀兵種。雖然是純輔助型兵種,偏向驅魔怯邪、治療恢復,但只是相對常規生靈而言。面對黑暗力量的話,祭祀兵種的驅魔大法、治愈之光、光明之力等術法,殺傷力絲毫不下於其他攻擊性術法的威力!

此理蕭影自然清楚,也多次見識到人海戰術的威力,便自信應道「嗯!讓北條氏和大桓府加強斥候范圍。不過。除非超大規模的埋伏,否則敵軍想在野外埋伏我軍,完全不可能,大家盡可放心!」

眾人若有所悟抬頭看了看無盡高處的黑,桓皇所屬的聖鷹,堪比無處不在的天眼。大軍想伏擊桓皇所率軍隊確實不可能,除非埋伏范圍大得超出聖鷹監察范圍。

張良笑了笑,身為國司和隨軍軍師,他只需提缺補漏,提防主帥百密一疏便可,又迅速匯報道「另外,鎮武府回報。皇上吩咐之事已經完成,武衣衛已經秘密潛伏到皇上所言地,就等皇上敕令!目前來說,行動還算順利,並未被各方勢力察覺。」

蕭影眼神一亮,微笑了頭。

蕭影和華夏國地質專家等閉關多日,研究出的各個支,從崩壞京都皇城到京都府。再到近畿區域,甚至擴展到大半個瀛洲,地殼節分別為三個、十八個、一百五十六個,八百多個。如此多節、如此大范圍,自然無法如彥根之戰那般,完全由蕭影親自去處理,大楚陣營也不可能任由蕭影行動。

所以蕭影把此事交給了鎮武府處理。令鎮武府季節精英潛伏各處,破壞地殼節的方式不一,或挖掘、或溝動、或共鳴、或破壞等等,反正桓後諭令一下。就得崩壞地殼節,鎮武府本就負責大桓武事,天下千宗萬法自然攘括其中,可謂大桓武庫,自然不怕找不到對付節的方法,反而如何瞞過各個勢力眼線進行潛伏才是重。

「最後,則是華夏異人群體的強烈抗議……」

張良沉思了下,再次匯報道。引得蕭影眉頭一皺,張良又迅速接道「如皇上所料,無數華夏異人強烈要求參與此次決戰,即便我朝駁回,許多異人依舊自行前來,如今聚集到京都府之華夏異人,恐怕超過了百萬之數,力量不弱,倒也為我方解決了不少血族散兵和大楚眼線。但是,也跟瀛洲異人沖突連連,瀛洲大軍略有抗議,頗為不滿!」

蕭影苦笑搖了搖頭,從未忽視異人群體的力量,只是考慮到部署,蕭影不想成為華夏罪人,只能苦笑應道「華夏和瀛洲是世仇,此次決戰京都,華夏異人自然趨之若鶩。而兩國異人相遇,沖突在所難免。堅持前來者無法阻擋,盡力壓制吧!」

張良撇嘴建議道「抑不如疏,被皇上軟禁的華夏聯盟首領,或許可以放出,讓他們前往安撫華夏異人群體情緒,免得影響華夏戰局和皇上聲譽,節外生枝!想必他們也知道皇上部署之重大影響,估計也不敢泄露絲毫。當然,若再派遣桓衣衛時刻監視,就更保險了!」

「頭疼!那就這么辦吧!至於那些已經抵達者,就讓華夏聯盟聚集起來,另組一軍吧!」蕭影頭應道。

隨著決戰在即,各種各樣的細節、行動、提防、後續、影響等,實在太多,蕭影還真沒多少心思去應付異人群體。當然,身為華夏一份子,寧死不想錯過決定瀛洲所屬的決戰,也可以理解,蕭影只能盡盡人事罷了!

「是!」

……

接下來數日,隨著拱衛京都皇城的東、西、南三方巨城淪陷,大桓陣營三方大軍並未遭遇到強大狙擊,張良提醒的野外人海伏擊戰也沒發生!

當然,血族的參與,使得京都府的血族無處不在。再加上大楚狙擊部隊、瀛洲浪人、零散異人、各個勢力眼線等,京都府各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戰斗,每時每刻都有生命隕落,烽火不斷。

時間在連天烽火和血漫大地中緩緩流逝,大桓陣營三方大軍,終於在萬眾矚目和天下期待中,抵達京都府中部的京都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