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恐怖帝皇(1 / 2)

鑄聖庭 邪影 1561 字 2021-01-23

.

..,

大約半日後,縱向百余里,橫向連綿千余里的印度魔軍,潮水般退走數百里之外。

大秦虎師並未趁勢追殺,而是迅速修葺萬里長城,以防印度魔軍再次來襲,同時傳訊大桓國主,請示大秦虎師行動。

與此同時,受風神通影響而不得不停軍休整的北方的大魏聯軍(以大魏皇朝為主的敵軍聯盟的簡稱),剛剛休整完畢,繼續難下。但是,僅僅一個風神通,卻是拖住了大魏聯軍四五天時間,使得大魏聯軍的突襲戰術失敗。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大魏聯軍大舉南下,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更是勢不可擋。但是,混亂起來的話,重整陣型,安撫軍心,穩定士氣等事,卻是花了幾天時間。

西南方的蜀國聯軍,則是尚在巴蜀之地的深山老林中七繞十八彎,連真正的蜀地疆域都還未踏入,負責狙擊蜀國聯軍的越州獸軍和部分大秦虎師,也沒正式發起狙擊,自然更談不上戰事如何。

對北方大魏聯軍期望最大,而蓄勢待發的歐、非、美等三洲聯軍,雖然占據城池的傳送陣全開,並全力傳送,已經傳送了不少大軍,卻是杯水車薪,遠遠達不到預想中的成果,每時每刻都有無數傳訊催促、詢問和職責大魏聯軍、印度魔軍和蜀國聯軍等。絕大多數軍隊白白等了幾天,更是士氣大跌,軍心失落。

軍心和士氣,在戰爭中自然影響極大。

可以說,隨著大魏聯軍的挫敗和印度魔軍的敗退,各國聯軍已經戰意喪失大半,士氣跌落大半。軍心失誤小半。

……

大桓天朝,九龍禁城,祭天台!

四五天來,大桓國主蕭影,一直在祭天台之巔,陪伴著桓後戚姬和拜月聖女貂蟬。

其實。以兩女的修為實力,即便加上蕭影和帝皇之力的支持,也只是堅持三天三夜,就已經力量耗盡,風神通消散而恢復自然氣候。蕭影和兩女之所以還待在祭天台之巔,除卻故意讓洛倫神帝等上界勢力代表監視外,也有反監視的意思。

決戰關西的戰況,蕭影有魔道化身出面,自然一清二楚。隨後華庭帝後的信息傳來。蕭影卻只是回復其抓緊時間修葺萬里長城,並盡量擴充,力求把印度魔軍擋在長城之外,並未讓大秦虎師趁勝追擊。

因為關西之戰只是開始,雖然一舉重創印度魔軍,幾乎把印度魔軍領袖一鍋端,連最高統帥巺伽大帝也生擒了,可謂驚世大捷。但是。印度魔軍的綜合軍力其實損失並不嚴重,也就十之一二罷了。印度魔軍並非無一戰之力,防守的傷亡肯定比主動出擊少得多。

雖然名義上,大桓眾臣和軍卒,都悍不畏死,認為即便陣亡,只要大桓國主再施展次「天恩大典」就能在復活。所以戰斗力爆表。但是,蕭影其實不打算再舉行「天恩大典」了。一方面,仙尊級的「大復活術」玉符太過珍貴,用在盤古天地確實是太浪費;另一方面,在蕭影心中。反正到時能帶走的子民也不多,就當是優勝劣汰了,而且重要之人基本配備「游戲龍戒」,就當是賺戰斗經驗和修行磨煉了,只要最後能堅持下來,飛升後的修行肯定一日千里。

畢竟「補天神通」只能暴漲修為法力,心境境界等桎梏,卻需要心境和感悟,如今席卷天下的終極大戰就是最佳良機,這也是蕭影願意遵守「游戲規則」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不是蕭影無情,而是現實殘酷。就算終極大戰結束後,再次舉行「天恩大典」全部復活又如何?飛升一樣帶不了那么多,復生者一樣會死!

「大桓國主此舉何意?為何讓化身屠戮北方聯軍?」

蕭影剛回復華庭帝後的傳訊符,近千道仙神氣息在祭天台四周掠起,密密麻麻圍住,威逼蕭影等人,為首洛天神帝客氣詢問道。

詢問間,洛天神帝眼若烈日,似乎要透視蕭影,便是其他降世仙神也明顯忌憚萬分,之前倨傲之色已經消失無蹤。因為關西戰況已經傳來,他們能肯定大桓國主的真身一直在祭天台之巔,別說離開,移動都沒移動過,這是數千降世仙神共同監視的結果,絕不可能失誤。可是,僅僅一具化身就如此恐怖,那蕭影的真神強大到何等程度?!

當然,他們完全能理解蕭影降世之後實力的懸殊差距。畢竟蕭影降世之時的大桓天朝,和如今的大桓天朝,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不管是疆域還是子民,或者是疆域。修行帝皇之道的大桓國主蕭影,隨著大桓天朝國力的暴增,力量隨之暴增很正常,只是暴增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了!

「何意?朕還沒質問你們,你們還想質問朕?別告訴朕,事情緣由你們不清楚!」

以雙方的智慧,無需明說也知道什么意思。蕭影冷笑一聲,眼神犀利環視爆發氣勢的千余降世仙神,與及蓄勢待發戒備的數千降世仙神,不屑叱道。頓了下,臉色一沉,明顯警告接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你們的身份地位,難道不知道何為帝皇之道嗎?竟敢在朕的疆域中暗動手腳?難道真以為犧牲那百余神魔,就能忽悠朕?」