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關西對決(1 / 2)

鑄聖庭 邪影 1120 字 2021-01-23

.

;

2>大桓天朝各方戰場,自然是以北方戰場為主,其余倒是影響並不嚴重,至少敵軍聯盟短時間內造成不了多大威脅。

因為北方戰場的地形,可以讓北方敵軍聯盟長驅直入,就算有各座皇城、王城等狙擊、死守,以敵軍的恐怖數量,在包圍各個城池之余,也有足夠的大軍繞過城池南下。

大桓天朝東方的南北美聯軍,南方的大洋洲各國聯軍,距離太遠,即便有海量海軍渡海,也非短時間所能抵達,唯一的捷徑就是利用傳送陣。但是,以大桓天朝的實力和勢力,就算敵軍突襲攻陷傳送陣,也守不了多久,傳送不了多少軍隊,反倒會傳送多少死多少。

西南方以蜀國為主的敵軍聯盟(簡稱蜀國聯軍),從巴蜀之地進攻,巴蜀的地形卻是以險峻聞名,頗有「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之稱,就算大桓天朝不抵擋,短時間內也走不了多遠。

西方以印度為主的敵軍聯盟(簡稱印度聯軍),有數量恐怖的大秦兵馬俑復生的舊秦勢力抵擋,敵軍別說殺到大桓天朝內部,擊敗舊秦勢力都難,短時間更不可能!

就在春秋戰王呂布爽著兩大君王(鎮南王龍且,鎮北王王賁)和兩大大將軍王(通武王蒙恬,信虎王季布),分五路大軍北上,及時支援五座皇城為據時。蜀國聯軍和印度聯軍終於進入大桓天朝疆域,開始對大桓天朝各個城池發起進攻。

大桓天朝的西方疆域,舊秦勢力所在的關西區域(此文,關西指萬里長城范圍中的巴蜀以北和函谷關以西的區域)。

《鑄聖庭》運轉初期,印度國區以佛教文明為主,後來魔劫爆發,孔雀帝國崩潰,帝後帝失等舊孔雀帝國投靠大秦帝國,反攻印度國區,與印度魔軍平分印度國區。後來大桓天主蕭影飛升,大桓天朝羸弱,加上上界魔族支持印度魔軍,使得印度國區及周圍幾個國區被魔族浸染,成為魔族統治區域,擊退了舊秦大軍,一統印度國區。

如今以五億印度魔軍為主,十五億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克什、阿富汗等十一個大小國區等勢力組成的聯軍,總數約為二十億左右,急行軍殺入大桓天朝,魔氣遮天,魔勢滔天,勢不可擋殺入關西區域。所過之處,魔氣肆虐,魔物橫行,濃溢魔物彌漫天地,魔威赫赫。

但是,當印度聯軍集結數萬散仙級別強者,先行一步意圖效仿魏國聯軍奇襲萬里長城時,卻發現萬里長城的城牆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大秦虎軍(舊秦勢力的精銳大軍的統稱),而且長城之後還有連綿數十里的軍營,隨時可以支援城牆。更恐怖的是,當印度聯軍抵達萬里長城城牆下時,從咸陽帝都出發的大秦兵馬俑已經距離萬里長城沒多遠,隊伍連綿萬里之遙,如無邊無際的螞蟻狂潮急行軍趕往邊境,數量高達二十幾億,竟是絲毫不比印度聯軍少,濃溢的鐵血煞氣如烏遮天,氣勢絲毫不弱於魔軍,還略有勝之。

如此一來,印度聯軍的「散仙級別奇兵」自然不敢奇襲萬里長城,也不可能攻陷長城,只會白白送死,多拉大秦虎軍的軍卒陪葬罷了,最後只能無奈退走。

沒多久,雙方大軍便在萬里長城內外對上。

居高俯瞰,雙方大軍的陣容都是一望無際,縱向和橫向都是連綿萬里之遙,數量多得讓人頭皮發麻。不同的是,印度魔軍是魔遮天,魔氣沖霄;而大秦虎軍則是鐵血如山,煞氣凌。不過,大秦虎軍占據地主的守勢優勢,在同等條件下,自然更勝敵軍!

此時的印度聯軍,完全是以魔族為主,軍卒已經不再是正常人形,而是千奇百怪,或高達數丈,或三頭四臂,或背展魔翼,或青面獠牙,或魔物繚繞等等,絕大多數猙獰凶惡,對人族來說,連異族都不算,根本就是怪物,所以被稱之為魔軍。

隨著印度聯軍緩緩逼近萬里長城,無邊無際的連天魔緩緩壓向大秦虎軍陣容,卻被暗紅色的鐵血煞擋住,根本無法撼動分毫,這表示印度聯軍的綜合勢力,正常情況下同樣撼動不了大秦虎軍。

印度魔軍在長城之外數十里處站定,密密麻麻的被魔化成魔物的無數軍卒,一字排開,一眼望不到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